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8章 【自以为是】(1 / 2)

f在1月初旬的时候,香港地铁公司正式宣布公开接受邮政总局原址发展权招标竞投。

各竞投公司频频与地铁公司接触,刺探地铁公司意图,准备投标书及附件,在限期内呈交上去。公开招标为各公司提供一个平等机会,投标书内容则属机密。

投标中标法则,若过多考虑自己一方的利益,则中标希望小;若条件过于优惠对方,自己则毫无利益可图。

各家都对投标内容秘而不宣,任记者发挥想象揣测。

参加竞投的财团、公司共&nbp;30家,超过以往九龙段招标竞投的一倍多。据报界披露,它们是长江实业集团、置地公司、太古地产、金门建筑、日澳财团、辉百美公司、嘉年集团、霍英栋集团、恒隆地产、新鸿基等。

舆论界凭其惯性,一致看好长江实业集团、置地公司,至于是其中哪家,则各有各的看法。

长江实业集团。

林志超在办公室里来回踱步,思考着这次投标事宜。

投标不比竞投,大家不知道互相的底牌,所以哪怕是林志超也不敢‘势在必得’。竞标的条件过于照顾地铁公司,不仅仅是长江实业集团‘无利可图’,更重要的是‘惹人笑话’。

好在,林志超知道一些内幕消息,这样一来胜利的天平就来到长江实业集团这边。

此次招标的是‘遮打地铁站上盖’,也就是原来的邮政总局原址。在七十年代初,置地想通过交换土地,来获得邮政总局原址,被港府予以拒绝,可见这幅土地有多么的‘旺地’。

虽然是旺地,但长江实业集团却不好在标书里讲,这是用于收租;若是这样投标,投标的几率非常小。

道理很简单,地铁公司的地皮,都是港府按照原价批给地铁公司的;所以地铁公司需要交给港府地皮费,而地铁又没有运营,仅能通过港府担保贷款,所以他们非常缺现金。

若是合作的商业地产用于收租,意味着要十年回本(理论上),地铁公司当前很难接受这种方案。

所以第一个合作要求就是物业都以售楼花的方式,进行回笼。

这样一来,邮政总局原址上的这幢靓厦,注定只能分层分单元出售楼花。当然林志超也可以让维港置业或环球集团拿出6亿左右,到时候整幢买下。

售楼花回笼现金,还不足以打动地铁公司。

所以,林志超决定先将邮政原址的地皮费,直接全额支付给地铁公司;双方的利润分成,让地铁公司占51,长实地产集团占49。

三个有利条件一出,再加上长实集团在商业地产商的实力,地铁公司必定选长实集团合作。

这样一来,长实集团并没有多付出太多,先给地铁公司的地皮费,仅仅预先支出而已,并不是白白给地铁公司。地铁公司的利润多2,不过是打破‘五五分成’的惯例,实际上也就两三百万的来去。

想到这些,林志超叫来黄昌宏,并说道“和地铁公司的合作条件,我已经心中有数,必定能赢得这次遮打站上盖发展权。你们只需要负责技术性的标书部分,就可以了!”

黄昌宏见老板如此自信,便说道“没问题!这幢大厦占地227万平方尺,可修建一幢37层高的商业与办公室混合的单塔型建筑物一座。技术上绝对没有问题,老板放心,毕竟我们开发的商业大厦,超出竞争对手太多太多。”

这不是骄傲,而是铁一般的事实。

几十年来,长实集团在中环开发了十几幢优质大厦,若是再加上替别人承建的大厦,足足有二十多幢。其它地方就不用说了,连新加坡都有长实集团开发的大厦。

“嗯,那就不需要如何分心,毕竟项目有很多,我们不要在这上面花费太多精力。要知道,这幢大厦仅地皮费就需要约24亿港币,达到1万每平方尺,若是再加上建筑费和税费,预计投资高达45亿港币。”

黄昌宏说道“我明白了!”

实际上,按照目前的地产走势,明年这幢大厦在6亿港币的价值,纯利怎么也得有15。长实集团可以分到7000多万港币,已经是非常丰盛的利润了。

7000万港币的利润,相当于新鸿基地产的八成年利润。

林志超不过是非常自信,所以如此轻松的说说而已。

另外一边。

李家成也在办公室里,思考着这次遮打站的竞投,他非常想参加,但发现自己的实力完全没有胜算。

长和地产目前市值25亿港币,较上市时已经增加了五倍。这已经是非常了不得的成绩,要知道,作为地产龙头的长江实业集团,如今市值五十亿出头,较上市时仅增加25倍多。

李家成的长和地产市值增加如此多——从上市的5000万港币,增加至如今的25亿港币;有很大的一个原因,就是他发行了十几次新股,筹集很多资金进行抄底地产,当然自己持有的股票也摊薄了。

当然这样一来,长和地产这几年的利润也大涨,去年(1976)创造了1850万港币的利润。

“要想中标,长和地产必须拥有25亿港币的现金流,但现在我们账上流动资金仅2000万,发行新股筹集资金最多3000万,再加上银行贷款的话,也拿不出1亿港币。”

“看来,我真的和这次的项目无缘!”

李家成只能挥掉脑海中不切实际的想法,实际上还有一个现实的问题,他的企业缺乏大项目的开发经验,所以地铁公司也不会考虑的。

“这次中标最大的希望,应该是长实集团,凭林志超的手段,对付置地还是非常占上风的!”李家成又感叹道。

他有时候在想,如果自己有林志超的运气,一定能在地产领域做得更好。但他一直总是感觉,自己总是晚一步。

当然,这里面最关键的还是,他进入地产时,实力属于微不足道的一家企业。

置地的会议室。

纽壁坚和鲍富达等人也正在讨论‘遮打站上盖发展权’的投标事宜,怡和系内部对这次投标非常重视。

当年,置地丢失‘中环地王(维港中心)’,如今看来是非常不划算的。中环的商业地皮已经涨至1万港币每平方尺以上,此时维港中心的地皮费用就价值7亿港币,已经升值一倍出头。

维港中心的写字楼面积是70万平方尺,租金是10元每平方尺,仅每年的租金便可以达到8000万港币。

怡和系不后悔,那都是假的。

不过当年做主的凯瑟克家族,谁也不可能找他们的麻烦,而且当时大家也认为怡和系不宜和林志超火拼。

如今‘遮打站上盖发展权’招标,怡和系再次非常重视,决定全力以赴。而此时怡和系三家企业的大班,都是非凯瑟克家族——纽壁坚,鲍富达则为置地的副总经理(二把手)。

纽壁坚说道“这次竞投,我们置地依旧占据着优势,置地的中区重建计划已经已经取得成效,新历山大厦去年已经落成,并取得满租的成果。若是这个标投中,我们便可以将中环连成一片。”

他已经当了两年的怡和系首脑,非常享受大权在握的滋味,所以并没有将长江实业集团放在心上。长江实业集团在这个区域的实力,没有置地厉害。

鲍富达说道“地铁公司意图是通过‘车站上盖发展权’的收益,来进行地铁修建费用的筹集,他们还缺现金。”

他也认真研究过地铁公司的意图,所以道出关键点。

纽壁坚说道“地铁公司确实缺现金,但我认为收租更能符合双方的长久利益,这一点我们可以标书里面详细的解释。除此之外,我们可以搞一个新合作模式——那就是组建合资公司,这间合资公司先以2亿港币的代价,买下地铁公司手中的地皮,接下来再透过贷款的方式承建,后期则通过收租偿还贷款和收益这样一来,地铁公司一开始实际获得我们1亿港币的现金,也能缓解他们的财务紧张。”

他坚持置地的传统模式,那就是重视收租;包括九龙仓集团也是如此,全部作为收租用途。

置地为什么能在香港称霸上百年,根本原因就是靠着收租达到的。

所以,不管是纽壁坚,还是其他怡和系高层,都认可这个。

不过,鲍富达是最近几年进来的,他原来是港府高级公务员,他个人认为置地的经营方式已经过时,否则为什么会被长江实业集团超越,甚至连新鸿基地产等其他华资公司,也有追赶的趋势。

想到这些,鲍富达说道“地铁公司可能不会愿意长期收租,更愿意售楼花的快速回笼现金!”

纽壁坚一愣,没想到这个副手反驳自己的意见。

不过鲍富达是凯瑟克家族邀请进来的,是置地的实权派,他毕竟身兼三家公司大班,重心也在怡和洋行。

所以,纽壁坚解释道“若是售楼花,这个项目最多赚个1亿出头。若是通过收租,这个项目则可以赚很多个1亿。我认为,只要将讲明白了,地铁公司不会视而不见。更何况,我们不是已经拿出1亿港币的现金,给予地铁公司了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