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四章 中风不语,哪出了问题?(1 / 2)

我能对话五脏 讠戒 1050 字 2023-08-30

(),

“这什么情况?”

“不知道,应该是之前找陆医生看过病的人吧。”

“得的是什么病?”

“这你问其他人,我外地来的。”

“好像是瘫痪我记得,一个多月之前我见过这老姐,当时她还只能坐轮椅。”

“瘫痪!?”

“这也能治好!?”

“不是,一个月就治成这样了?”

“陆医生有点东西啊!”

“开玩笑,人家可是连癌症都能治的,区区瘫痪算什么。”

“……”

于国来兴奋地带着他妈妈走进医馆,脸上的笑容根本收不住。

其实他妈妈前两天就能够自己拄着拐杖走路了,但也仅仅只能走上十多分钟,之后就不得不休息。

这两天下来,于国来一直陪着他妈妈练习走路,今天之所以过来,也是因为他妈妈已经能自己走个把小时不费劲了。

有这么大的进步,于国来母子俩也是迫不及待地跑来找陆九。

“陆医生,我妈现在走是能走,就是说话还比较困难,这个有没有什么办法?”于国来带着他妈走进医馆。

中风偏瘫后,语言功能确实会丧失,即便是行动能力有些许恢复,说话这方面依旧是问题,不过治起来并不复杂。

这种得病之后语言功能丧失,在中医里属于不语症。

一般中风、产后等等情况,较为严重时就会出现不语症。

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得知道正常人为什么可以说话。

《黄帝内经》灵枢·忧患无言篇就有这么一段,“咽喉者,水谷之道也。喉咙者,气之所以上下者也。会厌者,声音之户也。口唇者,声音之扇也。舌者,声音之机也。悬壅垂者,声音之关者。颃颡(hangsang)者,分气之所泄也。横骨者,神气所使,主发舌者也。故人之鼻洞涕出不收者,颃颡不开,分气失也。是故厌小而疾薄,则发气疾,其开阖利,其出气易;其厌大而厚,则开阖难,其气出迟,故重言也。人卒然无音者,寒气客于厌,则厌不能发,发不能下,至其开阖不致,故无音。”

这段话是岐伯的回答,而黄帝的问题,其实就是在说,人有突然因忧愁恨怒而发不出声音来,是哪条通道被阻塞,什么气不能畅行,致使声音不能响亮?

岐伯便完完整整地阐述了人体究竟是如何发出声音的,首先,咽喉是水谷进入胃中的通道,喉咙则是气出入的路径,而会厌就相当于是声音的门户,口唇则是声音的门扉,舌头在这里面等同于控制声音的开关,悬壅便是声音通道上的关隘,颃颡则是把气分开,控制气从口鼻出,最后的横骨便是在心神的支配下调动舌头。

所以,有的人鼻孔中鼻涕流淌不止,基本都是由颃颡不闭,分气失职导致的。

如果会厌小而薄,那么呼气就会变快,开闭便利,出气容易;如果会厌大而厚,那么开闭就会非常困难,出气迟缓,人就会有口吃的现象发生。

有些人突然之间发不出声音,多半是寒气侵袭,停留在了会厌这个地方,使得会厌不能打开,或者就算可以打开,也开的不多,就会出现发不出声音的情况。

岐伯这段话算是阐明了一些人突然无法说话的外在因素,而中风之后说不出话来,除了有外在因素之外,内在的最根本问题,便在于心脏,因为舌内应于心,舌强不语,患者无法流畅的说话,多半就是心神失养,气血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