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提醒(1 / 2)

谋明 淡墨青衫 1794 字 2023-05-16

闵元启的话,也是令朱任重大吃一惊,思忖片刻后,朱任重咳了一声,说道:“闵百户的意思是说,局面还要变的更坏?”

“朱老伯也是消息灵通的大东主,想来也是知道北方消息,太原不保,大同和宣府不保,辽镇总兵吴三桂迟迟不至,很多人以为京营兵马能守住京师,等候勤王兵马北上……朱老伯真的以为,京师的京营兵管用吗?”

朱任重呐呐道:“不是说还有十余万京营兵吗?”

“京营中惟一管用的少量兵马早就外放出来了,”闵元启神色冷峻的道:“恐怕京营兵马现在尚不及南京!南京的振武营好歹不是空营头,操江三营,万把实用的兵总是有的,加上四十九卫奉命充实京营,有魏国公提督京营,诚意伯提督操江,史兵部提调各方督抚守镇兵马,南京现在的防御其实还在京师之上。京师四面靠的便是宣府,大同,蓟镇,辽镇这几处以为屏障,还有天津,保定,登莱诸巡抚军镇,现在卫辉,大名,真定诸府已失,保定难保,北边宣府大同一失,蓟镇总兵唐通率兵不足万人,先守京师再去紫荆关,怕也是靠不住。登镇早就残败不可用,山东镇总兵便是曹州刘,率数万人南下至我淮安。外无救兵,内无守御,人心不附,我皇上怕是只有坐困愁城,甚至闯逆大军一至,城中军民也罢了,那些太监,勋贵,大臣,根本无有决死抵抗之心。李闯不是鞑子,城中军民没有齐心抵抗之意,这城如何守得?依我看,十天半月,最多不超过一个月,必有消息传递南下。到那时,天崩地坼,原本的一切规矩都守不得了,军镇营兵势力将会更大,地方州县彻底失其节制左右,兵备巡抚亦不能管辖,其惟一忌惮交结的,便只有一样手握兵权,尚且在中枢的勋贵,老伯家想来与勋贵也有交往,宜早做打算为佳。”

朱任重神色凝重的点头,他也是彻底明白了闵元启的意思。

崇祯皇帝看来是陷在死局里头,京师陷落,皇帝或被俘或被杀,下场肯定不妙。诸多皇子无一人南下,南京的勋贵,太监,文官只能推举宗室亲藩继位或监国,在这段时间内缺乏中枢,会不会形成唐末藩镇互相攻杀,各自为政的局面,现在谁也说不清楚。

闵元启其实知道,在四月份知道崇祯皇帝自杀后,南明除了江北四镇小规模的厮杀外,并未形成大规模的混乱或各方自立,在东林党拥立潞藩失败之后,潞王也未被清算,而是弘光继位,南明成立,史可法被排挤出中枢出镇扬州,四镇形成,在几个月内形成了四镇守两淮,左良玉守上游,浙江,两湖,云贵俱听中枢号令,张献忠盘踞四川,李自成拥有湖广小半地方,河南大半地盘,河北和京师,加上山西,陕西等地在顺军掌控之中的局面。

各方势力中,其实南明的局面最好,清军初入关时士绅不附,顺军是其大敌,南下的清军并非主力,而且清军只占有残破的北方,运筹财赋的能力极差。

而南明拥有帐面上的超过二百万的大军,远超过北方的筹集粮饷的局面,若中枢得人,规划严整,号令森严,纵不能在短时间内与百战精锐的满清八旗力敌,但守备江淮要害,静待时局变化,最少形成割据南北的局面是必然之势……结果南明之废比南宋还要废物百倍,这也是说不得了。

对朱任重来说,显然考虑的局面要比闵元启知道的还严重十倍,当下这老商人向着闵元启微一拱手,说道:“此前我们就是在等北方消息,却未想到未雨绸缪,早做打算,今天闵百户提点的话语,足抵千金,大恩不言谢,我父子必有所报。”

对朱任重来说,此前确实有些麻痹疏忽,主要是崇祯这十七年来,大事实在太多。清军五次入关,松锦惨败,登州兵变祸乱大半山东,流寇便不提了,从崇祯二年在山西陕西闹,到祸害北方诸省,再到南下南直湖广,死的人最少在百万以上,光是因此而死的督抚总兵便不知道有多少人了。

流寇也是从一团散沙到李自成占有数省拥兵百万,张献忠和罗汝才还有革左五营便不提了,前几年盘踞在河南,山东的袁时中也曾拥众十万,威胁徐州,淮安,当时的风声颇为不好,朱家已经在打算迁居至扬州或南京了,后来袁时中为李自成所杀,徐淮一带才算安稳。

崇祯年间发生的大事实在太多了,简直是叫人有目不暇接之感,这也是李自成进京师后,官员士绅选择投降的原因所在,因为崇祯的举措失宜,太多惨败和连续不断的天灾,这些东西在儒家学说的天人感应里就是亡国之象,天子一死,大明灭亡,王朝鼎革是顺应天意,倒也并不是士大夫们毫无廉耻。

待满清入关之后,不要脸皮选择归附的官员也有,但多半的官绅生员要么选择不合作,要么就起兵反抗,事败后殉国的不少,隐居避祸的也是极多,所以不可一概而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