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二章燃烧的马耳他2(1 / 1)

汉斯空军敢于对马耳他展开大规模轰炸的底气自然是利比国丰富无比的石油资源,可即便如此,空军元帅也没有能力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把石油开采出来,这里边起到关键作用的自然是咱们的大搅屎棍王跃了。

空军元帅有钱,有很多的钱,所以便联络了老李,希望获得全方位的帮助,这有什么好说的,帮就完了,小山般小炼油设备,数以万吨计的成品油,添加剂,军用润滑油,修机场的速干水泥和钢板,粮食,军用口粮,只要是汉斯空军开口,东西就会在最短的时间内被运到利比国的沙漠里。

为了提高隆美尔第七装甲师的机动力,空军元帅还帮他购买了五百辆的tl37作战乘用车和一千辆菲亚特蓝旗亚626bl多用途卡车,如果不是排斥王跃手里的联盟武器,估计连武器装备也能给第七装甲师换上一茬。

可即便是这些东西,若是靠着地中海航线运输的话,估计没有个小半年都运不过来,还得是在不列颠海军不捣乱的前提下,若是不列颠人全力阻拦的话,估计几年都不一定能够运过来。

现在好了,汉斯空军得到了他们需要的一切,接下来就是表演时间了,利用利比国作为基地,他们将数以万吨计的燃烧弹丢在了不列颠人的脑袋上,马耳他,直布罗陀,法老国,波斯,只要是有不列颠军事基地的地方都是他们的目标。

这个时候不列颠人才发现,他们看似实力强大的海空力量根本就无法防御地中海以南的庞大区域,一时间,他们的防线上可以说是处处都是漏洞,只要是汉斯空军没有规律,每一次作战都能够有所斩获,一时间,整个地中海南部的不列颠控制区内可以说是遍地烽火也不为过。

要说在汉斯空军的打击下不列颠人还能堪堪维持住核心区域的话,在面条国和f国军队参与进来后,这种平衡就被瞬间打破了,逼得他们不得不从印度和东南亚地区持续抽调海空力量支援北非,看得还在纠结要不要下决定南进的天皇陛下都有些懵逼了,尼玛,这帮白皮这是在诱惑自己吗?

面条国和f国全力以赴地参与进来自然也不会是无缘无故的,在确定了利比国有石油以后,罗马的那位狂人就心动了,下边的那些财团也像是闻到了血腥味儿的鲨鱼一样躁动了起来,都想参与进这场盛宴当中,甚至,国王陛下都亲自过问了这件事情,要求狂人评估收回锡尔特盆地的可行性。

对于这种情况,空军元帅和总理府那位一点都不觉得意外,利益太大了,盟友背叛也是可能的,为了应对这种情况,汉斯总理府用一百吨黄金的价码从李云龙的手里又买了两个坐标,面条国的勘探队过去其中一个坐标后,没几天就打出了几口自喷井,好嘛,又一个超级大油田就这样被发现了。

面条国的财团和政客们一下子就嗨了,还有什么好犹豫的,必须顶住那些不列颠人,守住利比国,守住他们的小钱钱,在这种情况下,一向羸弱的面条国军队也发了狠,按着不列颠人就是一顿猛揍,最让人瞠目结舌的是面条国海军在马耳他战役的后期居然在马耳他附近和不列颠地中海舰队的主力展开了决战,以两败俱伤的代价逼得残存的不列颠地中海舰队躲进了残破的亚历山大港区,靠着那些海岸炮台苦苦坚持,再也没有了控制地中海的实力。

至于f国的参战,一方面是不列颠人贱贱地将炸弹扔到了巴黎的缘故,另一方面则是汉斯也给了那位老元帅一个坐标——阿尔国最大油田一座千吨井的坐标。f国人开发北非是有要到1948年才会展开,这会儿的f国学术界对阿尔国地区存在超级油田并不认同。

别看国家已经投降了,经济也成了汉斯的附庸,可f国的财团可并没有消失,和面条国的情况差不多,财团对开发阿尔国的是有兴趣和浓厚,甚至有人喊出了国家的未来在北非的口号,希望能够用阿尔国的石油资源来重振f国。

保存完好的f国海军大举出动,大西洋舰队负责封锁直布罗陀,阻断不列颠人从大西洋方向向地中海增援,而北非的f国舰队则对不列颠人的海军舰队和港口展开了大规模的攻击和袭扰,让不列颠人疲于应付。

为了自己的利益,在地中海大混战的时候,白头鹰则拼了命的支持不列颠人,为了给不列颠人提供足够的武器,白头鹰甚至连自己军队的现役装备都直接运了过来,这还不算,为了弥补不列颠人的飞行员缺口,他们还加大了“志愿者”的输送力度。

到了最后阶段,白头鹰干脆是直接将太平洋舰队的现役战机和飞行员都抽走了大半,几次都差点和汉斯撕破了脸,可白头鹰的努力并没有改变地中海之战的结果,一切都在向着不可挽回的方向划去。

地中海上的大混战一直打到了五月中旬,马耳他岛上的不列颠军队在承受了三十几万吨燃烧弹的蹂躏后,最终放弃了抵抗,向突袭马耳他的汉斯伞兵部队举起了白旗。

一周后,汉斯和面条国联军彻底占领了马耳他群岛,不列颠人丧失了反击欧洲大陆的重要跳板,除了北部非洲的少数区域和直布罗陀地区外,不列颠的势力已经彻底退出了地中海。

汉斯和面条国取得了局部军事胜利的同时,整个的战争局面也发生了转变,因为他们可以解放出更多的军力用于其他的方面,军事压力和经济压力骤减,甚至,国内的政治氛围也发生了改变,就像是面条国,那些反战的势力和政客几乎是在一夜之内都消失了,所有人都开始叫嚣着要重建罗马帝国。

当然了,这都是后话了,现实的条件就是,整个欧洲在1941年的春天都打成了一锅粥,超过一百万军队在反复厮杀,不断地燃烧着年轻的生命和国家的财富,为真正意义的世界大战做出预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