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顺应军心
对于冯德麟这样的政治投机客,赵北现在是来者不拒,先不管对方背景如何,是否可靠,只要有加入联合阵线的意向,他都欢迎,反正这“联合阵线”现在就是一个筐,什么都能往里装,这个筐里的东西越多,那么北洋那个筐里的东西就越少,这只是一个简单的算术,赵北算得明白,北洋方面也算得明白,所以,这冯德麟自认为自己现在是奇货可居,就跟当初那位安徽都督姜桂题一样,他是想把自己卖个好价钱。
在赶到郑州之前,冯德麟特意叮嘱过这几个喽罗,务必从总司令那里得到更多好处,这几个喽罗也都是机灵人,当年跟着冯德麟呼啸白山黑水,忠心耿耿,不然,这冯师长也不会派他们几个来给赵北磕头了。
“若是俺们冯师长在彰德起义,那就是跟北洋撕破脸了,这以后的军火来源可就成问题了,俺们第十七师在山海关接受改编的时候,领得是日本步枪、日本大炮,都是当年日本跟俄国开战时候的破烂,虽说比单打一、老套筒强些,可毕竟是旧枪旧炮,而且也不是每人都有枪,好枪都落在第十六师手里,谁叫人家张作霖比咱们先到山海关呢,这要是跟了委员长打北洋军,没有军火是不成的。”
那带队的喽罗头目见委员长心情不错,于是适时提出了条件,试探一下联合阵线的“诚意”。
“这个军火的事情,你们不必担心,既然加入了联合阵线,那就是革命同志,这军火的事情好说,好说,有咱一口吃的,就有你们一口吃的。不过你们领的是日械,步枪子弹的口径是个问题,实在不行,也只能通过外国军火商代购了。”
赵北当然知道冯德麟投奔联合阵线的真正目的,不过他并不关心对方是否是为了保存实力,或者是为了投机政治,现在他更关心的是另一个问题。
“对了,袁世凯病危,现在北洋只怕已经乱成一锅粥了吧?不知现在直隶地区的防务到底是由谁说了算?虽说你们第十七师驻防彰德,不在北京,不过好歹你们也是北洋军部队,这京城里的情况多少还是知道一些的吧?”
赵北这话问得虚虚实实,其实他真正的目的是想探听一下袁世凯的病情,虽说前天就得知了袁世凯中风瘫痪的消息,而且这个消息也从宋教仁那边得到了证实,但是赵北还是有些怀疑这是否是袁世凯的缓兵之计,因为根据历史上的记载来看,袁世凯好象从来就没有中风瘫痪的病史,而且历史上的袁世凯是死于1916年,而现在才是1909年,难道,因为赵北的所作所为,竟可能导致袁世凯提前七年退出历史舞台么?
这“蝴蝶效应”也未免太匪夷所思了些,也难怪赵北会疑神疑鬼。
不过赵北显然问错了人,这几个冯德麟派来的喽罗对北京的政情也是一头雾水,赵北问了半天,唯一的结论是冯德麟确实从北洋陆军部得到了电报,命令他的第十七师做好撤防准备,这样来看,北洋方面似乎是打算收拢兵力,缩短防线,不过这个电报并不能进一步证实袁世凯病危的消息。
考虑到历史上袁世凯的“足疾”,赵北仍是不敢大意,毕竟对方是个宦海沉浮多年的政客,政治舞台上的演技高超,马虎不得,还是需要提醒北方情报站,对此情报进行进一步的核实与调查。
冯德麟的意图赵北已经很清楚了,不过他并不相信这种草莽人物的“一诺千金”,为了帮助对方尽快下定决心倒戈,他决定向这几个绿林人物透露一点军事机密。
“诸位,刚才我得到电报,徐州现在已经被我联合阵线占领,北洋军南北陆上通道已被我联合阵线控制,稍作休整之后,联合阵线十余万部队即将兵分两路,向京津地区挺进,这北伐的局面已是确定无疑,若冯师长能够及时在彰德举义响应,那么,将来北伐成功,他就是我联合阵线第一功臣,我保举他做东三省总督!”
这牛皮也是吹的天花乱坠,实际上,联合阵线根本不可能抽调那么多部队北进,不过这军事上头讲究的就是一个虚虚实实,就算唬不住冯德麟,也要吓唬吓唬北洋。
委员长的话让在座的那几位绿林人物惊讶不已,当下又是跪下,一连几个响头,就差山呼“万岁”了,至于是虚情还是假意,赵北却不怎么关心,反正他的饵已抛出去了,冯德麟咬不咬钩那是他的事情,无论如何,如果袁世凯当真已无法控制北洋的话,那么,这北洋集团的分裂就在眼前了,因为这是历史上就发生过的史实,不会因为徐世昌提前粉墨登场而发生改变。
或许,赵北确实应该再召集一次高级别军事会议,讨论一下眼下的局势了,如果局势发展顺利的话,他完全有信心在一年之内掌握中枢权力。
“几位远道而来,本想留你们在郑州多游玩几日的,不过军情紧急,局势瞬息万变,你们还是尽快返回彰德,你们先吃饭,休息,下午再走,走的时候带上一封我的亲笔信,转交给你们的冯师长,为了方便联络,我再派几个军官跟你们一起回彰德,作为联合阵线的联络官,到了贵地,还仰仗诸位多多关照了。”
赵北吩咐卫兵领着这几个绿林人物到兵营食堂吃饭休息,至于总司令本人,还是一刻不得闲。
“秦四虎,马上打电话给郑州城防司令部,让他们布置会议室,总参谋部所有军官全体到会,再拍电报给吴禄贞,让他也来参加会议,另外,把他的那个副官白朗也一起带过来,会议在下午两点整开始,务必准时到会。”
总司令军令一下,这架战争机器立刻高效运转起来,下午两点整的时候,当赵北赶到郑州城防司令部时,所有军官都到齐了,为了准时到会,远在西平的吴禄贞和他的副官白朗甚至不得不求助于空军,于是,这两名军官在无意之间就给中国的空军发展史留下了重重一笔,这次空运也是中国空军执行的第一次专业的要人运输任务。
就在会议室里的所有军官都在好奇的向吴禄贞打听乘坐空军飞机时的感受时,只听会议室门口传来皮靴踏地的响声,整齐划一,然后就听到口令。
“总司令到!全体起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