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徐光启与毛纺织业(求求求票)(2 / 2)

“殿下,这是来自泰西的汤若望传教士。此次若没有他的帮助,恐怕很难完成羊毛的梳洗工序。”徐光启把身边的一个同伴介绍给朱由检。

“汤若望?这个名字似乎听说过。”朱由检一边在心中搜寻记忆,一边向那传教士望去。

这是一个高鼻凹眼的典型外国人,身体颇为粗壮,看不出有多大年纪。一身中国农夫的打扮,配上那张脸看上去颇有几分别扭。

“参见信王殿下。”汤若望躬身施礼,除了言语有些怪异意外,完全就是一个中国文士做派。这让朱由检大感好奇。

也对,这还不是鸦片战争以后的近代中国。

大明的这个时代,中国还并不落伍。

“先生免礼。”朱由检客气的招呼,也没有露出惊讶之色。

看汤若望得体的举动,徐光启大感欣慰。

“汤先生”朱由检指了指毛线,直接询问,“不知,您的家乡这种原料一般加工成什么?”

对这个问题,朱由检真的很好奇。他前世只听说英国羊吃人的故事,可并不知道,毛纺的最终产品是什么。

“这,”汤若望愣了一下才回答,“这种高级材料一般会织成布做成成衣。”

“嗯,多谢先生相告。”朱由检随口又问道,“如何织布先生可知道?”

“这,小人不知。”汤若望苦笑回答。

这位小亲王还真是有趣,他又非纺织技师如何会知道织布的技术。

朱由检有些失望,汤若望也不知道,那这毛线,就先拿来编织毛衣吧。

这种粗糙的毛线,向达到织布的要求,还需再次改进。但编织毛衣是毫无问题的。

对毛衣的编织,朱由检仅有的记忆就是4根竹签穿来穿去。

具体编织技巧?他一个大老爷们怎么会知道。

不过,毛爷爷说过,劳动人民的力量是无穷的。

对此话,朱由检现在完全是无条件相信。

以劳动人民的智慧,他只需要给出道路就好。

30组记忆中的竹签毛衣针,分发给皇庄公认手最巧的妇人。朱由检能做的只是简单的告诉她们,自己的编制构想,并对编织成功悬赏10两银子。

银子的力量是伟大的,劳动人民的智慧也不是吹的。

毛衣的进度,大大出乎朱由检所料。

第二天竟然就有妇人摸索出毛衣的初步编织方法。

太天才了。

随后几天,妇人们陆陆续续摸索出很多不同的编织技巧。

在之后,花样持续翻新中。

有了成衣范例,朱由检梦寐以求的毛纺产业终于可以展开了。

记忆中,毛纺工坊将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需要大量的人力支撑。

辽东难民无疑就是他最好的工人人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