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六章 和平日久(2 / 2)

赵弘琛当了皇帝,外公家是又高兴又紧张的,当年他们是坚决反对这门亲事的,女儿非要嫁过去,他们很生气,既没有嫁妆,婚后也没怎么关心,女儿没几年就死了,现在,外孙会不会把账记到他们头上呢?这是他们的担忧。

外孙当了皇帝,会不会不计前嫌,对外公一家,有所眷顾?

结果,引颈期盼,既没有打击,也没有恩旨,皇上对他们一家,采取了漠视的态度。

也对,功过相抵,不理不睬了。

卫家人渐渐心冷,继续过自己的日子,老爷子去了,下一代的家长不能干,只好回乡,成了个富绅,创业的能力不行,生孩子本事不小,然后,孩子也都很平凡,没有再出个能干的人,家越分越小,就没什么实力。

忽然皇上要来,一下子全乱了套。

卫氏一共有十七个侄儿,现在还有九个健在,他们都没能进学,成了普通农民。

府台大人和县太爷很着急,把自己家的东西拿来,却发现和卫家竟然寒碜得令他们意外。

县太爷调来民夫,连夜把卫家墙壁粉刷一番,院子铺了砖,然后,摆上他和府台送的家具,卫家人都穿上他们送的衣服,炕上铺了他们给的被褥。

府台和县太爷这一把,就出去了上千两的银子,他们眼里,卫家依然寒碜得很,卫家人已经十分满足了。

皇上到了,一群表哥表弟表姐表妹都来拜见,他们面黑手粗,言语空泛,皇帝很无聊:“朕来看你们,是想知道乡村的日子到底过得怎样,你们一句实话都不敢说,朕当如何对待?”

卫老大唯唯诺诺,其余的倒是有机灵的,却不敢说话,而是撺掇了比较年轻的卫十五,他磕了一个头:“万岁爷英名盖世,当知道小民的难处,再肥的草地上都有瘦牛,再好的皇帝手下也有贪官,咱们这里,眼下的府台大人和县太爷,都是好的,可前任都不好,地皮都差点刮没了,家里祖宗留下的家具、字画,本来也值些钱,不至于如此寒碜,都让那些官儿搜刮走了。现在家里摆的,我们身上穿的,都是前一天官员送来的。”

赵弘琛只觉得无脸见人。他不待见舅家人,这些人也比较老实,没有打着自己的旗号四处招摇,估计地方官也不知道他们之间的关系,便毫无顾虑地肆意盘剥。

“你们就不会找人给朕捎句话吗?”

“父亲不让,他说,怕给万岁爷丢脸。”

赵弘琛心中大痛,是外祖父不许母亲嫁父亲,跟大舅舅没关系,大舅舅到了那个时候,还想着自己,真不容易。

“你们这么多人,怎么不供个读书的?”

卫老大磕了个头,羞惭地道:“我们几个大的,都不是那个材料,到了小的跟前,家里已经没有那个能力了。”

“好了,我会派人给你们送银子来,把孩子都给我送书房去,全部送去,再过十年,卫家若是改不了门风,朕拿你是问!”

“谢万岁恩典!”卫家人千恩万谢。

当晚,皇上就离开了卫家,去了驿站,他立刻派人,八百里加急送信给太子,要他查一查,荣国县前面几任官员都在哪里,是否清廉。

赵弘琛现在当皇帝久了,处理事情非常理智,他没有把那些官员,都当贪官拿下,就是怕偏听偏信。

其实,和平日久,官场腐化是必然的事情,太子早就想整顿吏治,可惜皇上一味求稳。

燕然离京时,还从卫国公府和护国公府抽调了护卫,这个动作,大概勾起了皇上对舅舅家的关心,这才有了这么一场意外。

或者,皇上已经知道官场滋生,他是故意来调查的?

接下来,皇上依然按照既定路线,不紧不慢地四处闲逛,一路上,虽然不收礼,但地方官还是尽量搜集山珍海味来满足他们的口腹之欲。

皇上并没有为此斥责过哪个,地方官也只有这一条途径博好感。

又过了十来天,燕然发现,皇上开始接见一些年轻士子,他们还没有进入官场,读的圣贤书,做的正气歌,在皇上面前,还是实话比较多的。

皇上高兴的表情越来越少,眉头越来越皱。

这天傍晚,燕然有些歉意地对皇帝道:“都是臣妾不好,非要皇上出巡,惹得皇上不高兴。”

“跟爱卿没关系,若不出巡,朕如何知道民间疾苦?原来,朕的统治也很不好,万里河山千疮百孔。”

“万岁,不能这样说,是洁玉微暇。”

赵弘琛摆摆手:“爱卿就不要给朕戴高帽了,朕心里清楚,这十年,朕有些放松了,朕的确老了,没有了当年的锐气。”

“万岁,你很不容易的!”

“幸好有爱卿提醒,不然朕可就成了赵家千古罪人了!”

“哪个不说皇上乃中兴之君?何况,皇上现在发现了问题,已经着手整改了呀!”

“难怪,那些人帮咱们制定的路线,一路上没有什么好风景,却多是富裕之地,贫困地方的官员,还不知道把老百姓祸害成什么样了呢。”

燕然默默给那些地方的贪官点个蜡,皇上下了决心了。

“皇上,那些臣子,都是你提拔的,看得跟自己左右手一般,想要处理,也有些不忍,不如,就交给太子吧,我们只管游玩,好不好?”

赵弘琛想了想:“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