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毁旧立新
在同盟会的革命者们看来,共和中华的第一任大总统只能由同盟会的领袖担任,这不仅是一个立场问题,更是一个策略问题,只有将国家的权力掌握在革命者手里,才能将这个国家带向文明与富强。
但与其它问题一样,在这个问题上同盟会也不能达成一致意见,形势的发展不由同盟会决定,现在袁世凯已经表明了反清立场,那么,这场革命是否就应该到此为止呢?种族革命之后,这社会革命是否要立即跟上呢?
有人主张继续革命,有人却主张革命到此为止,刀枪入库,马放南山,以后的斗争将从战场转到国会,宋教仁就持后一种观点,所以,他支持袁世凯做大总统。
由于孙先生一直在国外,不知道同盟会在这个问题上的分歧,所以他一询问,会议室里的所有人都望向宋教仁,看他如何作答。
“是的,我支持袁世凯做总统。我以为,袁世凯应该算做一个承前启后的人物,他既是旧时代的代表,也是新时代的象征,主持新政的时候,他就做得很好,这表明,他是一个有着新思想的旧官僚,如果能够争取到这个人物,我们的理想可以在短时间里实现,议会政治、责任内阁、三权分立,这些都可以一一实现。只要我们抓住责任内阁和国会不放,袁世凯即使做了总统,也不可能胡作非为,对此,我有信心。”宋教仁说道。
“可是,赵北却是支持总统制的。”陈其美说道。
“不必担心,即使完全责任内阁建立不起来,我们也可想办法在国会中占有多数席位,只要控制了国会参众两院,内阁和总统也得听我们的。其实美国也不是责任内阁,而是总统制,但总统也不敢拂逆国会意见。这一点,赵振华也看到了,所以他并不担心总统滥用职权。”
“那依钝初之见,如何在国会中占有多数席位?如今革命派可是四分五裂,湖北的共和军不说,就是福建、浙江两省也是分歧重重,将来国会选举,如何保证获得多数席位?”孙先生问道。
“我想了想,只有一个办法,我已写了章程,请先生过目。”宋教仁打开提包,拿出几张信笺。
“这个办法就是毁旧党造新党,同盟会解散,光复会、共进会也都解散,然后共同组建一个跨省、跨派的大党,并寻求与其它党派进行合作,在政见方面求同存异,不求政见高度一致,只求人数众多,人心齐,如此,国会议员选举便可保证多数党的地位,在大的方面采取共同行动,在小的方面,可以内部解决分歧,甚至可以讨价还价,如此,便可在袁世凯脖子上套上枷锁。”
“不行!你的这个提议我们早已在会议上否决,你怎么现在又把它拿出来了?”陈其美站了起来,面色铁青。
“同盟会是先生一手创建,这么多年来,我们一直用着这个会名,无论是宣传革命,还是发动起义,怎能轻易解散?就算成立了一个大党,在国会占了多数,可是又能怎样?现在是枪杆子说话!去湖北看看,去直隶看看,无论是赵北还是袁世凯,都在招兵买马,扩充军队,他们看得可清楚,如今决定中国前途的不是什么国会,而是军队!解散同盟会,就等于涣散了军心,此举实在是愚蠢,成立一个大党,只会使成员良莠不齐,关键时候狼上狗不上,此举万万不可行。”
“组了新党,谁做领袖?你宋钝初么?”一直沉默不语的马君武冷嘲热讽。
“此时谈新党领袖的事,似有不妥,还是先看过钝初的方案再说。这个方案是改进版,与你们前些时候看到的不一样。”谢持淡淡说道,虽只有这么几句话,却将这会议室里的火药味冲淡了些。
会议室顿时静了下去,众人都没敢轻易接过话茬,宋教仁的这个办法确实是太过激进、突兀,而且也太过理想主义。
孙先生也没有说话,只是静静的翻阅着那几张信笺,用了几分钟将其浏览一遍,将信笺轻轻放在沙发扶手上,扫了眼神色各异的众人,长舒口气,缓缓说道:“钝初的提议虽有些书生之见,但亦可算救时良策。”
“先生。”陈其美一愣,正欲抢白,但被孙先生的手势制止。
孙先生说道:“现在的时局对我们革命势力很不利啊,列强看好袁世凯,不支持咱们革命派,截留关余,还派兵舰在福建、浙江沿海游弋,福建革命军攻打广东的行动也失败了,我的欧洲之行也是一无所获,我们是没枪也没钱,外交上也未能获得列强的承认,本来,唯一的希望放在共和军方面,但是他们又不合作,湖南的共进会虽然赞同我们的主张,但无奈实力弱小,且有立宪派掣肘,而且一向仰仗共和军鼻息,所以共进会也发挥不了作用,这样看来,袁世凯做共和中华的大总统似乎已成定局,我们无法用武力改变这种局面,那么,钝初的方法就成了目前唯一可以制约袁世凯的手段。
如果钝初的办法可以制约总统,未尝不是良策,但若袁世凯不肯服从国会,那么也可以用事实唤醒那些幼稚的革命者,让他们看清袁世凯的真面目,真正的站到我们一边。
同盟会虽是我一手建立,诸位同志也都以会员身份为荣,但事已至此,不解散也得解散,咱们南方革命势力之所以是一盘散沙,就是因为彼此畛域太重,若能组建一个大党,虽不免仍有龃龉,但在大的方面来讲,却是可以一条心的,这一点我同意钝初的意见。另外,我认为除了组建一个大党占有国会多数席位之外,还应该将首都迁到福州。福建现在由革命党控制,距离南洋很近,又是侨乡,方便取得国外援助,北方是袁世凯的势力范围,只有把他圈在南方,国会才有把握制约他,迁都福州,应该是我们拥戴袁世凯做总统的一个前提,也是我们支持总统制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