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这个时候,袁晨皓手里的预备队就只有第80战斗单位了。
虽然第六战斗单位已经到达阿斯塔纳,第60战斗单位也在开赴哈萨克斯坦的途中,但是在短期内,只要俄军在叶卡捷琳娜堡坚持下去,拖住第十战斗单位与第七战斗单位,除非动用钉在乌拉尔河东岸的第九战斗单位,不然袁晨皓就得让几个非主力战斗单位上去冲锋陷阵,共和国陆军的进攻强度必然大大降低。明白人都知道,就算押上几个战斗单位后,攻打奥伦堡、或者攻打乌拉尔的难度不是很大,可是在此之后,共和国陆军也就无以为继,只能停在乌拉尔防线上,让俄军加强战略防御。
这种战术出自他人之手还无可厚非,出自袁晨皓,就有点说不过去了。
要知道,袁晨皓的胃口肯定不比裴承毅小,而在裴承毅指挥过的所有进攻战役中,从来不会以攻占几座城市为目的。
正是如此,俄罗斯乌拉尔方面军的指挥官也未敢轻举妄动。
问题是,在2个主力战斗单位、以及2个增强的炮兵旅的重压下,就算叶卡捷琳娜堡进行了全面动员,包括守军在内的武装人员超过30万,另外还有大约20万没有分到武器的准武装人员,也坚持不了多久。说白了,守军在仓促之间用普通方法修建起来的防御阵地根本顶不住共和国陆军的火力打击,别说对付航空炸弹,就连对付200千克级的电磁炮炮弹都成问题。要知道,在被动防御战中,如果没有坚固到足以顶住对方火力打击的阵地,就算有再多的防御部队,也只会平添伤亡,而没有别的价值。
实际情况也相差不大。
根据叶卡捷琳娜堡市政府的统计报告,在战斗的第一天,共和国陆军的轰炸与炮击就导致近10万人伤亡,还让大约30万人无家可归。虽然在接下来的24小时之内,共和国陆军没有继续重点炮击市区,甚至有意避免炮击居民区,但是到战斗的第三天,随着共和国陆军的地面部队突破外围防线,开始重点打击市区内的基础设施,特别是各种地下设施,平民伤亡又开始攀升。原因无二,这座俄罗斯人口第三多的城市缺乏足够的专用民防设施,在遭到炮击与轰炸的时候,大部分市民只能躲到地铁、下水管道等地下设施内,因此在这些设施遭到重点炮击的时候,平民伤亡肯定会非常巨大。共和国陆军也没有别的选择,因为在车里雅宾斯克的战斗中,俄军就充分利用了城市的地下设施,给进攻的第十战斗单位造成了非常大的麻烦,甚至大部分伤亡都是在争夺市区内的地下设施时产生的。受此影响,在攻打叶卡捷琳娜堡的时候,为了减少作战伤亡,两个战斗单位的火力支援部队不再手软,替进攻部队免除了与敌人争夺地下设施的麻烦。
在此期间,攻占了库尔干的第八战斗单位也顺利北上,占领了秋明。
1月24日,在很多人都认为袁晨皓应该把重点转到南乌拉尔地区的时候,这位陆军上将做出了一个让人更加看不懂的决定,让第80战斗单位北上前往库尔干,与第八战斗单位共同守卫从库尔干到秋明的防线。
也就是说,到这个时候,袁晨皓用上了手里的最后一支预备队。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到2月1日之前,他只能动用第九战斗单位。
打到这个时候,俄罗斯当局也不得不重新审视这场战役。别说西伯利亚方面军与乌拉尔方面军的指挥官,就连契力亚科夫都认为,袁晨皓很有可能是声东击西,即利用攻打俄罗斯欧洲地区的名义,让乌拉尔方面军按兵不动,获得围歼西伯利亚方面军的机会,为扫荡与占领西伯利亚地区打下基础。
果真如此的话,俄军在此之前的行动全部没有找准方向。
按照契力亚科夫的分析,在乌拉尔方面军不去救援叶卡捷琳娜堡的情况下,驻扎在鄂木斯克的西伯利亚方面军主力部队肯定会拼命向西突击,攻击由第八战斗单位与第80战斗单位守卫的库尔干-秋明防线。虽然俄军是兵力是2个战斗单位的好几倍,加上动员起来的部队,更是10倍以上,但是俄军没有火力优势,也没有信息优势,所以很难在几天之内突破第八战斗单位与第80战斗单位的防线。如果拖到2月1日,第六战斗单位与第60战斗单位赶到,不但鄂木斯克会失守,被挡在库尔干-秋明防线东面的数十万俄军将进退无路,被共和国陆军围歼。
一次损失几十万军队,那还是100多年前的事情了。
虽然从军事意义上讲,在叶卡捷琳娜堡遭到攻击之后,西伯利亚方面军的价值就大打折扣,甚至不具备战略意义,被围歼只是迟早的事情,但是在政治意义上,如果在开战后就损失几十万大军,而且是在做好了充分战争思想的情况下遭此惨败,肯定会对俄罗斯的军心士气产生毁灭性的打击。卫国战争初期的战略大溃退将再次上演,而这次俄罗斯没有斯大林格勒,恶劣的天气对进攻部队造成的影响也不会那么巨大。
俄罗斯经不起这样的失败,契力亚科夫也不会忍受这样的失败。
受此影响,1月25日,乌拉尔方面军就开始攻击车里雅宾斯克,向第十战斗单位与第七战斗单位施压。西伯利亚方面军的几十万大军也不计后果的从鄂木斯克出发,踏上了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征途。
必须承认,战争是残酷的,而且残酷得令人发指。
1月25日夜间,俄军西伯利亚方面军的主力部队刚刚开出鄂木斯克,第六战斗单位的先头部队就搭乘垂直起降运输机,攻占了这座至关重要的城市,并且建立了空降场。到次日天亮的时候,该战斗单位战斗旅的全部兵力与全部主战装备都已到达。虽然还有大约2万俄军留在鄂木斯克,但是这些临时组建的部队根本不是共和国精锐之师的对手。城区内的战斗在12点前就结束了,而此时西伯利亚方面军的主力部队还没有完成转向,仍然在鄂木斯克西面。
可以说,共和国陆军的关门动作也太快了一点。
很多人都认为,如果第六战斗单位晚24小时出发,很有可能将鄂木斯克东面的2个俄军步兵师也关进包围圈。
暂且不说有没有这种可能,多歼灭2个师与少歼灭2个师,对战局的影响几乎为零。
当然,第六战斗单位全速突击的直接后果就是,在25日与26日,陆军航空兵垂直起降运输机部队全部用在了该方向上,从而对另外一个方向上的4个战斗单位的作战行动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别的不说,从25日夜间开始,直到27日凌晨,在大约30个小时内,第十战斗单位与第七战斗单位没再继续进攻,而是转入防御。原因也很简单,仅有的作战物资得留给第100战斗单位与第70战斗单位,确保车里雅宾斯克不会失守。
问题是,到这个时候,袁晨皓的意图仍然没有直接体现出来。
实事求是的讲,以当时的情况,稍微留意一点就会发现,袁晨皓肯定没有盯上西伯利亚方面军。如同前面所说,只要能够占领叶卡捷琳娜堡,加上攻占东面的秋明,西伯利亚方面军就将成为摆设,几十万俄军迟早都得完蛋。虽然在防御作战中消耗俄军、要比在进攻作战中歼灭俄军更加理想,但是也没有必要因此动用7个战斗单位的20多万地面部队。以袁晨皓的觉悟,肯定不会如此鼠目寸光。要知道,以共和国陆军在第三次世界大战中表现出的战斗力,如果能够全面发挥,最多只需要3个战斗单位就能围歼俄军西伯利亚方面军。也就是说,袁晨皓有更加远大的目标。
前面已经提到,袁晨皓的战役目的至少都是攻占奥伦堡或者乌拉尔。
以当时的情况,如果为了这个目的,他完全应该在车里雅宾斯克拖住俄军乌拉尔方面军,迫使俄军不断增兵,然后让准备充分的第六战斗单位突击奥伦堡,或者让第九战斗单位渡过乌拉尔河攻打乌拉尔。至于西伯利亚方面军,完全可以交给第八战斗单位与第80战斗单位,大不了增强1个非主力战斗单位。
由此可见,袁晨皓肯定根据战场形势,订下了一个更高的战役目的。
当然,从局面上看,共和国陆军确实是在为围歼西伯利亚方面军而全力拼搏。
战斗持续到1月30日的时候,俄军西伯利亚方面军似乎看到了“突围”的希望,即在库尔干北面,俄军抓住了第八战斗单位与第80战斗单位防线之间的一段宽度约5千米的缺口,并且以果断的突击打开了这个缺口。
这一天,第70战斗单位也从车里雅宾斯克撤了下来,在东面的科培伊斯克集结。
任何人都看得出来,袁晨皓正在调整部署,而且是针对库尔干-秋明防线上出现的漏洞进行调整。也就是说,如果第八战斗单位与第80战斗单位不能修复方向上的漏洞,或者在东面穿插进攻的第六战斗单位不能让俄军停下突围步伐,袁晨皓将别无选择,只能让第70战斗单位前去堵漏。
受此影响,1月31日凌晨,俄军加强了对车里雅宾斯克的进攻。
俄军乌拉尔方面军的意图也很简单,如果能将第70战斗单位留在车里雅宾斯克,西伯利亚方面军的突围行动就成功了一半。设想一下,当几十万俄军蜂拥着奔向没有在东面设防的车里雅宾斯克与叶卡捷琳娜堡的时候,战局会变成什么样子?不管俄军有多少战斗力,几十万大军肯定能够冲垮共和国军队的防线。更重要的是,得到这几十万“生力军”,俄军在欧洲地区的防御将更加坚固。
打到这个时候,让西伯利亚方面军突围已经成为战略大事了。
当然,到2月的第一天,俄军的希望全都化为了泡影。
当天凌晨,第60战斗单位从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出发,仅仅用了4个小时就占领了库尔干东面的伊希姆。要知道,这里不但是铁路枢纽中心,还是俄军西伯利亚方面军的司令部所在地。虽然俄军司令部提前撤退,没有被歼灭,但是在接下来的2天内,俄军西伯利亚方面军一直处于群龙无首的状态,突围自然无从谈起。
与之相比,另外一个方向上的战斗更加重要。
当天上午,休整充足的第七战斗单位搭上了垂直起降运输机,以最擅长的低空突击方式直奔奥伦堡,而之前撤下去休整的第70战斗单位也从车里雅宾斯克出发,以地面突击的方式向西挺进,目标直指奥伦堡。
没等俄军乌拉尔方面军反应过来,当天中午,刚刚运送了第七战斗单位战斗旅的垂直起降运输机群将在叶卡捷琳娜堡等待的第十战斗单位送到了乌拉尔山西面的乌法市郊外,一举切断了俄军南下增援奥伦堡的地面通道。而在此之前,第100战斗单位的支援旅到达叶卡捷琳娜堡,守住了2个主力战斗单位的防线。
虽然在这个时候,车里雅宾斯克与叶卡捷琳娜堡的共和国陆军兵力降到最低,但是面对这个机会,俄军乌拉尔方面军的指挥官却高兴不起来。要知道,奥伦堡与乌法都是乌拉尔方面军的大后方,在后方不保的情况下,向前进攻等于自投罗网。
事实上,袁晨皓的连环拳还没有打完。
当天傍晚,第九战斗单位度过乌拉尔河,包围了哈萨克斯坦西北的乌拉尔城,并且向城内的哈萨克斯坦叛军下达了最后通牒,即在天亮之前,如果不出城投降,将以毁灭性的手段消灭城内的所有叛匪。如果守城主力是俄军,也许还不会投降。对于士气早已见底的哈萨克斯坦叛军来说,这份最后通牒无疑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没等到天亮,在第九战斗单位下达最后通牒后不到2个小时,哈军司令部警卫营营长就逮捕了叛军高级将领,然后向第九战斗单位缴械投降。天亮的时候,第九战斗单位已经控制了乌拉尔,并且将第一批收编的叛军移交给了刚刚赶来的哈萨克斯坦国防军。
严格说来,第九战斗单位在乌拉尔的行动还算不什么。
天亮的时候还发生了一件大事,即第90战斗单位的先头部队搭乘快艇与气垫船,在里海对岸的马哈奇卡拉成功上岸,并且赶在俄军到达之前建立起了防御阵地。
到这个时候,“图兰风暴”才算全面刮了起来。
由此也看得出来,袁晨皓确实是一个大局观非常明确,而且战场策划与部署能力非常惊人的天才性军事统帅。从这场战役就看得出来,等他的对手明白他的战役企图时,已经没有翻盘的机会了。换句话说,只有在一切致胜条件都已成熟,胜利变成了计划的一部分的时候,他才会亮出全部底牌。
战役打到这个时候,已经毫无悬念。
对共和国陆军来说,在取得本次战役的最终胜利之前,所需要的只是一些时间与奋战到底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