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天殿内,御座上的朱祁钰龙颜大悦,赞赏的看着沈翼。
好啊,不愧是朕的大司空!
眼光独到,目光毒辣,早就看出了苏城的不同一般,果然不错。
“沈先生目光独到,见常人所不能见,苏城虽然是勋贵,然其治宣府、治大同,北征草原时,政绩亦是斐然,即使到了今日,两地百姓依旧对其感念非常。”
“如此政绩,说明苏城于政事上,亦颇有其独到之法。”
殿内众臣相互交换着眼神,对于皇上的想法,众人心中都有了底,但是却感觉很气。
咱大明朝的文官没有一万也有好几千,皇上怎地如此看好于阗王,要将堂堂吏部天官加到于阗王头上。
这让一众文官们心中颇有气。
翰林学士徐有贞上前几步,躬身说着:
“臣启陛下,于阗王武略无双,横压当世一众武将,百官无人不服。
然吏部天官是文官,辅助陛下处置天下官吏甄选,辖制文选、验封数司,其位不可谓不重,贸然起用武臣,与制不合。”
朱鉴也站了出来:
“徐学士所言有理,陛下,吏部尚书当以进士出身的官员担之,不论其余,单论文采学识,若是不能服众,怕是不能压服一众学子们。”
朱鉴话音一落,一众文官们都挺起了胸膛,尤其是进士出身的高谷、陈循、徐有贞一众文官,更是挺起了胸膛。
朱祁钰看向苏城。
苏城一脸无奈,咱已经是郡王了,难道还要落到抄写诗词的穿越众的地步吗,这对自己没什么加成啊,完全不需要。
在众人的目光之中,刑部尚书金濂突然出了朝班,向朱祁钰行了一礼:
“陛下,于阗王不可谓不优秀,然今日廷推吏部尚书,不议其它,若是贸然加人,一来有违朝廷规制,二来如此朝令夕改,让众官如何看待朝廷廷推。”
朱祁钰无奈,只得问着项文曜:
“既然如此,按照廷推结果,吏部可计算出了今日是那位先生接掌吏部?”
项文曜站在丹墀之前,朗声说着:
“按制,有资格参与廷推的六部、都察院、于阗王、内阁,皆出了自己的选择,目前的局面是左都御史王文老大人胜出。”
朱祁钰闻言点了点头:
“既然如此,王先生。”
王文出班,跪倒在地,其余朝臣纷纷起身,回归自己的朝班。
朱祁钰继续说着:
“朕以此次廷推结论,命你接掌吏部尚书事,卸下都察院左都御史一职,其余所掌内阁事如旧。”
王文伏地叩首:
“臣谢陛下隆恩。”
谢了恩,王文起身,回归了朝班,虽然站位还是在左都御史的位置上,但周遭的人已经不一样了,吏部的侍郎郎中开始向都察院的方向靠拢过来了。
朱祁钰心中有些失望,终究不是自己认可的苏城接掌吏部啊,现在战事不多,若是苏城接掌吏部,他肯定能给朝廷带来不小的变化。
可惜了,沈翼提的有点儿晚了。
朱祁钰心中不悦,对接下来的朝会就有些心不在焉,听着众臣奏报诸事,只是任由众臣廷议,大家议出了结果,也不横加阻拦,随随便便的就匀了。
因为朱祁钰没有垂询诸事,这次廷议反倒是快了很多,不等日上三竿,各部院的事儿都议完了。
兴安请示朱祁钰,该下朝了。
朱祁钰点了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