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迟到的命令
虽然蛮度陆军在锡金部署了4个师,其中2个还是精锐山地步兵师,但是对共和国陆军来说,打下锡金没有一点难度。
担任主攻任务的只有空降15军,准确的说,是空降15军的3个旅。
藏南冲突中,空降152旅大展神威,其低空突击能力得到了证实,存在的问题与欠缺也暴露了出来。最大的问题就是,担任支援任务的作战力量由陆航司令部管理,没有隶属于空降15军的低空打击力量。虽然空降15军可以根据作战情况,申请获得陆航的支持,但是中间多出一道指挥环节,对作战行动造成了严重影响。
受“陆空之争”,从2034年开始,陆军将陆航的攻击机群分别配属给各作战部队。空降15军首先得到加强,成立了2支航空旅,既配备dw-26b的低空打击旅与配备dz-25c的低空运输旅。虽然空降15军希望为每个地面战斗旅配备足够的dz-25c,并且在旅级战斗单位下设置单独的低空打击营,但是在dw-26b与dz-25c的产量严重不足的情况下,空降15军不得不集中使用低空力量,并且按照作战需求,将2个航空旅配属给任意一支地面战斗旅。
作为空降15军的试验部队,空降152旅成为了进入锡金的第一支作战部队。
准确的说,首先进入锡金的不是空降152旅,而是第154低空打击旅。
配属给3支空降军的低空打击旅没有参加之前的打击任务,它们的任务是在地面战斗开始之前为地面战斗旅提供低空支援。
低打154旅总共只有72架dw-26b型攻击机,分别配属给6个低空打击营,每个营有12架攻击机,相当于陆航的攻击中队。虽然低打154旅的编制规模并不大,但是其进攻实力绝对不容小觑。
在执行低空支援任务的情况下,dw-26b能够携带4500千克的弹药到400千米外的战场上巡逻至少3个小时。只要弹药没有用光,就能持续不断的为地面部队提供支援,打击敌人的装甲力量与固定堡垒。
因为锡金是名副其实的山地国家,所以部署在锡金的蛮军没有多少装甲力量。
dw-26b主要对付的就是蛮军设置的固定堡垒。
只是,低空打击部队的行动仍然不够迅速。不管dw-26b的飞行速度有多快,肯定比不上电磁炮的炮弹。
9点25分,部署在山南地区的空降15军第156远程炮兵旅率先对锡金境内的蛮度军队发起攻击。
为空降军配备独立炮兵旅,也是陆军的一项重要改革。
虽然轨道电磁炮的系统总质量超过了传统火炮,但是在持续作战中,轨道电磁炮对后勤保障的需求比传统火炮低得多。别的不说,仅火炮发射药一项,1个炮兵营在通常作战的情况下,每天消耗的物资就能减少大约10吨。更重要的是,陆军的轨道电磁炮严格按照空运标准设计,从一开始就要求能够用y-15b这样的大型运输机进行运输。虽然很多人认为没有必要为空降兵配备独立炮兵旅,因为空降兵在战斗中往往与敌人短兵相接,不但没有必要配备远程炮兵,炮兵的生存问题也非常突出。但是在以往的所有战争中,空降兵缺乏独立炮火力量的问题非常突出,为空降兵配备独立炮兵旅的需求非常迫切。从某种程度上讲,因为空降兵往往在没有后方支援的情况下作战,所以为空降兵配备独立炮兵旅所产生的作用比其他部队更加突出。与传统火炮相比,轨道电磁炮的最大优势不是后勤保障,而是超乎寻常的射程。如此一来,将炮兵配制在战线后方,不但解决了炮兵生存问题,也使空降兵有没有必要配备远程火炮的问题变得没有意义。正是如此,陆军才让空降军组建了独立炮兵旅,将炮兵旅单独配制。
第156炮兵旅的编制规模非常庞大,甚至超过了部分装甲军与所有快反军。该旅总共有12个炮兵营,每个营配备1套轨道电磁炮系统。而快反军与部分装甲军的独立炮兵旅只有9个炮兵营,部分轻型装甲军(装突军)的独立炮兵旅甚至只有6个炮兵营。
12个炮兵营的打击能力绝对不容小觑。
按照陆军的作战标准,1个炮兵营的持续打击能力相当于1个配备24架j-17a的战术航空兵大队的打击能力。如果部署在固定阵地上,不考虑战术机动,其密集打击能力几乎相当于2个战术航空兵大队。12个炮兵营瞬间提供的火力,足足相当于500多架战斗机,持续打击力量也相当于近300架战斗机。
如此猛烈的打击,必须得到有效的引导。
为了提高炮兵的打击效率,第156炮兵旅有单独的侦察营。与地面作战部队的侦察营不同的是,炮兵旅的侦察营没有传统意义上的侦察兵,其主要侦察手段是12套炮兵无人侦察机系统(每套有3架无人侦察机,以确保24小时不间断的监视战区)。
除了自身的侦察力量,炮兵旅还可以依靠前线作战部队提供的数据进行炮击。
当然,在作战部队到达战场之前,炮兵旅只能依靠自身的侦察力量,或者其他军兵种提供的引导数据。
炮击持续了15分钟,猛烈的炮火轻而易举的撕碎了蛮度军人的抵抗意志。
在针对甘托克北面的蛮度军营的炮击中,3个炮兵营的72门轨道电磁炮在15分钟之内投射了上万枚质量为180千克的重型炮弹(该炮弹最初由海军研发,为了削减研制经费与统一后勤保障,陆军也批量采购),对面积仅5万多平方米的蛮度军营重复覆盖3次以上,弹着点的平均距离不到20米,而155毫米重型炮弹针对暴露人员的杀伤半径超过150米,针对半装甲目标的杀伤半径超过50米。仅此一轮炮击,军营内的近5000名蛮军官兵就死亡过半,剩余的2000多名官兵也完全精神崩溃。
第一轮炮击针对的都是蛮军的主要目标,特别是军营与严密设防的阵地。
9点40分,第一批3个营的36架dw-26b进入锡金领空。
按照陆军的作战守则,炮击进行的时候,航空力量绝对不能进入炮击范围。原因很简单,炮弹没有长眼睛,而且电磁炮炮弹的飞行弹道非常高,击中目标前几乎垂直下落,谁也无法保证不会砸中出现在炮击区域内的作战飞机。
随着低空打击力量到达,炮兵开始对分散的蛮军据点进行“点名”。
经过猛烈炮击,留下的目标也不是很多了。
dw-26b机群的任务只有一个,那就是扫荡地面上的残余敌人,为即将到达的地面作战部队扫清障碍。
也就在这个时候,蛮军开始投降了。
到达甘托克背面蛮度军营上空的dw-26b只有4架,主要是前面的炮击过于猛烈,已经彻底摧毁了蛮军的防空力量,没有必要派遣更多的低空攻击机。面对只有科幻电影中才有的dw-26b,从炮击中逃生的蛮军官兵不但没有抵抗,还集体走出地下掩体,将步枪高高举过头顶,向在头顶上空盘旋的dw-26b缴械投降。
同样的场景在其他地方也在上演。
在之前的打击中,蛮度防空兵的官兵不可能目睹外形怪异的dw-26b,即便看到了,也不会考虑太多。只有那些蛮度步兵才真正体会到了军事实力上的差距,虽然蛮军也从美国采购了倾斜旋转翼飞机,但是与dw-26b相比,美军的飞机至少还有飞机的样子,而共和国的低空攻击机没有一点飞机的样子。更重要的是,大部分蛮军官兵都是文盲,无知带来的不是无畏,而是对神秘事物的极端恐惧。当恐惧战胜了最后一点抵抗意志之后,蛮度官兵能做的就是缴械投降。
遇到这样的情况,或多或少让空降15军的官兵有点震惊。
9点55分,运载空降152旅的dz-25c机群到达锡金。
与dw-26b一样,dz-25c的外形也非常奇特。因为陆军要求必须具备搭载空降战车的能力,所以dz-25c的机身非常粗壮。为了降低总宽度,以适应陆军航空兵的基础设施,所以dz-25c的机翼比dw-26b更加粗短。从外形上看,dz-25c更不像飞行器,像是插上了一对短小翅膀的大客车。
随着dz-25c在巨大的轰鸣声中降落,配备电磁机关炮的空降战车从机舱内冲出来,蛮军官兵更不敢在武装到牙齿的空降兵面前做出任何非分举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