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8章 贼在御座</p>
让刘翰略微有些欣慰的是,官家对赵相公的讥诮直言也并未出言责备。</p>
赵匡胤低头撞上刘翰满眼写着“官家大度”的神色也一时失言。</p>
但好像现在拽着刘翰说这赵构乃是晋王后代所出,与他并无干系,怎么想也同样都有一点吊诡。</p>
于是赵宋官家只能选择囫囵过去道:</p>
“若要避此祸倒也简单,刘奉御当借此…仙机,学其医道而精进,自可造福于宋使我宋子民后代免遭此祸。”</p>
赵匡胤想的很简单,只要自己两年后并未暴崩,那自可腾出手来慢慢对外收拾北汉契丹党项回鹘等祸,对内整顿吏治尝试解决冗军之弊。</p>
毕竟后世说的清楚明白,遍数青史,宋之繁荣颇多可取之处,如此只需补上武德,那不就又是一个能比肩盛唐之世?</p>
刘翰拱手受命,但又不太清楚官家这说的是个什么意思,而且说的免遭此祸……这祸害说的是赵构还是那金国?</p>
李世民也懒得在赵构这等烂人身上浪费口水,只是兴叹了一句道:</p>
“这赵构真气煞俺老张!”</p>
“这赵构之罪,虽刀斧加身,亦不足赎也。”</p>
反之若是从北南下,便能借助水路漕运飞速缓解后勤压力,腾出更多的人手用以征战,更易也。</p>
最终脱离之后毕十年之功终练就强军,却又面临着朝廷与血仇之敌苟合。</p>
……</p>
好不容易又抓住机会北伐缔功,却又被十二道金牌生生抹煞,难怪会写出师表为自己壮行。</p>
不过刘翰倒是隐隐想起今日早时官家问他可知张仲景孙思邈之言。</p>
为那小商桥死战不退之猛将,为那朱仙镇兴叹直捣黄龙之豪言,而惜叹。</p>
对这话张飞简直不能同意太多,当即小声哔哔赖赖道:</p>
“要俺说还不如绑了那赵构送给那金兀术,愿杀便杀去,也省得在南处碍眼……“</p>
因此充斥心间更多的还是可惜。</p>
随即也扭头道:“想来那岳飞便是此次北伐之前,手书《出师表》为己壮行。”</p>
为那唾手可得的千秋之业就此消散而惜叹。</p>
急诏还京,哭南北诉衷肠,社稷难兴虏脱困,功败垂成。</p>
……</p>
为那郾城临颖颍昌朱仙镇一路连捷皆作白功而惜叹。</p>
此前光幕后世曾相当慎重漫谈过南北之分,彼时虽能明白一二,但未尝不觉得有小题大做之嫌,但现在眼看着这宋廷不顾百姓生死强行召将止北伐,贞观文武便都懂了一些。</p>
某种意义上来说,这倒也无怪乎后世经常调侃孙侯难越合肥了,毕竟借助江南的水路不管是运兵运粮,皆可称安逸。</p>
众人顿时慨然,想想这么一位农家子,母亲在金人占据家乡的情况下依旧坚持送子参军抗金,而这個少年人历见官军种种失德之举甚至还要给掘黄河造就弥天之祸的贪鄙之人作副将,可谓尽遇不顺。</p>
“仁人志士,骈死于北伐之土。”</p>
这南宋君臣负了北地百姓多少次了?</p>
沦陷十二年尚可南忘王师,那五十年呢?一百年呢?</p>
即便这些遭了灾的人记得自己汉儿血统,那在金人治下长大的子嗣又如何能记得乡音归于何处呢?</p>
若是放任金人于河南地来去自如熟悉漕运摸索造船,即便和谈也不过是与虎谋皮之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