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七章关键问题
杜奇威还没有离开白宫,裴承毅就收到了39军从加尔各答前线发回的轰炸报告。
轰炸结果让裴承毅非常震惊,也远远超出了他的预料。因为在使用特种炸弹的问题上裴承毅非常小心谨慎,所以收到报告之后,他立即把消息发给总参谋部,并且亲自跟项铤辉通了电话。
放下电话,项铤辉就带着刚刚打蛮出来的轰炸报告赶往元首府。
虽然项铤辉的政治觉悟远不如裴承毅,但是看到报告里的几个数据时,他就知道发生了最不应该发生的事情。
见到王元庆,项铤辉连问候都省去了,开门见山的汇报了刚刚发生的事情。
让项铤辉有点惊讶的是,在他提到那几个数据的时候,王元庆并没露出震惊神色,一直显得非常平静。
难道元首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合上报告文件,王元庆不慌不忙的拿起一根香烟,慢条斯理的点上抽了两口,目光落到项铤辉身上后,才开口说道:“数据确凿可信吗?”
“只是估测数据,无法统计出准确数字。”
“有多大的可靠性?”王元庆重复了前面那个问题。
项铤辉迟疑了一下,说道:“战报是前线部队提供的,实际数字只会多不会少。”
王元庆微微点了点头,摁下桌上通话器的开关,对外面的焦魃山说道:“立即联系委员长、总理、常务副总理与外交部长,让他们马上过来,就说召开紧急会议。”
见到王元庆的举动,项铤辉长出了口气。
“尽快统计出较为准确的数据。”王元庆灭掉了还剩下大半截的香烟,“回去后告诉裴承毅,别担心什么,必须按照计划攻占加尔各答。”
“已经惹出麻烦了,还要……”
“照我的话去做。”王元庆没有给项铤辉争辩的机会,“记住,一定要告诉裴承毅,让他别背上思想包袱,必须尽快占领加尔各答。”
项铤辉点了点头,没再多说什么,起身告辞。
10分钟后,顾卫民、颜靖宇、叶致胜与阎尚隆陆续到来。
让焦魃山泡了几杯茶后,王元庆让他守在外面,不要让任何人进来打扰。
“老王,这么急着把我们叫过来,发生什么事了?”
王元庆把放在书桌上的文件拿了过来,递给了顾卫民。
看到文件中用红线标注出来的那几组数据,顾卫民的神色立即阴沉了下来。
文件传到颜靖宇手中,总理只翻看了一下主要内容,随即说道:“两万平民伤亡!?前线指挥部在搞什么名堂?”
颜靖宇这么一说,叶致胜与阎尚隆的神色立即紧张起来。
“准确的说,两万是最低数字。”王元庆点上香烟,神色平静的说道,“这是刚刚发生的事情,我已经命令裴承毅加快进攻速度,尽快攻占加尔各答。”
叶致胜刚刚翻开文件,听到王元庆的话,立即说道:“已经导致这么多平民伤亡,继续加快进攻速度,恐怕……”
王元庆笑了笑,没有理会叶致胜。
“元首的决策没有错,现在停止已经来不及了。”顾卫民看了叶致胜一眼,说道,“我们首先要考虑的不是还会造成多大的平民伤亡,而是美国会做出什么样的反应,或者说会导致多严重的后果。”
颜靖宇点了点头,拿起了放在茶几上的香烟。
“美国肯定会采取行动。”阎尚隆刚刚接住文件,看都没看就说道,“战争爆发后,美国一直在寻找制裁我们的机会,因为我们的前期准备工作非常到位,所以美国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理由。受此影响,欧盟与俄罗斯至今没有表态,也没向我们施加压力。在不能出兵参战的情况下,除了为蛮度提供军事援助之外,美国帮助蛮度的唯一办法就是引导国际社会向我们施加压力,迫使我们在没有取得最终胜利的情况下终止军事行动。事实上,美国确实在这么做。萨利文已经前往伦敦,根据军情局提供的情报,美国国务卿将与英国首相商讨扩大迪戈加西亚军事基地的事情。如果不出所料,美国将在迪戈加西亚培训蛮度军人,随后向蛮度提供更多的高科技武器装备。虽然暂时没有收到萨利文反问其他欧洲国家的消息,但是这件事情发生之后,美国国务卿肯定会改变行程安排,下一站就是巴黎。”
“要想拉拢欧盟,就得拉拢法国。”颜靖宇补充了一句。
阎尚隆点了点头,这才翻开了文件。
“这就是我叫你们来的原因。”王元庆长出口气,说道,“大规模战争中,平民伤亡在所难免。实际上,我们在这场战争中做得比以往都要好,打到现在,平民伤亡数字还没有超过蛮军伤亡数字。当然,之前做得再好,也不能抵消现在的问题。按照外长的说法,这就是美国一直在寻找的理由。老顾说得没错,我们首先要考虑不的是还会造成多大的伤亡,而是如何应对美国的挑战。”
“美国要对付我们,必须拉拢欧盟与俄罗斯,而且首先就得拉拢欧盟。”顾卫民点上了香烟,说道,“萨利文肯定会去巴黎,而且很有可能提前离开伦敦。除了外交问题,我们还得考虑舆论。”
“最好积极主动的采取行动,避免被动。”颜靖宇看了王元庆与顾卫民一眼,说道,“按照美国的做事方式,萨利文到达巴黎之前,就会报道相关消息,开始大肆指责我军在蛮度屠杀平民,为萨利文的巴黎之行提供帮助。哪怕法国总统并不愿意让欧盟搭上美国号战车,只要舆论轰炸开始,法国政府就得有所表示。只要法国的态度出现松动,欧盟其他成员国就会倒向美国。”
“首先就要稳住法国。”叶致胜嘀咕了一句。
王元庆笑着摇了摇头,说道:“不是稳住法国,准确的说,是通过相反的舆论为法国提供拒绝美国诱惑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