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办?告知熊克武,让他率军离开?随后又摇了摇头,若是张培爵当都督,倒也没什么,最多被训斥几句,但赵文龙,他毫不怀疑会被以通敌罪名处死。赵文龙实在是太强势,太霸道了,川中那么多乡绅大户,他怎就敢真的动手,不怕反弹么?更让他难以置信的是,剩下那些大户,居然没有同仇敌忾,反而在刚才张培爵的电文中说到,已经完全归附了,还大力支持。
这不科学!好吧,夏之时还不懂这么高深的理论!他只是在想,是被赵文龙强势所*,还是富户门全都疯了?
但不管怎么样,他必须在张大山大军到来之前,做出选择。是舍已为人,还是舍人保已,让他万分纠结。
与此同时,袁世凯所派的使者陈宦也到达了重庆。陈宦本来出发得比熊克武更早,且轻装简行,应该早就到了四川。但在他行到陕南之时,南北谈判突然有了转机,南京方面受不了北洋大军的压力,以及国内外舆论统一的呼声,终于服软了。谈判时步步退让,最后同意在满清退位的前提下,让出大总统之位。
如此四川的立场就不那么重要了,甚至袁大头还对四川庞大了税收动了心思,于是紧急电报让西安的人拦住了陈宦。不过倒也没有召回,而是在和智谋团讨论过后,决定和南京签下协议再让陈宦到四川,当然目的也都发生了变化。
陈宦到达重庆后,立刻就拜访了赋闲在家的胡景伊,深谈之后又发电和北京上报了情况,等到回复后才启程前往成都,过程中甚至连夏之时和熊克武都没去见上一眼。
胡景伊也算是个小名人,不过却是负面的,胆小怕死没担当,且权利欲极大。他在日本留学时曾加入过同盟会,可回国后为巴结满清又和同盟会翻脸。回到四川得当时总都锡良赏识,派入讲武堂做过教习,算起来还是尹昌衡的老师,后到广西做了协统。辛亥后,本来和黎元洪一样,被强推为广西都督,可这家伙怕失败后被牵连,逃到了上海。结果辛亥成功了,他又后悔了,又想巴结同盟会,述旧情。
可他之前的翻脸行为让人厌恶,在深受排挤之下,只能恢溜溜回了重庆。当时张培爵觉得他在川滇有点人脉,就让他处理川滇冲突,结果他私自拿了三十万块给滇军,还私签了损害川中利益的协议,使得民怨极大。
成渝合并后,赵文龙自然看不上这样的家伙,来成都的革命党都安排了职位,偏偏没有他。胡景伊在成都混不下去,只能再次回到重庆赋闲在家,不过这家伙也不老实,一直和袁大头勾勾搭搭,期望借着北洋的势力东山再起。
由于之前袁世凯还想获得赵文龙支持,所以对他若即若离,直到不久前,一统看到了希望,双方立刻干柴烈火。不过赵文龙在四川太过强势,就是袁世凯也难以插手,只能一边安抚许诺,一边让陈宦到重庆亲自面谈商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