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上岗
“真幸福啊!”这是王静辉来到校正医书局当编修“上岗”的第一天,不过不要误会这个无赖在出工不出力,糊弄洋鬼子,虽然他在诗词上是比较无赖一些,但在医学这个老本行上,校正医书局才是他真正之所爱。
王静辉在见完朝廷“老大”韩琦后,便随着那个引路的官员来到了校正医书局的办公场所——藏书楼。这里是校正医书局的中枢,里面收藏有从太祖、太宗开始到现在,大宋皇家一百年当中所收集的几千卷医书。在宋朝这个一千多年前的封建朝代这是个非常恐怖的数字,恐怕是当时这个世界医学类藏书最丰富的地方,王静辉甚至在想在遥远的西方,恐怕其他文明发源地医学方面的书籍都加在一起都不会比这几个院落里藏书多。
从引路的官员口中,王静辉证实了韩琦今天“驾临”校正医书局的目的就是为了他这个无名小卒,因为这个官员说韩琦虽然是校正医书局的提举,但由于公务繁忙很少时间到这里,他也不过是在这里挂名而已,平时都是钱象先大人来主持这里的运转。得到这个消息后,让王静辉着实的惊讶了一把:这个韩琦还真是很重视自己啊!不过这种“重视”对于自己到底是好还是坏呢?王静辉用力甩了甩自己的脑袋,努力把这个疑问忘掉,毕竟现在自己在这些朝廷大佬眼中不过是个不如流的词人而已,和十几年前出现的“代朕填词”的柳永差不多,唯一不同的是自己比柳永可有钱多了,但在这些人的眼中还远远没有到受到重视的地步。
摆脱了心中的胡思乱想后,王静辉向引路的官员请求要去校正医书局的藏书楼去看看,那位官员非常痛快的就答应了他的请求,这个时候,王静辉才知道这个引路官员的名字:孙兆。王静辉知道这个孙兆和他兄弟孙奇十分精通《素问》和《伤寒论》,他老爹更是尚药奉御丞孙用和,后来他们兄弟两人也做过这个位置,他又问道孙兆这个校正医书局中有那些名医,因为他记得这个校正医书局存在时间虽然不过几十年的时间,但是由于皇室的重视,其内的成员号称是将天下名医一网打尽,正式这些名医通力合作才使校正医书局在短短的几十年当中深刻的影响了其后一千年当中中国中医的发展。
果然,孙兆的回答让王静辉的眼前一亮:掌禹锡、高保衡、林亿、孙用和、秦宗古……这些人名虽然不想华陀扁鹊那样让后世中国人如雷贯耳,但深知中医理论发展的王静辉对这些人可是佩服的五体投地,因为后世几乎所有的中医理论支撑的几本经典著作都是他们负责整理编纂的,能和这样一群梦中的偶像一起工作,王静辉几乎怀疑是不是在梦中。
在进入藏书楼后孙兆就告辞了,留下王静辉一个人在藏书楼中,王静辉见到这些珍贵的医书后就已经进入休克状态了,丝毫没有意识到到旁边的孙兆已经走人了,孙兆也是医学世家出身,对王静辉这样的人也见怪不怪了,也没有嫉恨王静辉失礼。
王静辉用一种朝圣的心,小心的从书架上取下一本纸页已经发黄的手抄本医书,虽然这些医书在这里受到专门的人来维护这些医书,但校正医书官所藏的医书都是从太宗时代收集到今,在收集的时候已经有虫蛀、脱简、缺页等损害,所以他抽到的这本手抄本的《伤寒论》也有虫蛀了。在翻了两三页之后,他果然发现了与他在后世读到的《伤寒论》不同的地方,虽然出处让他很费解,但王静辉还是非常兴奋的着来和后世著作相对比,挑出其中有疑问的地方……
校正医书局的藏书楼不愧是天下医学类书籍藏书最多的地方,有很多医学书籍是王静辉在后世连听都没有听说过的。虽然自从他来到这个时空后获得了过目不忘的本事,几乎只要是他读过的书都能半字不差的从头到尾背诵下来,不过就算这个家伙本事再大,面对这几千卷的藏书,他一天也无法完全看完。还好这个无赖比较知道轻重,专门捡那些历史上校正医书局整理出版的医书相关的来看,不过这样也看得他两眼直冒金星,随着一声肚子的抗议,他终于意识到自己已经在藏书楼一整天了。
“可惜没有办法把这座藏书楼整个搬到自己的书房里面去,最可恨的是这里不能把藏书借出去带回家来研究,不然也剩下自己好多精力。”王静辉一边把自己借阅过的医书小心翼翼的按照书柜上的编号放回原位,一边在心里抱怨着。
“看来以后要长期驻扎在这里了!”可是王静辉已经不是一年前孤身一人来到汴都的时候了,自己的事情实在是太多,放着别的不说,如果自己在平民医馆十天不露面,那医馆非要乱到天上去。他的医术在汴都也算是非常有名的一家了,很多病人来到平民医馆都是看他的名气来的,尤其是一些疑难杂症可不是那几个技术平庸的坐堂郎中所能解决的,虽然他们的医术经过王静辉调教过一段时间后也有了长足的进步,但现在终归显得有些嫩了点,还远未达到独当一面的地步。
“人才!人才!”王静辉心中咆哮着,自己的摊子才铺开几个月,自己就已经陷入东征西讨的地步了,这还是人家徐氏大力支持的情况下才弄到今天的地步,徐氏帮着自己打理玻璃和粮食生意,自己的账房是人家的,跑腿的伙计也是人家多年培养出来的,坐堂医生也是人家徐氏帮助联系的,最要命的是自己的管家也要靠徐氏支援,要是没有徐氏,自己可就真的完蛋了。
王静辉从校正医书局出来后在回家的路上就不停的在想人才这个关系到他以后行事的大问题,自己在这方面全无根基,到处都是漏洞,如果以后办的事情更大更多了,那岂不是一触即溃?!
从上次收购土地的时候,王静辉就打心眼中觉得自己身边可以放心使用的人才实在是太少了。现在刘账房的年龄也大了,再干上三四年后恐怕就无法跟得上自己了,想起刘账房那两鬓多出的丝丝白发,王静辉的心中就觉得有些愧疚:自己的生意扩张速度实在是太快了,本来刘账房从徐氏那边借过来是帮助自己打理平民医馆的,但没几天又是济民制药、又是商务印书馆的,工作量在短短的时间内就增大了好几倍。这个时代的记账方法又实在太复杂,王静辉一看到那厚厚的账簿就头大如斗,自己明明知道这种记账方法即复杂效率低下又不可靠,但他也不能凭借着在大学中学习的那点儿可怜的基础会计学来改良这个时代的记账方法,他一忙起来那还有时间去做这些事情?
“是时候要对这个时代的记账方法作出改进的时候了!”为了给刘账房和自己减轻工作压力,王静辉决定要把他那半吊子的基础会计学拿出来显显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