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一直没有得到作战规划是否被采纳的消息,所以袁晨皓也非常急。
得知总参谋部已经让陆军炮兵试验部队去了屋久岛与种子岛,袁晨皓立即武断的认为又是他那个上司剽窃了他的“成果”。也就在这个时候,袁晨皓主动打报告,要求到屋久岛与种子岛去指挥战斗。
当然,准确说法是调查新型轨道电磁炮的实战性能。
此时,裴承毅已经知道战略打击不会持续太久,正在全力协助国务院外交部与口木进行停战谈判,以及应付西方国家的压力。既然有人愿意去前线调查新式装备的实战性能,自然再好不过了,裴承毅想都没想就批准了袁晨皓的调职报告。
这也是裴承毅最后一次与袁晨皓“接触”。
实际上,两人除了上下班偶尔打个照面,平常开部门例会时碰上一面之外,根本没有见过面。毕竟作战处有数百名参谋,裴承毅只与高级参谋接触,像袁晨皓这样的低级参谋都由高级参谋领导,不可能每个人都与裴承毅很熟。
从此开始,袁晨皓一直在基层部队。
藏南冲突期间,袁晨皓还跟随空降15军的独立炮兵旅开赴前线,参加了支援空降1533营攻打达旺的作战行动。严格的说,袁晨皓在基层的表现并不怎么样,因为他不是炮兵专业出身。只是作为总参谋部的下派军官,基层部队很给他面子。正是因为在基层的表现确实算不是出色,所以袁晨皓在基层一呆就是好几年。
2031年,裴承毅前往国防大学深造学习。
新上任的作战处处长远不如裴承毅,虽然和平时期没有多少作战任务,但是总让项铤辉不省心。为了加强作战处的工作能力,项铤辉亲自点将,从基层招募高级军官。为了让调来的高级军官尽快熟悉总参谋部的工作环境,项铤辉首先考虑之前下放到基层工作的低级参谋,特别是作战处的低级参谋。数十名下放不到2年的低级参谋因此受益,已经在基层干了3年多的袁晨皓也因此回到了总参谋部。
回到总参谋部,袁晨皓顺利晋升为少校军官。
从上尉到少校,袁晨皓花了近7年,算不上快,甚至低于平均5年的晋升速度。更重要的是,袁晨皓获得晋升与表现无关,而是回到总参谋部之后,他已经服役11年,到了晋升的最大年限,如果不让他晋升,就只能让他退役。项铤辉需要更多的人手,而且培养新的高级参谋至少需要10多年,还不如提拔到了晋升年限的军官。
可以说,袁晨皓拣了一个便宜。
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袁晨皓“转运”了。
2032年底,代号“冬季号角2032”的高原多兵种协同实战演习举行,袁晨皓亲手制订的作战计划帮助扮演假想敌的蓝军大获全胜,引起了项铤辉的高度重视。要知道,“冬季号角”实兵演习举行了15次,红军是共和国最擅长高原恶劣环境下作战的野战军,蓝军模仿美军山地师;在此之前的14次演习中,只有2022那一次,也就是由裴承毅担任蓝军总指挥的那一次,蓝军击败了红军!裴承毅正是在这次演习中一鸣惊人,为后来在半岛战争中担任共和国志愿军前线总指挥打下了基础。当时,裴承毅已经是上校参谋。
一个少校参谋有如此能耐,绝不简单。
如果考虑到袁晨皓的对手是77军军长,共和国最年轻的野战军军长凌云霄,那就更不简单!
次年年初,袁晨皓晋升为陆军中校。
似乎要考验袁晨皓,在“冬季号角2033”演习中,项铤辉把他从蓝军阵营转到了红军阵营,顶替凌云霄担任联合指挥官。结果没让项铤辉失望,在袁晨皓的策划与指挥下,红军毫无悬念的击败了蓝军。
2034年,袁晨皓晋升为陆军上校。
2年升2级,已经打破了裴承毅创造的晋升记录,因为裴承毅从少校到上校用了5年。
“如果我没记错,他小你整整十岁。”项铤辉呵呵一笑,说道,“十年一代人啊,我比你年长十多岁,你比袁晨皓年长十岁,真是长江后浪推前浪,一浪更比一浪高。”
“项总,你比我大了快二十岁吧。”
“我有那么老吗?”项铤辉笑着摇了摇头,“如果我没记错,最多十五岁。”
“那也不是十岁。”
“得,你又认真了。”
裴承毅愣了一下,138看书网道:“袁晨皓应该是四川人吧?”
“对,是四川人,你记得?”
“经你提醒我才想起,当年很多参谋都抱怨办公室里有股油辣子味,说是袁晨皓从老家带来的豆瓣。”
“是吗?四川的豆瓣确实不错,重庆的也很地道。”
“我还记得,他的家境不是很好。”
“很一般,算不上好,也算不上差。”项铤辉迟疑了一下,到办公桌抽屉里翻出一份人事档案,递给了裴承毅,“这是他的个人档案,今年的晋升安排又要开始了,如果没什么大问题,明年他就是准将了。”
裴承毅微微皱了下眉头,翻开了袁晨皓的个人档案。
与所有“少壮派”军官一样,袁晨皓没有任何军队方面的背景。他祖籍四川安岳,父亲以前是做小生意的,开了家复蛮店,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生意不景气,发奋考上了公务员,混了20多年,也只是个政府机关办事人员。2032年,王元庆推行“精兵简政”行动,大举裁减政府机关工作人员,袁父在此时主动辞职,拿到了高额补贴与全额养老保险。与父亲相比,袁晨皓的志向远大得多。18岁时以全县第三名的成绩考华国防大学军事战略学本硕连读专业,本科的第二专业就是战役策划学,硕士研究生的第二专业也是战役策划学。从这个学业选择上就能看出袁晨皓的志向,如果只读军事战略学,袁晨皓毕业之后的最佳去处不是总参谋部,而是到外交部当驻外武官或者到国防部任职,从此走上弃武从文的道路。第二专业选择战役策划学,为他进入总参谋部铺平了道路。当初,总参谋部招聘他的主要原因不是他在大学中拿了多少个专业成绩第一、也不是获得了多少奖学金,而是他第二专业成绩比本专业成绩还要好。
看完之后,裴承毅笑了笑。这小子不简单。
“怎么样,与你很像吧?”
“比我强多了,我可没有拿到那么多个第一。”
“学校里的第一有什么用?”项铤辉呵呵一笑,说道,“你在国防大学读书的时候,条件差得多,而且你的目标性更强,知道拿再多的第一也无法证明实际动手能力,如果你想拿第一,还怕拿不到?”
“项总,你太抬举我了。”
项铤辉摇了摇头,说道:“我说的是实话,你们两个确实有很多相似处。不说别的,你们两个都是那种目的明确的人,甚至可以说是那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人。”
“有目的,还要有能力。”
“这就是你们两个的第二个相似处。”
裴承毅笑了笑,说道:“说了这么多,你打算怎么安排?”
“先让你了解一下情况,具体安排嘛,还得看你的态度。”
“我的态度?”
项铤辉点了点头。
这时,门被敲响了几下。一名身高、身材与相貌都不算很出众,甚至没有多少能够让人一眼就能记住的外貌特征的上校军官跟在秘书身后走进书房。
裴承毅特意打量了那名军官一番,确实相貌平平,也难怪一起工作1年多都记不住。
看第二眼的时候,裴承毅才相信项铤辉没有看错人。
表现一个人能力的不是外表,而是举止、动作与眼神中透露出来的自信。只有建立在能力上的自信,才能在不经意间由最普通的动作表达出来。对军人来说,一个眼神、一个步伐、举手抬足之间就能将内在的能力展现在外人面前。发自内心的强大自信,绝对无法通过装扮与演技表现得如此自然,如此令人心悦诚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