那方士笑着点头,又道:“于是我从君上那里取了百斤火药,溶于水中,待其沉淀漂浮不再浑浊,先取溶液。”
胜绰点点头,硝石确实是关键,如果硝石不是关键,墨家缘何要将养硝之法传于天下?
因为泗上的硝石不够用,还要用全天下的人帮他们养硝,而他们则用硝石制成火药,再用超额的利润卖出去。
硝石、盐、芒硝,这三种到底如何配比,实在是个关键。
那方士沉声道:“取一定额的罐子,盛装下相同的硝石、盐、和芒硝,我称重之后,发现他们的重量并不一样。这正是《解三十问》中的第一问,六齐之法。”
“多次称量,我发现硝石最轻、盐次之、芒硝最重。而比例便是七十八、八十一、一百。”
“如此,那么这个问题就简单了。诸位也都学过九数,有方程求禾之问题,与之一样。”
“今有上禾三秉,中禾二秉,下禾一秉,实三十九斗;上禾二秉,中禾三秉,下禾一秉,实三十四斗;上禾一秉,中禾二秉,下禾三秉,实二十六斗。问上、中、下禾实一秉各几何?”
胜绰听到这里,拍手大赞道:“妙极!妙极!这就是个三元方程,只需要测量出你从火药溶水中析出的那些硝石的重量,便可知道硝石、盐和芒硝的多寡!”
到了这一步,在场的每个人都已经明白,火药中最为奥秘的硝石、盐和芒硝的配比数量就可以知晓了。
芒硝吸水,天下方士真正研究过火药一物的都知道,这也是他们配比的火药总是不如泗上火药威力的一大因素,尤其是剩余的残渣极多不少,芒硝吸水性的结晶水也会让火药很快板结。
在场的人精通方士手段的少,可论及九数,却是君子六艺之一,既为君子,谁人不会算个三元一次方程组?
到这里就已经是九数常例中的上禾、中禾、下禾的问题了。
方士沉默片刻,说道:“可我测重之后,却发现个问题。如果火药真的有盐、芒硝和硝石,那么这个三元方程就是无解的。”
“因为我算出来的盐和芒硝的数量,是负的。负的在九数中可以存在,但在天下现实中无法存在。”
“除非……那里面没有芒硝,也没有盐,这才有可能。”
“墨家常言,九数和几何勾股不会骗人。”
“那么算到这一步,只剩下两种可能。”
“要么,九数是可以骗人的。”
“要么……是墨家在骗人——火药里,根本没有盐,也没有芒硝!只有硝石!”
在场诸人已经被这手段的运用所震惊。
没有人怀疑火药里不含芒硝,因为墨家要的太多了,而这东西又似乎根本没用。
芒硝很多盐碱池中都有,墨家的《蒸煮析盐之天志解》中介绍过温度和溶解度的关系,解释了一下怎么样才能将各种不同的硝、盐、碱等煮出来。
他们并不知道那些看似运入火药作坊的芒硝,实际上被用在了生产韧皮纸、璆琳、瓷釉等行业。
这是一个大骗局,本来思索火药到底是怎么回事的人就不多,而剩下不多的思索的人中有要考虑人心:芒硝并没有什么用,墨家为什么还要花钱从别处收购?除非是火药的配方。
方士一开始也没有怀疑,他只是想到了“禾出米”的问题,将繁复的原料分为水溶和不溶,然后再利用九数之中的三元方程解出答案。
可他却算出来两个负数,这显然不对。
如果相信九数不会骗人,那么便是墨家在骗人,火药里根本没有盐和芒硝。
到了这里,胜绰已经不怀疑那一堆火药的真假了,他确信这方士已经得出了火药的正确配方。
果然,那方士接着说道:“其时我也只是怀疑。然后我又取了那些火药沉在水下的那些东西。”
“丹砂……我等方士自然熟悉。硫磺可燃,丹砂可以炼水银,方士皆知。我先假设里面真的有丹砂,然而结果就是,我一点水银都没有炼出来。”
“墨家所著的《气亦沉重说》中说,物在天帝创世、伏羲开天之时就已经存在,不可多也不可能少。那么,既然没有水银,也就是说,那些里面根本没有丹砂。”
“我又取了一些,只是点燃。陶土不可能燃烧,若是里面有陶土,那么很显然不可能全部烧的干净。所以我知道,里面也没有陶土。”
“到了这一步,我已经确信,墨家一直在骗诸侯。于是我花了一年的时间,找了许多弟子侍从,一同从墨家所有的书中找一样东西……墨家是否亲口说了火药一定需要那九种物质?”
“然而,没有。墨家不说谎,这是他们的义。”
“但是在有些事上,他们会说部分真话。从始至终,墨家都没明确地说火药就是九物化合,只是一些传闻、和根据墨家运往作坊的原料推测的。”
“所以我猜测,这火药……恐怕根本没有那么复杂。”
“大繁至简,正合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