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6章 挤爆仓位(2 / 2)

前者说的是范仲淹主政杭州时,遇到灾年,本地富商们联合起来抬高粮价。他手上赈灾的粮食也不多,他的困境和张献目前差不多的。

他当时就想了一个办法,直接以高于粮商定价的价格从粮商手里大量收购粮食,富商们开心地将粮食以更高的价格卖给了范仲淹。

范仲淹此举引来老百姓骂声一片,但他没有辩解,依旧高价收粮。

因为他的做法,让杭州粮价最高的消息不胫而走。在接下来一个月的时间里,各地粮商从各地运来粮食,杭州的码头驿站等都停满了运粮的船只车辆,就想趁机捞一笔。

范仲淹一看便知时机成熟,当下就决定停止收购高价粮,并且开仓放粮,免费粮大量投放,以致杭州粮价开始爆跌。这时各地粮商们要是把粮食运回去,损失更多,他们没办法,只能低价卖粮。如此一来,杭州粮价就稳住了。

吕颂梨发现,豫州的粮商商会会长车九明是有头脑和手段的。

如今,豫州粮商商会拉高粮价,却没有引发多地粮商运着粮食蜂拥而至,来和他们抢食。

一切皆因他将一斗米的价格定在两百六十文。

这个价格,能让以车九明为首的粮商商会各成员赚到尽可能多的利润,又不至于让各地粮商蜂拥而至。毕竟各地粮商运粮到南阳是会增加他们的成本以及有损耗的。两百六十文一斗的粮价对外地粮商来说还不够有吸引力,毕竟现在的粮价哪里都不低。

说完了范仲淹的千古阳谋,就不得不提中储粮的成名战了。

其实中储粮的成名战更激动人心。零八年的时候,外商想掌控中国粮食市场,好高价倾销粮食。中外双方进行了一场博弈,中国想稳定粮食价格,不断地抛出储备粮,而外商不断地吃进中国粮食。

外商想着,等他们将中国的储备粮给完全吃下,中国的粮价便由他们做主了。

但中储粮的储备太让人琢磨不透了,外商怎么吃进都吃不完。博弈到了后期,中储粮抛粮的架势依旧不见疲软。外商怕了,不敢再吃进粮食了。

外商计策失败之后,为避免更大的亏损,他们不得不低价尽快将手中的粮食出售。因为中储粮一直在抛售粮食,不断地降低粮价,他们如果不出售,会亏得更多。

外商不断抛售手中的粮食,中储粮就以低价收回这些粮食。这一进一出,中储粮赚了个盆满钵满,打了个漂亮的防御战,更是因此一战成名。

如今在南阳的战场,他们如果像范仲淹那样做,固然也能解决南阳问题,但这样岂不是便宜了豫州粮商商会的那些人让豫州粮商商会那帮人如愿高价卖出了粮食。

最后遭殃的是全国各地粮商。

人家看到商机,千里迢迢运粮到南阳去,想卖个高价,有什么错呢

吕颂梨这次制定的操盘计划,其实是将两场战役的精髓综合运用起来了。

豫州的粮商商会既然开始大幅度拉抬粮价,说明对方已经完成了吸筹的工作。

他们手上肯定囤积了不少粮食,等着变现,由此便可推测他们手上的银子并不多。

嵇无银抛售粮食,就是想逼对方吃进,将对方的现银套出来,同时挤爆他们的仓位。

当豫州的粮商商会的所有成员手上全是粮食,没有一点现银的时候,而南阳还在顽强地支撑着,没有达到他们的预期状态,就问他们心里慌不慌后面再有点风吹草动,啧啧。

而且粮商商会的富商们,又不是铁板一块,只要方法得当,总能撕开一道口子的。

即使操盘失败,计划不如预期,那他们以二百四十文钱的高价买粮得来的银子总是真的吧大不了拿银子从别处买粮运到南阳,灾民的命总能保住的。

有了能兜底的前提,接下来干就完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