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本完成,第一阶段的选角结束,连火云邪神和陈慧敏都被两人灌趴下了,接下来该敲定各个剧组的负责人了。
萧炎和罗峰不仅是这部剧的总导演,去老板家里做客后,又忽悠到了一部分监制权限,不仅负责全剧拍摄,还能参与一部分监督工作。
但他们依然有个顶头上司——监制。
香港影视领域,一般不设制片人,监制是一部剧集的老大,很多监制还会兼任导演职务。
“制作部”经理赵国文便是这样一个混蛋,但他实际上没有太多指挥两人的权利,主要负责制定摄制预算,监督摄制剧组的筹备,顶多参与一下选角,拍摄阶段就没他什么事了。
赵国文利用萧炎和罗峰创作剧本的时间,已经将剧组的初步框架搭建起来,今天是找他们来商量各组的人员配置,根据两人的需求进行一些调整。
“阿炎,阿峰,这次我把电视台的精英都调入了《碧血剑》剧组,老板也批下了破纪录的制作经费,你们千万别搞砸了。”
赵国文本来建议先拍十集试播一下,但没想到何左之这么信任眼前的两个小家伙,居然同意一口气拍完。
TVB那边除了少数剧集,大部分都是先拍三五集试播一下,反响好才会接着拍,他提议先拍10集,这已经很给两个毫无经验的菜鸟面子了。
但是赵国文低估了何左之坑自己的能力,哪怕没有萧炎和罗峰,这位特别能花钱,而且对好莱坞那一套深信不疑的老板,本身就不愿意边拍边播。
“赵叔叔,这部剧由你担任监制,老板才会放心把钱投进来,你别笑我们了。”
萧炎心里不把赵国文当一回事,但马屁一点都不少。
“别说这个了,你们的剧本我看了,30集的篇幅倒是正好,剧组的框架我给你们搭好了,接下来看看你们有什么需要,我再给你们调派人手。”
赵国文觉得这么玩太冒险,但在工作上还是很尽责,心里也没想着搞什么鬼。
他是这部剧的监制,将来这部《碧血剑》口碑好,收视率高,同样是他的功劳和资本,但搞砸了说不准就会替这两人背锅。
所以在这方面,他跟两人一条心,大家都想把这部剧拍好,一举打响佳艺剧集的名头。
罗峰拿过剧组名单一看,那一个个熟悉的名字,让他在满意之余,也露出一个苦笑。
制片组——监制:赵国文,制片:冯淬帆。
导演组——副导演:方育平、谭家明,外景导演:曾江,统筹:赖建国,动作指导:郑江斌。
摄影组——摄影师:黄岳泰,副摄影师:敖志君。
罗峰只关注最重要的三个摄制组,剩下的剧务组,美工组,录音组,后期组,其实都不算特别重要的部门,至少在这部剧集里不是那么重要。
这三个摄制组,两个副导演对剧集影响最大,但一看到这两个名字,大佬就放心了。
方育平和谭家明都是另一位面的香港电影新浪潮主力军,前者被誉为80年代的王家卫,第一届和第三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导演奖就是由他获得,可见其导演功力。
谭家明也获得过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导演奖,他还是一个多面手,除了导演,亦可担任美术指导、编剧及剪接,这种副手更合两人心意。
他们也不怕这两人不服自己,那些都是他们将来的成就,这个时期,两人都是小歘歘,只能担任副导演。
这也是如今香港影视圈的常态,虽然大批拥有高学历的40后和50后人才陆续回港发展,但这批人大部分刚入行,资历和人脉尚浅,几乎没有像萧炎和罗峰这样,一出道就让整家电视台集中资源力捧的例子。
现在,这些后来的大导演们,还都窝在三家电视台蛰伏着呢。
赵阅芠便在TVB和丽的,包括佳艺发现了许多还在担任外景、场记、编剧、场务的后世大导演们。
这些人直到七十年代末,才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才华,但要熬出头还得等到八十年代中期才行。
“这个剧组名单,我们没什么意见,赵叔叔帮我们把人员填充起来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