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全线反击
受在瑞士进行的“限武谈判”影响,2059年的后3个季度,共和国陆军在大陆战场与中东战场上都无重大进展。相应的,以美国为首的西约集团联军在这两个战场上也没有太大建树。
相对而言,地面战场上的僵持局面对共和国是利大于弊。
陷入僵局之前,共和国陆军已经在大陆战场上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即占领了莫斯科南面的图拉与东南的梁赞,包围了东面的弗拉基米尔与东北的雅罗斯拉夫尔,打开了进军莫斯科的大门。虽然在战局僵持期间,俄军拼命加强了莫斯科的外围防线,甚至武装了数以百万计的市民,但是在转圜空间有限,且没有战略回旋余地的情况下,俄军在莫斯科的防御部署多少都是在做临死前的挣扎。即便按照俄军的乐观估计,只要僵局被打破,共和国军队再次发起进攻,俄军最多在莫斯科坚守3个月。当然,按照袁晨皓与苏劲辉的估计,再次发起进攻之后,1个月之内就能拿下莫斯科。
不可否认,俄军的积极防御部署肯定会给共和国军队造成麻烦。
问题是,在打到莫斯科近郊的时候,共和国陆军面对的最大麻烦不是在进攻路线上负隅顽抗的俄罗斯军队,而是持续战斗带来的疲惫与厌战情绪。
要知道,到2059年第一季度末,大陆战场上的共和国陆军主力部队大都在前线呆了足足12个月,有的甚至超过15个月,官兵普遍较为疲惫,厌战情绪非常明显。虽然还没有出现开小差的现象,更没有人当逃兵,但是高强度的战斗持续下去,而不能给官兵适当的休整机会的话,迟早都会出问题。
可以说,在这个时候让部队喘口气,也是不错的选择。
受此影响,从2059年4月份开始,共和国陆军的主要工作就是调整兵力部署,即让前线作战部队轮换到后方休整,如同第九战斗单位、第十战斗单位、第七战斗单位、第八战斗单位这些在战争爆发后就参战,而且一直在前线作战的主力部队还被调回国内,大部分官兵都获得了为期1个月到2个月的探亲假。
当然,部队轮休期间也对装备做了大调整。
拿第十战斗单位来说,在2个月的休整期间,不但更换了所有重型主战装备,还更换了所有单兵装备,基本上是从里到外全部换新。虽然在休假结束之后,需要花与休假一样的时间让官兵进行适应性训练,但是比起由此带来的好处,这点时间就算不了什么了。根据第十战斗单位接下来的表现,大致可以断定,换装后的战斗力至少提高了一倍,而且官兵的战斗积极性得到明显提升。
可以说,对一场世界级的大战来说,这种长达数个月的休整是非常难得的机会。
相对而言,中东战场上的共和国陆军官兵就没有这么幸运了。
虽然在“限武谈判”期间,已经将战线推进到两河流域的西约集团联军也趁此机会进行了全面休整,没再继续前进,但是优先得到休整的是美军与以军,而土军、以及由美国与以色列扶持的伪叙与伪伊军没有进行大范围休整。更重要的是,共和国与美国已经在是否使用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问题上达成默契,而且只要没有打到本土、以色列也不会在战争中使用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所以在西约集团联军又攻转守的时候,由共和国领导的集约集团联军却没有停下来,而是顺势又守转攻,展开了全线反击。
不可否认,两条地面战线间的相互影响要比陆地战场与海洋战场之间的影响大得多。
不管怎么说,大陆战场仍然是共和国陆军的主战场,受战略部署影响,中东战场在当时仍然是次要战场,或者说是一个以战略防守为主的战场。
受此影响,在中东战场最需要增援部队的时候,共和国陆军却在忙着让大陆战场上的地面部队轮换休整,而没有把宝贵的兵力派往中东战场。当时李东石得到的命令也是在稳守防线的基础上进行有限的反击,而不是全面战略反击。
由此可见,中东战场上的反击行动从一开始就不太顺畅,甚至可以说不会很顺利。
万幸的是,李东石原本就是一个擅长打防御战与防御反击战的指挥官。虽然兵力非常有限,而且战线过于漫长,但是在这位空降兵出身的将军的指挥下,以共和国陆军6个战斗单位为核心的集约集团联军仍然在整条战线上发起了反击,而且打得有声有色,甚至迫使美军与以军不得不提前结束休整,在2059年第三季度末返回战场。
从长远影响来看,这轮反击的最大果实就是让美军与以军没有能够按计划进行休整。
不管军队的规模扩大多少,在一支拥有悠久传统的军队里面,真正的主力战斗部队的数量都是非常有限,而且王牌部队都有历史可以追溯,比如共和国陆军第十战斗单位的前身就是有名的空降15军,而空降15军的前身又是中野的第9纵队,如果没有这些历史,第十战斗单位也不可能成为共和国陆军的王牌部队。正是如此,在这场战争中,共和国陆军的王牌部队只有10个主力战斗单位与10个预备战斗单位,即便这些战斗单位在战争期间大发展为战斗集团(相当于集团军)、甚至是战斗集团群(相当于集团军群),可是其基本面貌并没有太大的变化,即主力仍然是主力,王牌仍然是王牌。
与共和国陆军一样,美国陆军与以色列陆军也有不少王牌部队,而且这些王牌部队也是战争期间的绝对主力。战争爆发前,美国陆军有16个在编主力师,而这16个主力师均在战争期间发展成军与集团军。以色列陆军的规模要小得多,只有6个主力战斗旅,而这些旅也在战争期间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扩充。与那些在战争期间组建的部队相比,这些主力部队的地位明显高出许多,而且在任何战场上都是当之无愧的绝对主力。
客观的讲,战争消耗的是兵力,打的却是主力。
可以说,在任何战线上都有主力部队,如果没有主力部队,也就没有战线的说法。如此一来,要想在某一战线上取胜,就得想方设法的拼掉对方的主力部队,而消耗主力部队的最佳办法就是让其得不到休整,在接连不断的战斗中耗光有经验的战斗人员,使战斗力大幅度下降、甚至丧失作战能力。
共和国陆军在中东战场上的反击行动就产生了这样的效果。
虽然中东战争比大陆战争晚了5个月才打响,而且美国从一开始就拉拢以色列与土耳其,还投入了数十万大军,但是西约集团联军的进攻行动并不顺畅,更谈不上顺利,主力部队不但损耗严重,官兵的士气也受到了影响。以2059年4月份的情况来看,中东战场上的美军与以军比大陆战场上的共和国陆军更需要休整,而且是充足的休整。为此,美国耗费重金在地中海中部的马耳他修建了该地区规模最大的军事疗养中心,能够同时接待10万名官兵,还花钱从西班牙租下了巴利阿里群岛的梅诺卡岛,在岛上开办了几处专门为军人提供服务的疗养场所。按照美军的计划,休整工作将持续到2059年底,让中东战场上的10个主力师均得到充分休整。
实际情况是,休整工作根本没有持续到2059年底。
从2059年6份开始,集约集团联军就在中东战场上发起反击。充当主力的仍然是共和国陆军的6个战斗单位(当时共和国向中东地区派遣了4个战斗单位的补充兵力,只是这些部队被李东石打散,用来补充与加强6个战斗单位),提供协助与配合的是两伊军队与流亡到伊拉克的叙利亚军队,而库尔德斯坦的武装力量则负责敌后游击战。看上去,反击在整条战线上展开,没有重点可言。事实上,李东石从一开始就选择了重点反击方向,而且共和国军队所在的地方就是主战场。
当时,共和国军队的主要反击方向为叙利亚的代尔祖尔与伊拉克的摩苏尔。
选择这两处反击地点的原因也很简单,反击开始前,战线基本保持在从底格里斯河上游的迪亚巴克尔到哈布尔河(幼发拉底河的支流)上游的卡米什利,再到伊拉克北部的摩苏尔(底格里斯河上游与中游的分界点),然后到哈布尔河与幼发拉底河的交汇处,沿幼发拉底河到达海格莱尼耶,最终向西到达伊约边境线。由此可见,这条战线非常曲折,至少形成了两个突出部,即以摩苏尔为定点的北方突出部、以及以哈布尔河与幼发拉底河交汇处为顶点的中央突出部。再来看李东石安排的反击行动就能明白,针对摩苏尔的反击行动是要守住伊拉克北部地区,阻止敌人沿底格里斯河南下攻打巴格达,而针对代尔祖尔的反击行动则是要解除幼发拉底河上游的危险,迫使敌人将战线撤退到叙伊边境,减缓又西面对巴格达形成的压力。
问题是,这样的反击更像是进攻。
换个角度看就能发现李东石很有可能有另外一个目的,即利用摩苏尔方向上的反击行动,引诱西约集团联军向伊拉克北部地区增兵,再通过代尔祖尔方向上的反击行动,切断伊拉克北部地区西约集团联军的补给通道,甚至在反击成功之后,北上攻打卡米什利,切断冒进的西约集团联军的退路,达到合围北方战线上西约集团联军的目的。果真如此的话,这次反击必然成为中东战争的转折点。
从战术层面分析,李东石这么做的理由非常充分。
虽然在西约集团联军打到摩苏尔之前,伊拉克军队就破坏了北部地区的所有桥梁与隧道,甚至在摩苏尔到提克里特的长达数百千米的底格里斯河段埋设了数以万计的水雷,阻止西约集团联军顺流而下。事实上,伊拉克北部地区以山地为主,地形本来就很崎岖,不然当年共和国也不会选择从伊朗与叙利亚进军库尔德斯坦。但是谁也不能否认,经过数十年的大规模建设,伊拉克拥有中东地区最为完善的基础设施,公路与铁路的平均密度不但超过了伊朗与叙利亚,还超过了埃及,成为中东地区交通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受此影响,只要西约集团联军能够解决向摩苏尔运送兵力与作战物资的问题,就能沿着底格里斯河南下,一举拿下巴格达。在大马士革已经沦陷了的情况下,再丢掉巴格达,等于共和国的中东战略正式宣告破产。暂且不说这会造成多大的影响,仅从战场形势来看,集约集团联军肯定会全力守卫巴格达,西约集团联军则会拼命攻打巴格达。从时间上看,最迟2060年初,也就是美军与以军主力部队休整到位之后,西约集团联军就会进军巴格达。如此一来,李东石别无选择,只能在此之前发起反击,消耗敌人的战斗力。
更重要的是,要想把敌人打痛,也就是让敌人失去进军巴格达的能力,就不能把战斗局限在某一个地方、更不能局限在某一场战斗上,而是应该从整个战局考虑,以歼灭敌人的有生力量为主要目的。如此一来,就得在反击规模上做文章,也就得充分利用战场上的有利局面,以对集约集团联军有利的方式,打一场歼灭战。
再来看李东石的反击部署,也就不难明白他的意图了。
2059年6月9日,共和国陆军率先在摩苏尔方向上发起进攻。为了制造出足够高的轰动效应,李东石在该方向上集中了2个战斗单位的5万大军,还让伊朗与伊拉克各投入了规模相当的地面部队。也就是说,攻打摩苏尔的集约集团联军总兵力在15万左右,而当时守卫摩苏尔的西约集团联军的兵力还不到5万。
战斗从一开始就打得非常激烈,西约集团联军的奋力抵抗与集约集团联军的凶猛进攻使战斗伤亡急剧攀升。
有足够的理由相信,西约集团联军司令阿尔梅尔上将非常清楚李东石的意图,即攻打摩苏尔是假,利用摩苏尔把西约集团联军的主力吸引过去、为代尔祖尔方向上的反击创造机会才是真,所以直到6月14日,阿尔梅尔都没有向摩苏尔增兵,而是一再要求守卫摩苏尔的部队奋力抵抗。
问题是,明白情况,却不等于可以见死不救。
虽然从整个战场局势的高度出发,如果能够用5万官兵稳住整条战线,还是个不错的选择,但是以当时的情况,就算牺牲了摩苏尔的5万官兵,也不见得能够稳住整条战线。原因很简单,摩苏尔是西约集团联军在伊拉克北部地区的唯一军事重镇,丢掉摩苏尔的话,就只能退守叙利亚东北的卡米什利。这还不是最重要的问题,不管怎么说,卡米什利也是一处易守难攻的军事重镇,而且以集约集团联军的兵力,很难在打下摩苏尔之后继续攻打卡米什利。关键的是,丢掉摩苏尔之后,将使土耳其东南地区,也就是库尔德斯坦的东部地区完全暴露在集约集团联军面前,也就给李东石创造了更多的反击机会。到时候,李东石不见得会集中兵力攻打卡米什利,反而有可能仿照16年前的那场战争,从伊朗西北地区出兵,从凡湖东面的亚美尼亚走廊向西推进。真要发展到这一步,等于西约集团联军的左翼防线完全崩溃,也等于战线再次被拉长。到时候,就算美军与以军的主力部队完成了休整,恢复了战斗力,也得首先堵住北方战线上的漏洞,然后才有可能进军巴格达。
毫无疑问,这样的结果,对西约集团联军没有任何好处可言。
也就是说,面对摩苏尔方向上的战斗,美军不得不救,而且得尽快派出援军。
6月15日,在摩苏尔守军数次发出增援请求,而且外围防线已经被集约集团联军攻破的情况下,阿尔梅尔不得不命令驻守在卡米什利的土耳其国民军第7集团军向摩苏尔方向运送。
很明显,阿尔梅尔这个时候仍然有点犹豫。
虽然土军第7集团军的总兵力超过10万,辖1个坦克师、1个装甲师、2个机步师与3个步兵师,另外还有2个独立防空旅与3个独立炮兵旅,但是不管是从装备性能、还是从官兵素质来看,第7集团军都不是主力部队,甚至与主力部队沾不上边。根据战后收集到的相关资料,在阿尔梅尔下达进军命令的时候,第7集团军的满员率只有7成左右,而且大部分都是在战争爆发后征召的新兵,老兵数量不到1万人。这样一支军队能有多大的战斗力,几乎是不用考虑的事情。
当然,对1支有7万兵力的军队,李东石肯定不会掉以轻心。
以当时的情况来看,阿尔梅尔让土军第7集团军驰援摩苏尔,并不是指望这群乌合之众能够替摩苏尔解围,而是想借此试探李东石的反击决心,即集约集团联军在摩苏尔方向上投入了多少主力部队。阿尔梅尔的担心也不是没有道理,因为要是让2个共和国陆军的战斗单位去攻打摩苏尔的话,战斗肯定早就结束了,不会拖到6月15日。更重要的是,摩苏尔的守军也在报告中提到,进攻的主力是两伊军队,共和国陆军只负责为两伊军队提供远程炮火支援与空中支援,2个战斗单位的作战部队还没有出现在战场上。只不过,阿尔梅尔没有想到的是,等到2个战斗单位出现的时候,他的试探行动就变成了灾难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