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了李贞观的疑问,马麦也变得严肃起来。
对于李贞观也没有掩藏什么,一五一十的将所有情况说了出来。
现今的古阳城里虽然明面上马麦深的民心,还有古阳府第一高手的的名头。而且白德元似乎无论是在官还是在民中都无人可行,但那都是表象。
其实说民中无信还可行,但要说官中无信那可就是大错特错了。
许多官员在大堂上看似对我的政令马首是瞻,对我个人也是十分拥护。
对于白德元也的许多作为也是嗤之以鼻,可是他们在我的周围转悠了三四年,每天都有人呵斥他色不义之举。可是无论是朝廷,还是道台衙门组织了多次百官行省,可是为何无一人上书。
这其中是有过那么一两人上书过,可是石沉大海啊。
这其中的缘故或许还要直接从我来之后说起。
古阳河堤崩塌,河贼山贼联合进攻。有些事白德元作的很过了,几乎已经激起民愤了。
所以自从那次之后,他就在所有公事上摆出一副无所谓的态势。而且所有的事情都交由马麦处理。
那批原先对他忠心耿耿的官员也就一下子来到了马麦身边。
马麦当然知晓白德元是想借马麦在百姓中间的影响,和办事的能力,等他吧乱子都平了。别人都歌颂马麦的好,也就没几个人整天揪着白德元的过错不放即使有也就是私下骂。毕竟也没有谁敢真正得去找白德元做什么。毕竟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关键是白德元在不久后就可以从马麦这里分来的功绩,过了这次百官行演便可右迁。
这对于有了马麦这个青天大老爷的人来说,白德元的事对于自己就是无事了。
其实马麦也是知道这一点的,他也知道这件事的最终结果。可是百姓当时已经是在水火中摆渡。
就算是天大的算计,也先要救民。于是救造成今日局面。
马麦开始一直以为白德元只是想借自己来个紧急避险。但是他没想到的是白德元在自己想训练古阳府本府兵马剿匪之时白德元竟然不同意。这就让马麦猜想这白德元可能不只是表面无能那么简单。
单另白德元没有想到是,马麦接来了九江卒,半路还杀出一个李贞观。
在路上李贞观不断回想着马麦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