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慎只是留下“早去早回”的嘱咐,便送朱浩踏上西去之道。
至于家里边。
朱浩也跟朱娘打过招呼,借口是要去边关等处看看。
虽然现在三边正遭受鞑靼人袭扰,但好在宣府、大同和偏头关一线并没有警讯传来,也就是说现在京师周边还算安全,再说朱浩对外宣布的目的地也没超出居庸关的范围,朱娘叮嘱半天后也就让儿子去了。
朱浩一走。
朱四身边人果然支撑不住。
首先批阅奏疏方面,张左即便有司礼监几名太监相助,也难以成事,出宫求助唐寅,唐寅除了能分辨哪些事务比较紧要外,剩下的事则无能为力。
结果就是……
这几天奏疏多以内阁票拟为准。
好在朱浩临行前,也做了一些弥补措施,那就是提前判断大臣们可能会奏什么事,尤其是之前可能会被内阁有心积压,涉及到人事任免和钱粮调度的奏疏,预先以朱四的口吻进行批复,如果对应上了就采用,不行就搁置,倒也没有露出太大的破绽。
正值年关,该办的事,在腊月底前基本都已办妥,张左和唐寅拼命遮掩下,一切风平浪静。
……
……
嘉靖元年。
大年初一这天,众大臣入宫去给新皇恭贺新禧。
因为有正德朝大年初一大臣出宫时踩踏导致群死群伤的事故,这次杨廷和特地让众大臣分批入宫贺新年。
而朱四也不像朱厚照那么胡闹,一早就在宫里等着大臣前来拜年。
朱四提前说了,大臣不用送什么新年礼物,反而皇帝这边会给拜年的大臣准备一份红包,也就是一封银子。
二品大臣十两,剩下大臣则依次降低二两,共分为十两、八两、六两、二两这四个级别。
能混到入宫贺新年地步的,至少也要是个给事中或是六部主事,加上翰林院的人也有部分会去,就算品阶低于五品的官员,也会拿到二两保底银子。
这次送红包活动,内府预备了五千两银子,一上午下来倒是勋贵拿到手的最多,文臣反而少许多。
虽然多数人都不在意这几两银子,可对于那些中下层清苦衙门出身的官员来说,可算是一笔大礼,让他们可以过个好年。
朱浩作为翰林院一员,新科进士,本来也该入宫拜年,但因为他出京勘探煤矿,就未出现。
皇帝也没过问,毕竟翰林院一次来的人比较多,没人真正在意到底是不是有人浑水摸鱼,或是有人不在。
这次贺年,过了中午便宣告结束。
皇帝没有赐宴。
众大臣却都精神饱满从皇宫出来,各自笑谈自己拿到多少银子。
唐寅作为从五品的工部员外郎,跟着工部的人一起入宫,拜过年后却被皇帝留下。
别人都知道唐寅是兴王府幕宾出身,就算觉得如此不妥,也没怨言。
“先生,可有朱浩的消息?他去了好几天了,怎么也没见派人回来传个信?”
朱四很着急。
几天没见到朱浩,朱四觉得自己实在难以支撑,好像朝中有朱浩坐镇,他才能安心。
唐寅道:“臣也未听闻他的消息,不过但凡没有消息,就是好消息,不至于有何危险发生。”
“天这么冷……”
朱四突然想到什么,问道,“陆千户跟他一起去的吧?”
“是。”
唐寅回话。
虽然这次只是去勘探煤矿,做那选址之事,但还是要保护朱浩的安全,陆松带了十几个锦衣卫,出城后再与朱浩汇合,而这些锦衣卫全都是便服,刀都藏起来。
加上朱浩带去的人手,一行足有三十多人。
但不是每个人都随朱浩上山勘探。
每天勘探结束,会下山歇宿,而朱浩给这些人的赏赐……则是每人一件羽绒背心。
其实锦衣卫的待遇很不错,尤其是陆松,早获赐貂皮大衣,这年头冬天有钱人多身着毛皮所制的衣服,相对笨重,行动方面会有一些不便,而朱浩的羽绒背心恰好弥补了不足。
朱四道:“陆千户也是,不早些传信回来……哦对了,还有谁一起去了?”
唐寅直言不讳:“还有朱浩的两名弟子,蒋荣和关敬,除此之外就是苏熙贵派去的人。”
“哦,那人手倒是挺多的,但就怕遇到山贼什么的,不如这样吧,让朱指挥使再派一些锦衣卫前去,名义是监督皇陵,实际上……去行保护之职责!”
朱四关心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