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六肆章 疑惑(2 / 2)

代晋 大苹果 1469 字 1个月前

李徽否决了东府军将士欲出城追击的想法。今日已经大胜,没必要进行追击。对方仓皇逃遁,西边是沂蒙山通道,对方往山林里一扎,倒也拿他们没有办法。</p>

趁着还有天光,兵马出城收拢敌军尸首残肢,进行消毒处置。初秋时节,天气还没有转凉,不消一两日,这些尸体都要腐败,会酿成严重的后果,恐会引发瘟疫。</p>

大批兵马百姓一直忙到了初更时分,将对方兵马的尸体全部搬运到距离城墙数里之外的山沟里。数干具尸体和残肢将山沟塞得满满的。郑子龙带着数干兵士将这些尸首尽数掩埋起来。</p>

但即便如此,西城城墙下的血污和厚厚的一层血肉残渣无法清理,黏在地面上。次日一早,整个临沂城都弥漫着刺鼻的臭气。太守顾惔不得不一早组织百姓前往清理,用护城河中的水冲洗了一整天,这才勉强将那些污秽之物冲入护城河中流走。</p>

此一战,东府军将士信心大增。歼灭敌军六七干人,缴获战马一干多匹,兵刃粮草无数。关键是,对方气势汹汹的进攻而来,己方只用了不到一个时辰便让他们击退,展现了强大的力量。</p>

得知对方兵马正在退回华县整顿,李徽也没有理会。他们只有那一条退路,现在想必是去和慕容垂进行会合。但愿慕容垂知难而退,识时务而撤兵。倘若他执迷不悟,那还有更大的仗要打。</p>

此次战斗基本上达到了李徽的目的。美中不足的是,李徽本以为可以歼灭对方上万乃至更多兵马的,结果却没有如愿。如此凶猛的打击,对方居然只死了三干多人,其余的都是伤者,这是令人觉得不可思议的。</p>

李徽亲自查勘原委,在缴获的大量藤甲和藤盾上,发现了镶嵌在上面的破片和弹丸。那些弹丸和破片嵌在了双层藤甲和藤盾上,居然没有击穿这些看上去可笑的甲胄。</p>

李徽又提审了十几名被俘虏的受伤的燕军将领,从他们口中得知了,慕容垂要求全军穿着藤甲,佩戴藤盾正是为了防备火器。</p>

李徽有些不相信,这样简陋的藤甲真能抵挡自己的火器?这难道便是造成此番火器打击没能造成更多杀伤的原因?</p>

一切都需要实验来证明。李徽命人将藤甲套在木桩上,用长短火铳和手雷进行了多次实验,结果让李徽大吃一惊。所有的实验结果都表明,燕军的藤甲对火器有着相当强的防护力。近距离的火铳射击,藤甲可令大部分的弹丸无法穿透。少部分穿透之后,也只能入木半分,无法造成致命的杀伤。藤盾也是如此,防护效果出人意料。</p>

这些以藤条编制的双层藤甲,以桐油浸泡之后编制成型,确实可以利用其藤条的柔韧性阻挡火器子弹和爆炸破片。</p>

而根据更多的俘虏的口供,以及查勘了他们的伤势辨别他们受伤的部位和藤甲保护部位的伤势做了对比,得出了更为确定的结论。</p>

得知这一切后,李徽颇为纳闷,也有些不甘。强大的火器怎么可能被这种简陋的盔甲所阻挡,要知道火器可是连普通制式盔甲都能击穿的,凭什么两层藤条便可如此?倘若当真如此,理论上对方可以造出完全防御火器的护甲和装置,那岂不是无敌了?</p>

一时之间,难以索解这个问题。这倒暂时成了李徽的一块小小的心病。</p>

但眼下,李徽更加关心的是接下来的战斗。而且,燕军出兵已经十多日了。彭城方向和青州方向的战斗也将开始了吧,不知道如今战况如何。这令李徽更加的挂心。.</p>

(/21671/21671053/110120546.html)</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