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就是距离参数。
从美军“侦察炮弹”的落点分布来看,中央计算机将850到900千米这一区域确定为第一主力舰队最有可能出现的区域。这也无可厚非,毕竟美军掌握的情报中,共和国海军护航战舰上的电磁炮的最大射程也就在850千米左右,而通过“侦察炮弹”的溅落弹道,可以大致断定使用了增程技术,即用火箭助推发动机改变了弹道,延长了射程,所以最大射程肯定不止850千米。
可以说,这个时候计算机的逻辑分析就有严重问题了。
如果由人来判断,肯定会联系到共和国海军新型电磁炮高达1200千米的射程,因此会将护航战舰发射的“侦察炮弹”的射程假定为1200千米,甚至想得更远,由此来安排反制行动的话,首先就得侦察1200千米附近的海域。问题是,计算机在做逻辑分析的时候,没有参考这些因素,而是按照护航战舰主炮的射程,逐渐递加。如此一来,首先需要侦察的就是850千米以上的海域。
可以说,这个由逻辑计算产生的错误非常致命。
即便美军主力舰在发射采用半装弹标准的“侦察炮弹”时,能够达到最大射速,而且也达到了最大射速,每侦察一片区域只需要数十秒钟。问题是,随着距离增加,搜寻每一区域所需要消耗的炮弹也将随之增加,开火的时间也将延长。最重要的是,在搜寻到第一主力舰队之前,肯定会浪费很多时间。
对于反应速度决定一切的战斗来说,如此浪费时间,基本上等于自杀。
1点38分,美军主力舰还在投射“侦察炮弹”,第一主力舰队里的8艘“秦”级主力舰已经拉开阵式,做好了开火准备。
虽然美军开火产生的电磁辐射也被第一主力舰队里的被动雷达探测到了,而且迅速测出了方向数据,但是旗舰上的中央计算机没有调整战术行动,原因很简单,美军舰队的方位数据与之前得到的火控数据基本吻合,逻辑分析的结果是没有必要调整火控数据,即之前获得的火控数据有更高的可信度。
8艘主力舰均做好准备之后,第一轮齐射就开始了。
与控制护航战舰发射“侦察炮弹”一样,在计算能力没有被完全占用的情况下,炮击全部由旗舰上的中央计算机控制,即由中央计算机下达具体的炮击指令,各艘战舰上的火控计算机(因为8艘“秦”级中只有2艘是按照旗舰标准建造的,所以有6艘只配备了性能相对落后的火控计算机)只需要照命令开火。
更重要的是,8艘主力舰的第一轮齐射即将结束的时候,舰队里的2艘巡洋舰上的6门电磁炮再次开火,向第51舰队投射了10多枚“侦察炮弹”。只不过,这次投射的“侦察炮弹”中,有半数携带的是专门用来甄别炮击结果的传感器,即配备了广角镜头的可见光与红外线照相机。前面提到过,攻击程序之后就是甄别程序,因为护航战舰上的电磁炮的炮口速度要比主力舰上的电磁炮慢得多,加上“侦察炮弹”的平均飞行速度也要比普通炮弹稍微慢一点,所以即便同时开火,“侦察炮弹”也要比主力舰投射的炮弹晚几十秒到达,也就能够非常及时的完成甄别工作,以便决定是否需要进行第二轮攻击。
仅从火力控制的角度出发,攻击阶段的控制难度还低得多。
因为“侦察炮弹”已经锁定8艘美军主力舰,加上补充侦察时获得的第二组情报,中央计算机能够对两组情报进行交叉对比,从而大致断定8艘美军主力舰的航行状态,特别是航行速度、方向、转向角速度等等重要航行数据,由此估算出活动范围,最终根据8艘美军战舰的活动范围来安排炮击。所以在安排火力数据的时候,中央计算机为8艘“秦”级主力舰平均分配了打击任务,均向指定区域投射炮弹。
在这个环节上,最关键的不是确定炮击数据,而是选择弹种。
也许有人认为应该选择专门用来对付大型战舰,特别是型深在20米以上,拥有5层以上甲板的大型战舰的穿甲弹。事实上,在想办法让目标降低航行速度,也就是让目标无法高速规避之前,穿甲弹的作战效率非常低,而要瘫痪目标的话,最理想的肯定是采用了特种子弹头的集束子母弹。
要知道,共和国海军与美国海军都为主力舰的大口径电磁炮开发了集束子母弹!
这种由电磁炮发射的子母弹,实际上就是一种没有装爆炸药,而且也不依靠爆炸原理来杀伤目标的特种炮弹。说到原理,非常简单,即利用电磁炮赋予的巨大速度,让子弹药以动能来杀伤目标。说到科技含量,也确实不是很高,母弹、也就是炮弹只是子弹药的运载工具,而且只需要在适当高度上以旋转产生的离心力来撒布子弹药,并不需要精密的电子控制设备与制导系统。
一定要说集束子母弹的技术含量的话,那就是制造子弹药的材料。
因为采用了阻力最小的外形,加上母弹上有俯冲加速发动机,而且是以离心旋转的方式抛洒子弹药,所以子弹药的速度不成问题。按照共和国海军的测试,在15000米的高度上抛洒时,子弹药落到海平面上的速度在15马赫到20马赫之间,而这个速度能够确保子弹药击穿任何战舰的装甲与数层甲板。即便如此,共和国海军集束子母弹的子弹药仍然采用了穿甲弹的特种合金(表面有隔热涂层)。问题是,子弹药没有装填爆炸药,而且质量有限,如果只能穿透战舰的装甲,对战舰的损坏不会太大。这就如同子弹在人体上留下一个窟窿,实际杀伤效果肯定不理想。为了增大破坏效果,就得在子弹药的结构上做文章。共和国海军使用的子弹药就是一种复合弹药,从结构上看,最前端是由材质较软的铜合金制造的风帽(主要就是降低风阻);接着就是用特种合金早的主弹杆,该部分大约占了三分之一的长度;后面是同样占三分之一长度的高密度易碎铅合金段,这一部分的主要用途除了提高子弹药的平均密度之外(提高弹药的平均密度更加有利于保存动能),另外一个目的就是在进入敌舰之后迸裂,以产生的高速碎片杀伤周围人员、破坏舰体内部的器材;最后是一种在撞击后会自燃的特种材料制成的稳定尾翼,而该部分的作用除了稳定弹道之外,就是在命中敌舰之后引燃敌舰内部的易燃材料。
事实上,集束子母弹还有一个其他任何弹药都不具备的优势,那就是“不可拦截”。理论上,1枚850千克级的炮弹能够配备大约1100枚150克的子弹药,而世界上任何一种舰队防御系统与舰队拦截系统都无法同时拦截这么多的目标。更重要的是,子弹药的体积非常小,而且速度非常快,很难被探测到。这就如同防空导弹可以对付战斗机,却无法对付战斗机发射的炮弹,防空系统在面对这些比筷子大不了多少的小型炮弹的时候,基本上只能望空兴叹,把希望寄托在坚实的装甲上了。
由此可见,虽然每一枚子弹药的威力都非常有限,但是当一枚炮弹洒下上千枚子弹药的时候,任何战舰都会被打成马蜂窝。虽然这种程度的损伤很难让一艘排水量高达数万吨的战舰沉没,这就如同用钢珠弹打不死犀牛一样,但是钢珠弹能够打痛犀牛,而成百上千的小型穿甲弹肯定能让战舰受损,从而让战舰减速。根据共和国海军的实战测试,子弹药上的燃烧部分肯定能够在战舰上引发火灾,因为绝大部分战舰在航行的时候都是由计算机控制,所以当计算机发现舰内起火的时候,肯定会降低航行速度,以便灭火机器人抑制火势,避免大火蔓延。要知道,任何战舰都是漂浮在海上的弹药库,不但有大量易燃材料,还有大量易爆物资。别说计算机,正常情况下,有点理智的舰长都会下令降低航行速度。原因很简单,高速航行,等于是在向战舰里面鼓风,也就等于在助长火势。
事实上,即便没有点燃敌舰,也能通过密集的弹雨让敌舰的关键设备受损。
从战术角度上讲,在主力舰上配备集束子母弹,就是为了在战斗开始的时候,让敌舰瘫痪在海面上,为使用穿甲弹创造机会。
正是如此,甄别攻击结果才显得特别重要。
要知道,用集束子母弹击沉敌舰的概率微乎其微,而且作战效率非常低下,因此在瘫痪敌舰之后再使用集束子母弹的意义就不大了。更重要的是,不但战舰上配备的集束子母弹不是很多,而且集束子母弹的价格也是穿甲弹的好几倍。如果考虑到先进战舰上都有辅助推进设备,而且大部分战舰在遭到集束子母弹攻击之后不会完全丧失机动能力,就更加有应该攻击得手之后使用穿甲弹击沉敌舰。
实际战况与共和国海军的施展测试相差不大。
面对蜂拥而至的弹雨,第51舰队里的8艘“长滩”级只能勉强招架。
只不过,这么迅猛的攻击,仍然没有能够完全打垮第51舰队。
要知道,集束子母弹的飞行速度肯定不会比穿甲弹快,飞完1200千米,大约需要150秒,大约2分半。也就是说,这些炮弹是在1点41分左右落下的。根据美国海军第51舰队的作战记录,美军的侦察炮弹是在大约1分钟前,也就是1点40分左右发现了1200千米外的第一主力舰队,并且甄别出了8艘“秦”级主力舰。更加重要的是,美军发射的部分“侦察炮弹”携带了磁场传感器,而这些传感器足以探测出第一主力舰队在主炮开火之后产生的磁场扰动,也就足以做出第一主力舰队已经开火的战术判断。
不得不承认,美国的计算机技术确实非常先进。
前面提到,第一主力舰队的中央计算机从收到“侦察炮弹”发回来来的数据到主力舰开火,大约用了2分钟,而第51舰队只花了1分钟。当然,这是在应急机制的情况下做出的反应,即在肯定敌舰已经开火的情况下,舰队将以最快的方式进行反击。遗憾的是,因为在美军中央计算机做出全速反击的决策时,第一主力舰队发射的炮弹还在500千米外,而且还在大气层外飞行,所以美军舰队的雷达没有能够探测到这些炮弹(当时美军舰队没有启动主动雷达,而是由被动雷达监视战场环境,受电离层的干扰,被动雷达无法监视大气层外的目标),美军的中央计算机也就没有办法确定敌舰队攻击到达时间。也就是说,在选择反击方式的似乎,美军中央计算机选择了全面反击,即攻击已经探测到的所有主要目标,而不是集中火力打击部分主要目标。
按照这一反击决策,8艘“长滩”级主力舰以最快的速度完成了第一轮齐射。
与第一主力舰队一样,美军也选择了首先使用集束子母弹。
不管怎么说,集束子母弹不但能够让目标减速航行,还能够瘫痪目标的电子设备与探测设备,甚至有机会摧毁目标的通信设备,从而使目标丧失打击能力。
问题是,首先落下的不是美军的炮弹,而是共和国海军的炮弹。
没等美军主力舰进行第二轮齐射,准确的说,美军主力舰刚刚完成第一轮齐射,第一主力舰队投射的第一批炮弹就落了下来。
从概率上讲,要想避开集束子母弹的攻击,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在第一轮齐射中,每艘“秦”级主力舰上的6门电磁炮均进行了8发急促射击,即以最快的开火速度,在10秒钟内投射8枚炮弹。也就是说,每艘美军的“长滩”级主力舰均遭到了48枚集束子母弹的攻击。在炮弹飞行的2分半中,以60节速度航行的“长滩”级能够行驶大约4500米,结合战舰的转向机动能力,大致可以得出48枚炮弹需要覆盖的海域面积为1200万平方米,而在确保10%的子弹药命中率(即1枚集束子母弹投下的子弹药中有10%命中目标)的情况下,集束子母弹在对付“长滩”级这类尺寸的战舰时,最大覆盖面积为40万平方千米,因此理论上只需要30到40枚集束子母弹就能覆盖1艘“长滩”级主力舰,并且保证10%的命中率。按照共和国海军的实战测试,只需要5%的命中率,即50枚子弹药命中,就能使一艘5万吨级的大型战舰将航行速度降低到30节以下,在10%命中率的情况下,则能使战舰的航行速度降低到12节。
对于最大航行速度在60节到70节的大型战舰来说,12节的速度,等于瘫痪在海面上。
根据美国海军第51舰队的作战记录,几乎在同一时刻,8艘“长滩”级就遭到了密如雨点般的弹雨攻击。虽然“长滩”级配备有自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建造的战列舰之后,世界上最厚重的装甲,而且采用了多种形式的装甲混合部署的方式,比如在战舰最外层是由高强度合金构成的单一装甲、第一层水平甲板则得到复合装甲的强化、第二层水平甲板(物资甲板)则由电装甲强化、关键设施还得到了装甲盒的强化,总而言之,“长滩”级的装甲防护级别要比之前的所有大型战舰,包括航母都要强大,装甲的综合防护能力甚至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战列舰之上。但是面对那些速度高达每秒5千米的小型穿甲弹,“长滩”级的防护装甲几乎成了摆设,不但分三层设置的整体装甲被洞穿,连一些关键设备的装甲盒都被打穿,只有极端重要的某些部位,比如反应堆舱、弹药舱、动力舱安然无恙。问题是,即便反应堆与推进系统完好无损,因为辅助控制系统、电能传输系统等等与航行有关的,甚至对航行安全性有决定性影响的设备与设施均遭到打击。
结果显而易见,在断定高速航行时会有巨大风险之后,计算机自动控制战舰减速。
虽然有证据表明,至少有5艘“长滩”级的舰长在发现航速降低之后,取消了计算机的控制权,以手动操控的方式让战舰减速。这肯定是最正确的处理方法,因为留在战场上等着被敌人炮弹击中的风险肯定要与高速航行时翻船的风险大得多,但是手动控制战舰有个反应过程,至少需要2到3分钟。
毫无疑问,第一主力舰队不会给美军舰长这个机会。
在集束子母弹的攻击结束后大约10秒钟,“侦察炮弹”再次抵达第51舰队上空,并且及时发回了战场信息。因为第一轮齐射使用的是集束子母弹,而不是能够将敌舰击沉的穿甲弹,所以第一主力舰队的中央计算机不需要花太多的时间甄别打击结果,只需要掌握目标的航行情况,算出新的火控参数。
整个过程只需要几秒钟,中央计算机就向各主力舰下达了新的开火命令。
大约在1点42分,第一主力舰队的8艘“秦”级主力舰进行了第二轮齐射。这次不再是短促急射,而是按照由逻辑计算出来的最佳打击方案进行的区域覆盖式炮击,持续时间长达1分钟!
必须承认,美军的火速反应产生了作用,而且是非常明显的作用。
第一主力舰队进行第二轮齐射的时候,美军主力舰投射的集束子母弹已经逼近,即将进入大气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