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3 丫头啊,你准备刻什么字啊?(1 / 2)

董琢秋问道:“你不怕你哥哥们怪你啊?”

“不会的,他们知道我是为了他们好。”

“丫头啊,那你说说他们的情况和对姑娘的要求,我回去和老妻说说。”

左景殊就把家里的情况简单地说了一下,最后她说道:

“董爷爷,我们是农家出身,也攀不起那些高门大户。

我哥他们将来是要做官的,我的意思是,就在那些中下层的官员家里找。

以后,我哥他们都是当官的,可以互相扶持一下,谁也不会嫌弃谁。”

董琢秋听了直点头,这丫头没有因为她亲王妃的身份,就想给哥哥们都找些名门贵女。

“董爷爷,如果姑娘人品好,哪怕是庶女或外室女也行。

我们看中的是姑娘,并不是姑娘的身份。

但是有一条儿,那就是,如果这个姑娘家庭背景太复杂,乱七八糟的,那不行。

我父母和二伯二伯娘都是老实人,可不懂那些高门大户内宅里的弯弯绕绕。”

董琢秋除了点头还是点头,这丫头看得明白,说得也在理啊。

“董爷爷,我们左家的男人是不许纳妾和轻易休妻的。

如果三十五岁了还没有子嗣,可以和妻子商量纳一良妾。

生了孩子都要养在正妻名下,给孩子最好的身份。”

董琢秋盯着左景殊:

“丫头啊,这个你也能做主吗?”

“能。董爷爷,既然今天话已经说到这里了,我索性再说点。

以后我们左家人,男子未满十八,女子未满十七不许成亲。”

董琢秋很不解:“这是为什么啊?”

“董爷爷,我和神医牧清庐是好友,我也认识他的师父东太医。

牧清庐曾经告诉我,二十岁前,女子是越晚生育越好,伤身不会太重。

还有,男子十八岁前如果那个太多,也是损寿的。”

董琢秋听明白了。

左景殊又说道:“董爷爷,现在我管家,是因为很多事情我父母和二伯二伯娘他们不懂,我哥他们又要读书。

等我哥他们成家了,我就让他们自己当家。

如果姑娘怕和婆婆在一起会受气,也可以选择分开单过,这个我可以做主。

只是等我父母或二伯二伯娘他们年纪大了,儿女需要好好服侍他们直到终老。”

“这是自然。”

董琢秋听了左景殊这些话,很是心动。

为啥?

因为他的老来女董依慧还没定亲。

以前,他儿子董彦槐一直在外地做官,老妻身子弱,身边离不开人。

女儿就一直服侍她母亲,亲事拖到了现在。

儿子回来了,女儿的亲事也是时候考虑一下了。

妻子经常卧床,女儿能出去活动的机会也不多,见识未免短了些。

他总是担心女儿将来嫁了人会受气,如果找个左家的小子……

左景殊提的这些条件太诱人了,等她的哥哥们进京后,自己一定先看看,选个合适的当女婿。

想到这里,董琢秋说道:

“丫头啊,放心,我一定叫你董奶奶和她的亲戚们说一下,等你哥哥们进京了,就可以相看了。

你放心,保证给你找几个好嫂子。”

左景殊也很高兴:“谢谢董爷爷。

我打扰很久也该走了,董爷爷,我董叔叔请客前一天,我会把需要的东西拉到……”

左景殊猛然想到,这里只是董琢秋的铺子,不是他家。

董琢秋说了个地址,让左景殊把菜拉到那里就行。

左景殊答应了,起身离开。

左景殊心情很不错,到家后,就开始安心画画。

她正在创作一幅山水,已经画了一多半了。

她准备画完后,拿出去试试,看看自己的画会不会有人欣赏。

她画得很认真,这可以说是她的第一幅作品。

她画完了,天也快黑了。

左景殊把画拿起来认真欣赏,她觉得很满意。

然后她提起笔来,在画的右上角,竖着写上画的名字:

《冬山落日图》

取材于那天和奔雷去西山,后来站在半山腰,看着西边山衔落日的壮观美景。

属名的时候,左景殊想到家乡,自己盖的那三个连在一起的大院子。

站在西山远远看去,就像半个小村庄一样,就叫“半村居士”吧。

她又提起笔,认真地竖着写上落款:

半村居士画于大熙某年春

写好后,她看了又看,哎呀,少了一样东西,她没有印章。

左景殊小心地把画卷了起来,找了个画筒把画放进去。

第二天,左景殊把画筒放进背篓,她背上背篓去了至宝斋。

“董爷爷,我又来了。”

“丫头来了,喝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