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借题发挥(1 / 2)

国策 闪烁 1618 字 2022-09-03

第八十二章借题发挥

与严峻的国际形势相比,共和国的国内情况给了王元庆很大的安慰。

24日傍晚,暂时总领国务院工作的叶致胜在吃晚饭的时候向王元庆递交了“国家战争动员初步总结报告”。

因为战争伤亡还不大,或者说还没有显现出来,所以战争动员主要集中在以军事工业为主的经济领域、以及以铁路为主的交通领域。

接到国家的战争动员令之后,国内3大军工集团立即着手提高产量。

除了将工人的正常工作时间由平时的时延长到12小时之外,3大军工集团还通过反聘退休职工、改进生产工艺、提高生产线效率、完善原料配给制度等等方式想方设法的提高产能。沈飞、成飞、西飞、上飞等4大飞机制造公司已经在24日完成生产调整,最快能在月底达到流水线最大设计产能;其他军工厂商也在积极行动,最迟的能在12月初完成生产调整。

提高产能的最大问题不是原材料与配套工业,而是技术工人。

以战斗机生产线为例,和平时期,任何一条战斗机生产线的生产能力都在最大战时产能的十分之一左右,某些高价值先进战斗机生产线的产能甚至只有二十分之一,比如1条j-14系列战斗机生产线的平时年产量不到100架、而最大战时产能肯定超过2000架。军工生产必须留有足够的冗余量,以便在战争时期迅速提高产能。这一制度本身没有问题,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却往往出问题。

和平时期,军队在采购武器装备的时候,肯定会最大限度的压低采购价格。

各大军工厂商为了拿到军队的订单,必须降低生产成本。即便某些以出口为主的武器装备,也需要控制成本,首先获得本国军队的订单,才有可能进入国际市场,得到其他国家的订单。当初,成飞的fc-1型战斗机虽然性能并不差,价格也极为便宜,但是出口量却少得可怜,仅以合作生产等方式在巴基斯坦等几个穷国销售了不到300架。原因无二,正是因为共和国空军没有大批量采购fc-1,让很多国家对这种廉价战斗机没有多少信心。比如阿根廷在共和国大笔采购军火的时候,成飞曾经竭力推荐fc-1,阿根廷在综合权衡各种因素之后,还是选择了更加昂贵、但是共和国空军大批量装备的j-10系列战斗机,只是象征性的购买了一批fc-1。

这些情况决定了军工企业的经营方式,为了降低成本,必须裁减人员。

和平时期,绝大部分军工企业只会保留足以维持生产线运转的技术工人。虽然共和国在半岛战争后出台相关法律,明确要求各大军工企业必须在和平时期保留一定冗余的技术工人,以便在战时迅速提高生产能力,但是在军工企业的集体反对下,这部法律最终仅要求军工企业保留15%的人员冗余量。

战时,多出15%的技术工人对提高产能的意义并不大。

没有熟练的技术工人,再先进的生产线也无法正常运转。特别是在某些先进装备制造领域,技术工人的重要性远远超过了先进制造设备。仍然以j-14系列战斗机为例,虽然沈飞对生产线进行了改进,大量采用工业机器人与自动生产技术,但是包括喷涂隐身涂料、安装电子电路、调试电子设备等数十道重要工序仍然只有技术工人能够完成、或者需要技术工人进行检验与校验。

从头培养一名技术工人,哪怕是直接招聘工科大学生,也至少需要半年。

半年后,恐怕战争已经结束了,或者战争最激烈的阶段已经过去了。

“各大厂商都在想办法,现在主要通过‘以老带新’的方式培养技术工人。”叶致胜跟着王元庆干了10年,处理行政事务的能力不比宗应仁差。“简单的说,就是由反聘的退休工人带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向其传授生产经验,将培训时间由六个月缩短到三个月。只是,各大厂商仍然有很大的疑虑。”

“什么疑虑?”王元庆知道问题的严重性,显得非常重视。

“下午的时候,我与三大集团、十几家厂商的负责人通了电话。”叶致胜拿起放在桌上的香烟,说道,“所有负责人都问了同样的问题,即战争会持续多久。”

“什么意思?”王元庆皱起了眉头。

“各大厂商全力招聘技术工人,如果战争很快就结束,战后如何安排?”叶致胜看了王元庆一眼,说道,“战后,国家肯定会对经济结构做出调整,降低军工产能,大力发展民生经济,改善百姓的生活水平,消除战争对国民生活生产造成的负面影响。产能降下去,那么多的工人将无用武之地,企业是辞退、还是降低工人福利待遇?如果到时候,国家出台法令限制国营军工企业裁减人员,那么现在谁招的人越多,在战后的发展越困难。虽然国家一直在扶持军工企业,但是国内竞争机制已经形成。沈飞的老总就在抱怨,说我们采购的j-15比j-14多得多,把蛋糕分给了成飞,沈飞没有捞到什么好处,如果沈飞现在不顾一切的扩大产能,今后肯定会被搞垮!”

王元庆苦笑了一下,表示明白叶致胜的意思。

“解决办法不是没有,只是代价不小。”叶致胜抽了两口眼,观察了一下王元庆的神色变化,说道,“毫无疑问,各大集团都想借此机会扩大占有率,获得更多的军火订单,都不想因为盲目扩张而受到损失。虽然绝大部分军工企业都是国营,但是一碗水永远端不平,总有区别。我认为,最好的解决办法是加快军工企业的重组合并速度,加大竞争力度,由此激发各大军火集团的积极性。”

“有这么简单吗?”

叶致胜苦笑了一下,没有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