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征记》
作者:血色珊瑚虫
第二十四章猛将的传承
幽州,右北平郡北境,卢龙塞。
卢龙塞原名松亭关,始建于汉初,是大汉镇守北疆,威慑鲜卑、高句丽、扶余诸国的要冲,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三十年前,大汉中兴第一名臣,海内人望的晋阳侯李弘,便是发迹于此,从卢龙塞开始了他纵横天下的一生。
自大汉平定北疆后,这个夕日的天下雄关逐渐成了漠北、辽东与中原诸郡的交易集散地。南方的茶、盐、丝绸、布匹、器皿,东方的皮草、金银、野味、药材,北方的骏马、牲畜、干菇等货物纷纷在这里汇聚。卢龙塞久历战火,不断扩建,成为一个大城的模样,在北疆平静后,逐渐吸引了大量人口汇聚,此时已经从单纯的军事要塞变成为人口众多的通都大邑。时人评卢龙塞曰:“内拱雄关,北望燕山,居表里之间,方圆十里,龙盘虎倨,屹为形胜”又曰:“四方商贾辐辏,流移骈集,往来千里间,望为乐土”。
当年李弘初到卢龙时,所见到的由三道城墙构成的“日”字形的防御体系,如今已然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一个规模更加宏大的“回”字型城墙,至于两边山上的城墙,更是绵延了近三百里。当年的作为第一道防线的辅墙和外围主墙,如今已经被修建成为高六丈,宽三丈,长五百丈的外墙。墙外是外城,主要是民居与市集;墙内则分为两边:东面散布着军营、马厩、工房与各种仓库,西面则是官署、官学和驿馆。城内原来的卢龙楼已经拆除,旧址附近建起了与外墙等高的内墙,内墙之中除了设有度辽将军行辕和卢龙塞都尉治所外,有很大一部分被改建成为晋阳侯与长公主的别业,建有庭台楼阁与花园。
卢龙塞外城,闹市之间,有一家著名的“天马客栈”。
这座客栈的店东是鲜卑拓拔部人,单名一个辉字。拓拔辉八年前带着几张兽皮来到卢龙塞白手起家,凭着鲜卑人特有的韧劲和卢龙塞繁荣带来的东风,将生意做得有声有色。如今他在卢龙塞外城最繁华的街道上占了三个两层店面,往来卢龙的鲜卑各部客人,大都愿意在他的天马客栈里歇脚,顺便享受大鲜卑山特有风味的美酒和烧烤,交流下天南海北的所见所闻。旺盛的人气和周到的服务,也吸引了不少中原和辽东的客人停留此地。
此时,拓拔辉店主正笑眯眯地走出店门口,张开双臂,迎向一个风尘仆仆却满面红光的老头。
“祝蘑菇丰收!我的兄弟。”
“干肉满仓,一路过来还顺利吧?”
老头和店主亲热地抱在一起,互相拍打着肩膀,相携进店后,在一个雅间坐下,屋里早准备了美酒和几大盘牛羊肉之类的下酒菜。分宾主坐下后,两人一边喝酒,一边聊起天来。
来访的这个精神头十足的老头,是拓拔辉同部族里的好友,单名一个魁字。拓拔魁常年从事南北马匹贩运,多年来积下不小的财富,手下马队有几十条鲜卑好汉帮衬,见识广,朋友多,为人豪爽,武艺高强,在拓拔部内人望很高。
两人寒暄了几句后,拓拔辉问道:“你这次带了多少马匹来?”
“一共一百匹,嘿,都是三岁口的好马!”拓拔魁谈到自己营生,立刻眉飞色舞起来,“今年天马神庇佑,没灾也没病,这些马崽子美美地吃了半年草,长得一个赛一个结实,摸样漂亮,肩高腿长,跑起来象风一般,只要再稍微调教一下,比大宛马都不次……”
“好啦好啦,说到这个你就住不了嘴,你这次来,不会就为贩你这些宝贝的吧?”
“哦,这次顺道还送了咱族里十几名后生来进学堂。现在的小崽子,到了岁数就不愿意呆在草原上找食啦,一个一个伸着脖子都想往城里跑。可有什么办法?官学每年定的人数就这么些,除了头人的孩子,其他当然得摘聪明的!选不上还有人躲在帐篷里哭,他奶奶的,咱天马神的子孙,向来是流血不流泪!真是一代不如一代。”说到此处,拓拔老头摇了摇头,脸上露出很不以为然的神色。
拓拔辉笑骂道:“你个老家伙,得了便宜还卖乖。你家那个小仨,不就是在卢龙塞读了几年官学后选进讲武堂的么?现在出息大了,听说都当上都伯啦,是么?”
“是牙门将!”拓拔老汉说到儿子,顿时下巴抬得老高,鼻孔出着粗气,嘴巴都快咧到耳朵边,“小仨前几天刚传消息回来,他现在在征西军里干的不坏,手下已经掌着几百人马,砍得人头几匹马都挂不下,好孩子!没丢咱拓拔部的脸!”
“恭喜恭喜,那真是了不得。牙门将再往上升一些,可不就是两千石的都尉了吧?咱这卢龙塞里里外外这么大的局面,主官也就是个都尉。等小仨回来,我们这些长辈怕是要叫他大人了!”
“哪能呢,就算他以后当了将军,不还是咱拓拔部出去的小崽子么?要是敢见人拿大,看我这当爹的不拿马鞭抽他!”拓拔老汉一边吹着牛一边心想,儿子当了朝廷命官,将来只怕是抽不得了,管他咧,反正儿子有了出息,自己在族里也大有面子。于是痛快地喝了口酒,抹抹嘴,凑近拓拔辉低声道,“还有件事儿,我听说……那位大人现在是不是住在城里?”
拓拔辉笑道:“你消息倒很灵!那位大人是夏天最热那阵回来的,在卢龙塞已经住了几个月啦,这次还带来了几位夫人和小公主。”
“呵,那可真是……”拓拔老汉兴奋地搓着手,“要是能拜见他老人家,当面磕几个头,那我可就没白来了。”
“哈哈,寻常人哪见得到他老人家的面,几大部的大人去求见都被挡了――说是不再过问国事。不过我倒是听说,那位大人来了之后就经常去梅楼(建造在梅山上的箭楼)远望,你要有这份心,就冲着梅山磕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