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二O章:炮兵(2 / 2)

恼怒:充当援军的少年个个都来自崇祯陛下的潜邸,都算是崇祯陛下的侍从玩伴;这样的身份你让赵率教怎么派他们去守城?要是万一死伤上几个,那他赵率教就算守住锦州最后只怕也会是有罪无功吧?

正当赵率教绞尽脑汁寻找如何妥善安置这支身份特殊的援军时,眼前这个叫郝永忠的少年领队向他提出了一个异常简单的解决方案。

郝永忠的解决方案确实很简单:少年队来的是炮兵,那就把大炮运上城头,直接向锦州明军展示一下操炮技术就好了。

火炮就位,当看到少年队的装填速度,比锦州最老道的炮手还快;当看到少年队操控的六门火炮能娴熟的打出一组组齐射;当看到齐射而出的一组组炮弹准确的落入指定地域,在地上犁出渔网状痕迹;出身武将世家,拥有几十年战阵经验的赵率教差点惊掉了下巴。他从没想过,火炮竟然还能这样操控!

火炮素有战争之王的别称!

自火炮正式在战场上出现,就因破坏力超大迅速得到各统兵将领的青睐。不过,作为具有战场统治力的强力战争兵器,火炮可并非只是火枪的放大版。要想用好火炮,那真心是需要掌握一定的技术,才能把火炮玩好玩转!

朱由检登基,一直在实学院默默做研究的徐光启和孙元化,终于可以放开手脚名正言顺的去深研火炮铸造技术。有了充沛的人力物力支援后,孙元化一直实验的二次淬火工艺(炮身)迅速得到完善。

当试炮显示铁模炮身过脆问题真的已经解决后,早就唯朱由检马首是瞻的张彝宪,迫不及待开始在大明兵工作坊(石碑胡同)大规模使用铁模法铸炮。

现阶段兵工作坊能用的铁模,虽只有孙元化亲手制作的几套六磅炮模具,但因铁模可重复使用的便利性,兵工作坊很快就铸成了十几门六磅新炮。

炮是有了,但朱由检心中的炮兵,那可是真正的技术兵种,绝不是简单能开炮的人就算是炮兵。在亲身经历过旅顺守城战,对大明军中炮手有一定了解的朱由检眼中,大明军中现在根本就没有真正的炮兵,一个都没有!

朱由检虽没去过宁远,但按经历过宁远大捷,亲自在宁远培训过明军炮手的孙元化所说,宁远炮手虽经红毛番人罗立培训,但同大明军中其他炮手一样,都还存有“乱装药”这一致命的痼疾。

明军已大规模使用火炮上百年,在明军上百年使用火炮的经验里,“装药够多,大炮才能打出威力足够大的炮弹”这一认知早已根深蒂固。为此,在明军的军规中,为避免因炮手怕死而私自减少装药,还特意制定了异常严格的规定:私下减少装药者,(炮手)死罪。

军规虽然如此,但大明使用的铸炮材料和工艺,却注定了火炮无法装填太多的火药,否则就容易出现炸膛。火炮不比火枪,一次装药几钱的火枪出现炸膛,火枪手最多落个残疾;而一次装药数斤的火炮要是出现了炸膛,那炮手基本是百分百非死即残。有这种致命的威胁在,军规再严,明军的炮手也会不自觉的减少几分装药。

历史上,从大明中叶开始,明军的火炮已开始落伍于西方同时期的火炮。相比西方同期火炮,大明除铸造工艺开始掉队外,明军最大的问题,是火炮严重缺乏配套设备。

相比西方同期的火炮,明军此时的火炮不光没有配套的瞄准测距设备,甚至连基本的炮表都没有配备(炮表:射击不同距离目标时,炮身所需的仰角和对应装药数量)。明军火炮的最大射程和装药量,一直只存在于文人编撰的各种文献里。当然,明军即使配有炮表,以明军炮手近乎百分百的文盲率,恐怕也没人能够看懂。

大明军中的炮手缺乏培训,对火炮的射程和装药量完全依赖于自身的经验。就像孙元化所说,明军对炮手的培训,粗糙到只以打响火炮就算合格。至于炮弹最终能打多远,能不能打准目标,那就全靠炮手自身的天赋和经验去累积了(明军老炮手一生摸索到的经验,那都是属于自己的不传之秘,很少外传)。

所以,大明军中选拔炮手,其实只有一个标准,那就是不怕死。只有不怕死的人,才敢给火炮装满火药;也只有不怕死的人,才敢去点燃那不知到底装了多少火药的火炮。

如此的装药习惯,如此的炮瞄方式,再加上一直使用固定炮架,火炮一旦落地就几乎无法移动;这些都是明军火炮在守城战中表现尚可,野战中却屡屡表现不佳的关键原因。

这个时空,大明新铸的六磅炮不同于传统火炮。新铸六磅炮完全是按朱由检提供的图纸铸成。虽铸炮所用钢材还不太理想,但相比大明现有的火炮,新铸六磅炮不光炮身上多了直接瞄准的准星和照门,就是火炮配套的矩度、铳规和铳尺(注),孙元化也严格按图纸全都配备整齐。

有全套的辅助工具,再加上舰用移动炮架为六磅炮带来的短距离便捷移动性,新铸六磅炮实际威力已远超大明同口径火炮。

火炮已足够先进,可要充分发挥出先进火炮的威力,那还要有理念先进的正规炮兵来操控才行。

在这个大明,要组建正规炮兵,不论从学习能力方面考虑,还是从对自己的忠诚角度出发,朱由检都对大明军中炮手完全没有信心。在朱由检心中,整个大明只有他那经过初级扫盲的少年队,才是他正规炮兵的唯一候选人群。

能识字懂算术,这是朱由检所定炮兵选拔标准。按这标准,文化课一向不好,斗大的字也才勉强认识一筐,算术也只勉强会一百内加减法的郝永忠,根本不够选拔资格。不过,因天生有对距离的判断异常精准,郝永忠被朱由检以炮兵观瞄手的身份,破例钦点进入炮兵之中。

少年队炮兵是新人新建,配备的火炮也是新铸火炮。在朱由检的安排下,少年队炮兵一边师从孙元化学习火炮射击理论,一边全程参与新铸六磅炮的试炮工作。

有了这些粗通文字和计算的少年参与,又有郝永忠对炮击距离的精确判断,新铸六磅炮试炮工作进行的异常顺利,众多的射击参数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被一一测出。有了精确的射击参数,孙元化很快为新炮分别编制出大致合用的炮表。

合用的炮表有了,辅助的设备齐了,有理论丰富的孙元化做老师,又有朱由检不惜血本的提供实弹做练习,少年队炮兵很快就有了几分朱由检印象中正规炮兵的模样。

少年队炮兵初步具有战力时,在辽东,大明与后金的宁锦战役也即将开打。

宁锦大战是朱由检登基后的第一战,也是朱由检向大明朝堂第一次正式发出诏令。这样一来,宁锦大战的胜负不光关系到以后朱由检对后金的战略布局,还关系到朱由检作为皇帝的脸面,朱由检真真是一点退路都没有了。

为确保锦州城不被攻破,朱由检不仅调动兄弟货站全力为锦州补充物资,还忍痛向锦州调派了初具战力的六组少年队炮兵。

赵率教根本就不明白,朱由检派郝永忠等少年来援,锦州得到的不光是十门相对先进火炮,还得到了一个天赋异禀的炮兵观瞄手,以及操作和理念都远超他们的六组真正炮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