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太太设计的那些器械能够改变原由的耕种方式,大大提升生产力。除此之外,她还发现了双季稻!
双季稻……这件事目前还处于实验当中。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皇上盯着安平郡王,知道他用别处的地换了上河村的地,自然也就查到了上河村的独特。
皇上对明争暗斗不感兴趣,他只需要知道“双季稻”的发现者是老太太便足矣。将来论功行赏,谁也越不过老太太。
皇上现在越看老太太越满意,连带着看她那双上吊的三眼角也格外清新脱俗。
“您可否留宿宫中,明日继续为我解惑?”皇上将姿态放得很低,他真真求贤若渴,见到老太太就不想撒手。
这有何难?
老太太当即答应了。
直到被小太监领到住处,老太太才惊觉她今日进宫的目的皇上竟是一点儿也没提及。
要说皇上忘记肯定不可能,岳家的人在上河村出现,绝对于皇权是一大挑衅。可皇上为何只字未提呢?
老太太搞不懂皇上的心思,既来之则安之,想到进宫前善施只让她安心什么话也没提醒,老太太倒也放心。
一连三日,老太太都在为皇上解惑。从农具说到农药、化肥,再到“双季稻”、大棚,皇上对她身上发生的所有事都很感兴趣。
说到兴起,竟然要投资大棚生意。
皇家有暖棚,冬日里专供皇家用菜。但暖棚的材料不好找,建造也很贵,不可能普及到民间。
然而老太太的“大棚”,用料简单,操作也不复杂,完全可以在民间普及。到时候大家一年四季都能种地,粮食充足,国泰民安。
皇上要和胡家做生意,那胡家岂不是成为皇商了?
士农工商,商户不能参加科举,可胡家还有个举人老爷呢。老太太说了自己的顾虑,她不过一个平凡的老太太,只想让家里人衣食无忧,却不敢因此耽误孩子们的命运。
胡广清才华横溢,又是举人之身,绝不能因成为商户而止步不前。
皇上听罢,笑意盈盈。
“老夫人有如此才干,不可埋没。这几日多亏有您解惑,才能使我茅塞顿开。古人云:三人行必有我师。我欲尊您为师,今后专门为我讲解农事。”
通过三日的了解,皇上认定了老太太的真才实学。她胸有沟壑,对农事和生活都有独到见解。
此乃多事之秋,朝廷正是用人之际,老太太有如此能耐,皇上便给她机会。
老太太都听蒙了,做皇上的老师,她?
关键她对农事也一知半解,若讲得不好,惹怒了皇上可怎么办?
老太太只想发家致富,可没想把命搭里头啊!
“官家,民妇……”老太太正想婉言拒绝,皇上似乎看出了她的心思。
“老师不必担忧,今后您还是住在上河村,所有安排一如曾经。等我遇到难题,再请您来解惑。”
这就叫上“老师”了?
老太太目瞪口呆,皇上这是根本不容她拒绝啊!
想想也是,有谁能拒绝给皇上当老师?
胡家的日子不太平,虽有女主官配在,但赵渊现在远在千里之外,他们的关系一日未定,老太太便不得安心。
至于安吉王爷那里,更是无稽之谈。做生意还行,超出了这个范围老王爷也不敢保证。
可若是她的靠山是皇上呢?
那些魑魅魍魉谁还敢招惹胡家?
更何况,皇上开出的条件还这般诱人。不过是占个“师父”的名头罢了,所有安排都照旧。
老太太甚至怀疑,皇上的这个提议是在保护她。
能够作出岳家冤案的皇上,老太太原本觉得他昏庸,无甚好感。但三日的解惑,不但让皇上了解了她,她也同样了解了皇上。
这三日没什么问题,皇上也很和气,知人善用。
当年的事牵扯良多,也并非几句话能够解释,老太太收起偏见,对皇上真诚道谢:
“是,民妇遵旨。”
从今以后,她就是皇上的老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