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球队老大,麦迪当仁不让地承担起了最后一攻的责任。
他缓缓运球通过半场,在中圈附近停了下来,静静等待时间流逝。
火箭的其他球员分散到两个底角和45°角,尽可能地把球场拉开,好让麦迪能够尽情施展。
而与t-a对位的,则是小牛阵中最好的外线防守者——肖恩-马里昂。
他将重心压得很低,一双及膝的长臂向外打开,摆出了标准的防守姿势。
很快,进攻时间仅剩最后8秒。
麦迪动了!
他一边胯下运球,一边向马里昂逼近。
每一次胯下运球,都伴随着肩部的晃动。
这种“一抽一抽”的运球节奏,是无数防守球员的噩梦。
因为你不知道,哪一次晃动之后会是真正的攻击。
马里昂所能做的,便是将注意力放在麦迪的“中轴线”,同时小碎步移动。
他把对方的每一次肩部晃动,都当作真实突破的起手式...
这,便是马里昂的防守态度!
但...麦迪终究是麦迪。
他见对方重心不断在左右偏移,立刻做出了强行突破的决策!
只见麦迪双脚同时蹬地,下一刻,他便如离弦之箭般窜了出去。
速度之快,甚至让马里昂有一种不真实的感觉。
麦迪就这么从他的面前呼啸而过,只留给他一个白马长枪的背影。
突入禁区后,一袭白衣的火箭1号垂直升空,直接挑战小牛的内线大闸——泰森-钱德勒。
钱德勒行走江湖多年,就是以一手盖帽闻名天下。
只见他双脚起跳,竟是想和麦迪来一场高度上的对决。
只可惜,钱德勒还是低估了麦迪的冲击力。
在全速状态下,t-a的身体蕴含着爆炸般的力量。
两人在空中遭遇后,身为分卫的麦迪,反而撞开了大中锋钱德勒...
当然,相撞之后,t-a也无法延续扣篮动作。
电光火石间,麦迪突然一个收腹,将球从右手换至左手,并赶在身体失去重心前,用一记fingr-rll(挑篮),将球送入篮筐。
“w...”
美航中心响起一片惊叹声。
麦迪华丽的操作,让主场的小牛球迷,都忍不住送上赞叹:
“g,这动作不就是...当年乔丹打湖人那场比赛里的经典上篮吗?”
“对抗后的空中换手上篮!这球我只能用艺术品来形容。”
“篮球诗人,我服了!”
“呜呜呜,特雷西要是能来和德克联手该有多好!”
......
进球后,麦迪依然保持淡定。
他用双手的食指和拇指,将球衣微微抬起,通过摄像机,向世人展示着他的一号球衣。
当年,麦迪带着伤兵满营的火箭,豪取22连胜。
本以为,那将是梦的开始。
谁知道,确实故事的最**。
如今,传奇断线重连。
麦迪再一次率领火箭,处于美妙的连胜阶段。
当他再一次做出展示球衣的庆祝动作,一切都恍若隔世....
此球一进,小牛好不容易攒起的士气,又散了不少。
第二节仅剩的两秒钟,他们也没能组织起像样的攻势。
最终,特里用一记非常看台的半场投篮,结束了上半场。
.............
中场休息时,两队教练不约而同决定对阵容做出调整。
首先是小牛这边。
卡莱尔意识到,想要攻破火箭的无限换防,就必须依靠巨星的个人单打。
而小牛队中,有三人具备持球单打能力,由高到低排列便是——诺维斯基、巴特勒、特里。
然而,三人之中把握较大的,仅有司机一人。
巴特勒面对身材条件更加优越的保罗-乔治,并没有硬解的手段。
而特里面对麦迪,身高上处于绝对的劣势。
他的速度虽然比t-a快,但后者的步幅极大,爆发力更不必说。
只要麦迪全力防守,特里想要持球攻,也是非常艰难的。
但诺维斯基不同。
德国战车在四号位,无论面对格里芬还是塔克,都拥有绝对的优势。
火箭的两个年轻大前锋,虽然风格迥异,但都属于身高偏矮的内线。
司机面对他们,拥有绝对的体型优势。
再加上其精准的投篮和娴熟的控运技术,塔克和格里芬在一对一的情况下,都是拿他毫无办法的。
“我们下半场要做的,就是在德克被包夹时,创造出空位投篮的机会,并把那该死的篮球投进去!”
“上半场我们已经找到了一点感觉了,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