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三章 亮一亮看家手艺(2 / 2)

“嘿,能给您瞧上,我高兴还来不急呢。”

再说,就这几幅图,他江山想画多少就能画多少。

“宣传部的领导把您请来,”江山继续说道:“应该是对《丝路花语》的服化道不满意。”

“服化道?”沈从林一时没听明白:“服化道是什么?”

“服装、化妆,和道具,”江山认为:

“如果说舞姿和舞艺是一场歌舞剧的硬功夫,那服化道就是这场歌舞剧的软功。”

“有道理,”沈从文点点头:“就和拍电影一样,服装也很重要。”

“您可以先画些唐代飞天的头饰和衣饰,这样道具师和服装师就会一目了然了。”

“小江这主意好,”沈从文当即就想回屋:“我马上就照着你这图的式样,给她们画几套。”

“先吃饭,”邵伯林早饿了:“吃饱了再画也不迟。”

屋里的几位都惦记着这里的伙食,于是步调一致的向餐厅走去。

“可以啊小江,”

落在后面的黄永钰对江山道:“你的记性就这么好,可以信手拈来。”

“都不知道练多少遍了,”江山一向坦白:“从去年画到今年,早刻脑子里了。”

“我明白了,”身旁的张路,恍然大悟:

“去年咱们为了了解丝绸之路上了趟燕图,你不会是从那时候开始画得吧?”

“不就是那一天嘛,”江山将计就计:“不然,我那天能待那么久。”

“丝绸之路?”黄永钰听得云里雾里。

“这一年我们经历的事可多了。”张路一脸骄傲的揽起了江山的肩膀,笑得特得意。

“嘁,”黄永钰嘁了一下,也揽上了邵伯林的肩膀。

“一会多吃饭,少说话。”

江山拍了拍张路,赶紧上前一步搭上了黄永钰。

按照后世电视剧的快节奏拍摄惯例,道具组的任务进度总是被一催再催。

但,由王凯和江疏影主演的《清平乐》剧组,倒是个例外。

要钱给钱、要时间给时间。

提前近一年就进组的道具师们,也为《清平乐》交上了一套出色的答卷。

当年为了选取宣传角度,江山几乎在道具组拍摄了两个多月。

将耗资巨大的朝服和冠饰,完美的体现在了前期宣传剧照中。

前景为载入史册的帝后画像与定妆照对比,背景为传承至今的宋代名家书画。

一组组精美的剧照提前问世后,立刻引起了一众网民的热议和关注。

一时间,《清平乐》的播出版权费用,如坐了火箭般蹭蹭直上。

直到最后,被芒果台以单集640万元,剧45亿人民币的惊天价格一举拿下。

从而使江山的新媒体公司,也跟着收入了一笔可观的宣传服务费。

不过据说这部电视剧的收视率,没能配得上它的单集收购价。

但,这就不是江山该操的心了,他的任务只是为了抬高版权的售价。

至于收视率的高低,一概与他毫无瓜葛。

毕竟,芒果台又没请他去做宣广。

江山现在画得几页后冠图样,就是当年宣传画的最后定稿图。

直到现在,仍对它记忆犹新。

时不时亮一亮看家手艺,才能体现自己的价值。

虽然靠着大树好乘凉,但自己若没些本事,出局也是迟早的事。

很快,面包车们又向着莫高窟的方向驶去了。

城市的路边,停了不少运送救灾物资的大卡车。

和昨天一样,江山一行所乘坐的面包车上,也载了不少蔬菜和日用品。

前阵子生活物资跟不上,有钱都买不着东西。

敦煌研究所那地界,就更不用提了。

现在虽说依然不济,但宣传部也不是吃干饭的。

不然,也不敢张罗老干部们前来敦煌参观了。

车一路行驶的很顺利,到了莫高窟后,各位专家们立刻朝着自己的目的地四散而去。

“看来昨天回去后都做功课了,”黄永钰微微一笑:“走吧江山,咱们也该出发了。”

再过几日,就该去剧团观摩《丝路花语》的歌舞剧了。

这两日,专家们必须把各自的工作准备起来。

舞蹈大师吴小邦,拿着速写本就奔向了石窟。

戏剧大师曹禺也差不多,由常所长领着去研究各窟的连环画。

为日后的剧情需要,搜集资料。

江山看了张路一眼,对方立刻从包里拿出了三只手电筒。

黄永钰接过去一只:“这个准备的不错,自己想看哪就照哪。”

“黄叔,”江山问道:“今天咱们打哪看起?”

“沈老师说了算,”黄永钰看了眼表叔:“您今儿想看什么?”

站在莫高窟下的沈从文,抬头环视:“我想看看飞天,听说那张歌舞剧,就是按照飞天的姿势排的舞。”

“出发,”黄永钰大手一挥:“咱们一起向着飞天前进。”

“可是,”张路没挪窝:“这里好像到处都是飞天,我们应该先看哪一窟?”

“我记得昨天的五百罗汉那有不少飞天,”邵伯林的脖子都仰晕了:“可那一窟究竟在哪啊?”

“还真是,密密麻麻这么多洞,一点印象都没了。”

几个人纷纷抬头上看,都是一副迷糊的模样。

“江山同志,”

忽然,远处传来了一个熟悉的声音。

樊锦诗拿着一只手电筒,笑眯眯的走了过来:“你们今天想看些什么?”

一见来者是她,大家都乐呵呵的笑了出来。

“樊同志,”江山笑道:“能领我们去看看飞天吗?”

“可以啊,”樊锦诗点点头:“不过,莫高窟现存飞天4500多幅,几乎是窟窟有飞天,你们想从哪里看起?”

“这么多?”

江山转头看向沈从文,对方也是一脸懵。

“要不就从最多的石窟看起,”江山贪多:“最好还得是保存尚好的。”

“我明白了,”樊锦诗立刻抬脚向前:

“就北朝的428窟吧,那里的飞天最多,姿势也不少,也是咱们这果体飞天最多的一窟。”

说话间,樊锦诗已经向前迈出了好几步。

“那咱们……”江山和张路同时拿出了相机:“就去瞧瞧吧。”

“小江,”沈从林赶紧嘱咐道:

“我肯定是来不及画了,一会你多拍些照片,重点是穿衣服的那些,我主要看衣饰。”

“好的,沈老。”

“没穿衣服的也拍几张,”黄永钰想得比较面:“老吴爱看,他是专门研究舞蹈姿势的。”

“好的,黄叔!”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