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5章 刺汪(2 / 2)

1908远东狂人 丹丘 1981 字 2022-09-03

当然,江苏省军中还有一部分是原北洋军改变而成的部队,由原东南巡阅使孟恩远指挥,以前张士珩之所以能够与徐宝山平起平坐,好说好商量,也正是依靠这支部队的支持,但是前些日子由于“东北亚危机”爆发,孟恩远的部队奉命北调徐州,准备出关与日军作战,结果这支部队一走,江苏省军就是徐宝山一人做主了。

中枢调走孟恩远部队的时候确实也曾打算将徐宝山这个地头蛇也一起调走,但是怎料徐宝山软硬不吃,死皮赖脸的不肯离开江苏地盘,由于当时东北地区形势危急,中枢不想后院起火,因此最终采取了息事宁人的态度,暂时放过了徐宝山,如此一来,徐宝山愈发目中无人,浙粤铁路争端一起,就对张士珩发起了猛烈攻击,而官场老手张士珩也不甘示弱,立即进行了反击,双方战得相当激烈,大有将整个江苏掀个底朝天的气势。

徐宝山虽是个粗人,但是手下倒是有几个智囊,根据这些智囊的建议,徐宝山给张士珩的金融集团来了个釜底抽薪,他要查帐,要查那帮金融家、实业家的帐,看看他们在过去的两年里到底偷漏了多少国税,这一招相当高明,差点就让张士珩集团乱了方寸,因为这些商人都不怎么干净。

不过张士珩到底是经验丰富,很快稳住了阵脚,将火力集中到徐宝山利用缉私队走私洋货的问题上,这一下,徐宝山也是百口莫辩,因为对方的指控并不是污蔑,徐宝山在过去的两年时间里,一直在纵容手下走私洋货以及私盐,不然的话,就靠陆军部拨来的那点军饷,他根本养不起两万人的部队,这些洋货中以日本纺织品为大宗,这直接影响到了江苏的纺织业利润,此举也是引起江苏实业金融集团愤怒的原因之一。

双方狗咬狗,都是一嘴毛,最后不知是哪个好事者将小报告打到中枢那里,中枢震怒,要派员过来调查,这一下双方都慌了手脚,最后只好暂时达成妥协,徐宝山不再追究偷漏国税的事情,而张士珩一派也就坡下驴,不仅放弃了对浙粤铁路股权的争夺,而且张士珩本人也向中枢递交辞呈,辞去了江苏省长之职。

这一仗,张士珩一派金融集团败于军事实力派之手,这让他们认识到力量对比的悬殊,而且,江苏的“军民分治”也成了一个笑话。

按照政府组织法,省长由省议院推荐,然后由中枢任命,并接受省议院监督,现在张士珩辞职,这个省长的位置必须有人去坐,但是遍观江苏全省,现在还有胆子接任省长的本地人确实没几个,因为人们都清楚,徐宝山是盐枭出身,杀人放火对他而言就是讨生活的手段,所以,江苏省议院议来议去,最终决定不推荐省长人选,而是直接电请中枢,空降一个不怕死的省长过来,议员们此举也是有报复的意味在里头,他们中的许多人都是张士珩一派的实业家,不甘心被徐宝山这个武夫玩弄于股掌之间。

其实议员们想得也很简单,那就是请中枢直接派个省长过来收拾徐宝山,毕竟,有中枢做靠山,这个空降过来的省长底气就足,而不会像张士珩那样,孟恩远一走立刻歇菜。

对于江苏的民意,中枢也是体谅的,于是,收到江苏省议院电报的次日,中枢就任命了一位新的江苏省长,于是,这汪兆铭就带着夫人兴冲冲的走马上任了。

虽然江苏在两年前就宣布“军民分治”,但是实际上,江苏与云南、福建一样,军人势力依旧很是强盛,云南是法国势力范围,福建是日本势力范围,对于那两个省,中枢可以区别对待,但是对于江苏,虽然它是英国划定的势力范围,但是由于这个省份是财税重区,中枢非常关注这里的局势,现在工业发展迅速,中枢越来越重视对江苏的控制,所以,在江苏的议员们看来,此次中枢之所以将孟恩远调去徐州,就是中枢削藩的重要一步,接下来中枢要收拾的就是徐宝山了,汪兆铭此次来江苏赴任,只怕是带着特殊使命的。

这个道理,江苏省议员们明白,江苏督军徐宝山也明白,所以,现在赶到浦口火车站迎接汪省长的人基本上都是江苏议员,至于江苏督军徐宝山,却并未露面,而是只派了一个代表到火车站迎接汪省长,至于徐督军本人,此刻只怕正在督军府里与亲信商议应对之策呢。

上午十一点整,汪省长的专列准时进站,听见汽笛响,火车站里迎接省长的代表们急忙在站台上翘首相望,看见火车进站,这悬着的心才放了下去,因为前天有坊间传闻,说有人要对汪省长不利,想用炸火车的方式干掉汪省长,以免他“破坏了本地繁荣局面”,所以,众人一直为此担忧,现在既然看见火车进站,那么,众人自然也就放下心来。

火车在站台停下,汪省长携夫人满面春风的走出车厢,在站台上与众人握手寒暄,这亲民姿态做得十足,然后,在众人的簇拥下,走出火车站,向那辆豪华马车走去。

但是还没走到马车边,这位满面春风的汪省长脚下突然一个踉跄,然后就倒了下去,与此同时,从火车站东边传来两声清脆的枪声,几乎同时响起,让不少人误以为只有一枪。

实际上,汪省长身中两枪,一枪打中了脖子,另一枪打中了右腿,这两枪很难说哪一枪更致命些,因为都伤到了动脉,汪省长当时未死,甚至还向夫人交代了几句话,但是在被众人慌里慌张送去医院之后,这位有心大干一番事业的汪省长就撒手人寰,甚至连省长公署都没进去过。

这就是在历史上小有名气的“刺汪案”,它看似孤立,但是实际上却与现在的全国局势密切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