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8 大手笔 (二合一)(1 / 2)

文渊阁值房内的沈忆宸,并不知道会昌伯孙忠等人接受不了损失,做好了倒打一耙甚至是图穷匕见的准备。

他正在跟户部尚书金濂,商讨着如何利用“粮战”带来的钜额收益,去帮助饱受数月苦难的北方百姓,从饥荒的困境中摆脱出来,并且大幅度提高未来抵御天灾的抗风险能力。

虽然沈忆宸跟金濂之间可以说毫无交情,并且在王振掌权时期还曾一度处於敌对面。但是明朝前中期阵营之争跟明朝後期党争最大区别,就在於家国危难之际,可以抛弃私人恩怨去匡扶江山社稷。

金濂在财政筹划上面有着极佳的才能,土木堡之战後大明国库空虚,各处又天灾战乱不断。还是靠着景泰帝朱祁钰,紧急把金濂从刑部尚书,转迁到户部尚书的位置上,这才缓解濒临崩溃的财政危机,把京师守卫战给打完了。

另外还有一点便在於金濂公私分明,不管对方曾经是否为政敌,或者有过什麽私人恩怨,关键时刻都能摒弃前嫌去通力合作。

沈忆宸贵为阁臣,军国大事上面有着主导权,却在执行层面需要六部的通力配合,这就是为什麽他会选择把金濂邀请到自己的值房议事。

“本阁部知道大司徒不喜夸夸其谈,那麽就直接步入正题,此次诚邀过来是为了北方赈灾济民之事,以及蒙古瓦刺部异动带来的潜在战争危机。”

沈忆宸与金濂没什麽好寒暄叙旧的,迎接进入值房之後,便开门见山的说出自己目的。

就如同沈忆宸了解金濂一般,这些年下来金濂同样关注着这颗政治上冉冉升起的新星。双方都不是什麽空谈之人,沈忆宸这样单刀直入的爽快,反倒很对金濂的胃口。

“那不知沈中堂有何高见?”

京师“粮战”闹的沸沸腾腾,背後双方势力角逐金濂自然是知道。

凭心而论金濂不是那种结党营私之人,担任刑部尚书期间同样追求着公正道义。可这个世界上,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做到如同于谦那般品德孤高,宁远得罪同僚四处树敌,都不愿意圆滑妥协。

金濂知道有人囤积居奇哄抬粮价,但知道不代表着能做什麽,为了能屹立在浑浊的官场,很多事情只能视而不见,甚至是纵容姑息。

“善不为官”这四个字,更为直白跟残酷的翻译,就是Ga0政治的人是不讲道德的。

天真高尚的人,注定不容於官场!

不过让金濂感到欣慰跟庆幸的是,沈忆宸确实有着治世之能,y生生靠着从南方运来的米粮,遏制住了涨到天价的北方粮价,避免了一场更大的浩劫发生。

从目前粮价的跌势来看,沈忆宸即将要成为最终的胜利者,他的下一步谋划又想着要做什麽呢?

“瓦刺部兵马异动,遭受过去年攻占京师失败的损失後,首要目标定然不会是大明九边。本阁部判断,太师也先会吞并鞑靼部,完成蒙古诸部事实上的统一。”

“脱脱不花并非雄才大略的君王,并且在草原的威望跟战绩远远不如太师也先,这场吞并战争从开始就注定了结局,哪怕朝廷下令辽东军驰援依旧改变不了什麽。”

沈忆宸首先说出来自己的分析,对於瓦刺这种级别的心腹大敌。单单一个辽东都司左右不了大势走向,最多就是紧急驰援鞑靼部延缓进程,结局依然是太师也先完成蒙古诸部的统一。

除非同等级别的大明,能更为及时的做好准备并且介入站场,才能扭转乾坤。

只是很可惜,京师守卫战後大明同样元气大伤,再加之朝廷反战派占据了绝对主流,此时满朝文武大臣绝对不会同意,明朝倾国之力再来一次北伐,去与宿敌瓦刺部进行一场国运之战。

既然鞑靼部的命运无法改写,沈忆宸打算从别的方面下手,被动防御从来都不是他的风格。

进攻,才是最好的防守!

“之前廷议结果,是运输京师跟通州仓米粮驰援辽东,激励九边将士们的士气。本阁部如今想要更进一步,还请大司徒统筹预算,拨付粮饷给宣大兵马,联合辽东都司彻底吞并蓟、辽边外的兀良哈三卫!”

这一刻,沈忆宸向金濂说出自己的战略目标,那就是归附大明数十年之久的兀良哈三卫,也就是後世的朵颜三卫。

从永乐帝后期开始,兀良哈三卫就处於一种左右反覆横跳的状态中,强势时想着脱离大明的羁绊政策,恢复属於它长生天子孙的荣耀。

弱势时就搬出当初与明成祖朱棣签订的协约,愿意归顺大明成为最好的屏障,避免其他蒙古诸部从蓟、辽防线劫掠袭扰。

这些年兀良哈三卫期望得到南方更为温暖肥美的牧场,通过逐步蚕食的方法,y生生把地盘从西拉木l河到辽河流域全面向前推进,如今已经夺取了大宁地区,彻底沿着宣大长城防线驻牧。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

明军想要彻底的征服草原,就需要足够多的养马地,并且从根源上虚弱蒙古人的力量。那麽吞并兀良哈三卫,让他们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就是中原大一统王朝应该做的事情。

“吞并兀良哈三卫?”

听到沈忆宸的言语,户部尚书金濂的脸上可谓是满满的震惊。

他本以为这是相邀议事,沈忆宸大概率是说点跟赈灾济民有关的事情,撑Si涉及些“粮战”方面的援助。结果万万没想到,他是如此的狮子大开口,要做的是开疆扩土!

“当年太宗皇帝曾借兵於兀良哈三卫,後续更是授官赐诰印冠带及白金、钞币、袭衣等等,世人皆知为我大明臣属藩邦。”

“如果公然剿灭吞并兀良哈三卫,有损泱泱大国的礼仪道义,更会让万国藩邦离心离德,违背了孔孟圣贤的王道教化,此事万万不可!”

金濂当即否决了沈忆宸的想法,他毕竟是接受儒家理学的文人,相b较瓦刺跟鞑靼两部名义上臣服,兀良哈三卫属於实打实的大明鞑官乃至於早期“盟友”。

大明号称礼仪之邦,怎能做出这种礼法崩坏之事?

“臣属藩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