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刘备大声咳嗽起来。</p>
<div class="contentadv"> 但一抬头便看到三弟和孔明一脸笑意看着他,甚至旁边鲁肃也多有忍俊不禁之态,也顿时明白这是义弟军师两人一起在口头上戏弄他。</p>
不过刘备也不怒,反倒还有些许自得之态:</p>
“如今吾麾下猛将良谋可称众也,何须再亲自领军?”</p>
于是小小别院当中皆尽大笑。</p>
笑过之后,便是鲁肃真心实意的慨叹:</p>
“这宋前有岳飞韩世忠,后有这曹友闻孟珙,勇略兼备之将素来不缺。”</p>
“那北宋尚有敢战之名臣,南宋便皆是如后辈所言,将国之大事视作儿戏。”</p>
“一个个手握重兵,却唯独忘了孙子开篇所说,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p>
几人俱点头,就连张飞也叹道:</p>
“即便真假想阿斗穿越,那岳武穆活着尚还好,能仰其赖其北伐兴国。”</p>
“若是这此时,恐怕阿斗也束手无策咯。”</p>
【而在曹友闻战死的当时,蜀帅赵彦呐已然逃至剑阁。</p>
曹友闻身死,蒙古攻蜀再无阻碍,不到一个月时间就攻克了成都大肆屠城。</p>
赵彦呐则拍拍屁股从江油(今绵阳)退到夔州(今重庆),然后领了了朝廷的贬黜令去衡州(今衡阳)去走马上任了。</p>
此战当中,援助蒙古导致曹友闻战败身死的汪世显原本是给金国效力的地方豪强。</p>
金国败亡之后汪世显曾数次奏请希望归附南宋,但是赵彦呐数次奏表上去都被宰相郑清之拒绝。</p>
不被南宋接纳的汪世显最终被阔端招揽,成了蒙古攻蜀的先锋。</p>
宰相郑清之不收附汪世显的原因很简单,一切的源头就是端平入洛,郑清之支持北伐,赵彦呐反对并且不发兵支援。</p>
故而只要是赵彦呐支持的,郑清之就都反对,什么家不家国不国的,我这头老马没有逼数,你这个小人我必须铲除。</p>
但赵彦呐估计也有话说:端平入洛时恰逢蒙古又南下扫荡,当时的四川禁军在曹友闻和时当可的率领下正在与蒙古激战,实在是分身乏术。</p>
但另外的另外,谋勇兼备的名臣崔与之在担任蜀帅的时候,曾特意考察过当时节制沔州兵马的赵彦呐的水平,看其是否适合担任边帅。</p>
最终崔与之得出的结论是赵彦呐“大言无实,必定误国”,不仅参了一本还直接褫夺了赵彦呐节制兵马的权力,可以说看人很准。</p>
但后来接替崔与之的两位蜀帅郑损和桂如渊,一个弃五州退三关,一个连三关都守不住,最终还是让赵彦呐兜兜转转成了蜀帅,</p>
不过这些弯弯绕绕,当时在战场上激战的曹氏兄弟是肯定不知晓的,只是不知当时望见鸡冠隘上烽火升起,冒雨急行军的曹友闻是否猜到了壮烈殉国的结局?</p>
斯人已逝,山水不变,当初的喋血二十里的战场上如今盛开的是上百里的油菜花。</p>
一条大桥横跨江两岸,一声汽笛到站阳平关,猛将埋骨八百年,川蜀风光已是旧人展露新颜,曹友闻应当是能安息了罢。】</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