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历代帝王追捧的宝物(2 / 2)

恐怖时空 鲁公子一冰 1617 字 2023-04-19

但这趟旅程太沉闷了,得说些什么来打发时间不是吗?

这位老大,你能说说你们来这里是找什么的吗?”

余太昌侧过了脸,还用手挡着光,说:

“把手电筒移开,我就对你说。”

我把光柱打在他们脚下,仿佛用光划出了我和他们之间的安全距离。

他们的人都隐入了黑暗里。

只听余太昌说:“你听说过和氏璧的故事吗?”

我说:“听说过,不就是一个历史故事吗?人人都知道——”

春秋时期,楚国有一个人叫卞和,他有一种本事,能认识玉。

有一天,他在荆山里得到一块玉璞,也就是一块玉的原石。

卞和拿着璞玉想献给楚厉王,楚历王命玉工查看,玉工说那是一块石头。

厉王很生气,以欺君之罪砍下了卞和的左脚。

厉王死后,武王即位,卞和再次拿着璞玉去见武王,武王又命玉工查看,玉工仍然说是石头,武王又砍下了卞和的右脚。

后来文王即位,听说卞和抱着璞玉在楚山下痛哭三天三夜,眼泪哭干后又哭出了血。

文王派人询问,卞和说:“我不是哭自己被砍去了双脚。

而是哭宝玉被当成了石头,

忠贞之士被污为欺君之徒,

无罪之人却受到刑辱!”

最后,文王为他的坚持所感动。

命人剖开这块璞玉,果然是稀世之玉,便命名为和氏璧。

“这个故事后面还有故事,而且比和氏璧更加精彩。”

余太昌缓缓地说:“这就是秦始皇传国玉玺的故事——”

秦始皇传国玉玺,一直被视作中国历代正统皇帝的信物,故而成为历代帝王追捧的宝物。

在有记载的年份里,秦始皇传国玉玺的流传还是有序可查的:

秦破赵,得和氏璧,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命李斯用小篆雕刻传国玉玺,正面的“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虫鸟篆字,由玉工孙寿刻于其上。

秦子婴元年(公元前207年)冬,沛公刘邦来到灞上,婴跪捧玉玺献于咸阳道左,传国玉玺到了刘邦手里。

为了显示自己得到了天下,刘邦还给玉玺改了个名字,叫“汉传国玺”。

后来,外戚王莽篡权,玉玺藏于长乐宫太后处。

王莽派他的堂弟王舜来索要,太后一怒之下把玉玺扔了,摔破了一只角,王莽让工匠用黄金镶好了。

没多久王莽兵败被杀,禁卫军校尉公宾得到玉玺,献给了汉光武帝刘秀。

但东汉末年,玉玺失踪。

到汉献帝时,董卓作乱,孙坚率军攻入洛阳,在城南甄宫中一井里得到玉玺。

孙坚如获至宝,将其秘藏于妻吴氏处。

后袁术拘吴氏,夺得玉玺。

袁术死后,玉玺重归汉室。

后来曹丕建魏,改元黄初。同时得到玉玺,又让人在玉玺肩部刻隶字“大魏受汉传国玺”。

很快,司马炎依样学样,夺了曹丕的江山,称晋武帝,改元泰始,玉玺归晋。

南朝时,传国玺历经宋、齐、梁、陈四代更迭。

隋一统华夏,将玉玺收入隋宫。

隋亡,萧后携玉玺遁入漠北突厥。

贞观四年(公元630年),李靖率军讨伐突厥,得玉玺归于李唐。

后唐清泰四三年闰月辛巳辰时,后唐末帝李从珂举族与皇太后曹氏**于玄武楼,玉玺再次失踪。

宋哲宗时,有农夫名段义者于耕田时发现玉玺,送至朝廷。经十三位大学士依据前朝记载多方考证,认定正是秦始皇所制玉玺。

宋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金兵破汴梁,徽钦二帝被掠,玉玺被金国掠走,此后便销声匿迹。

元至元三十一年(公元1294年),世祖忽必烈崩。在大都,有人举着玉玺叫卖于市,权相伯颜命人购得。

元至正二十八年(公元1368年),朱元璋在建康称帝,号大明,改元洪武。

继而北伐,元廷弃中原而走漠北,继续驰骋于万里北疆。明初,太祖派遣徐达入漠北,穷追猛打远遁之残元势力,其主要目的便是夺得玉玺,不过最终还是无功而返……

明孝宗时,曾有人进献所谓“传国玉玺”,孝宗认定其为赝品而未采用。

清皇太极灭了蒙古林丹汗,其后裔献出元朝“传国玺”,上面刻着“皇帝之玺”。

而乾隆时,清高宗皇帝颇好考据,钦定其为赝品。

被历代帝王追捧的秦始皇传国玉玺,不知道去了哪里……

余太昌凝视着风雨飘摇的鄱阳湖,缓缓说:“纵观秦始皇传国玉玺的流传经过,

其最关键的节点在元朝灭亡前后,真品还时有现身。

但朱元璋称帝建明后,便再无踪迹。

因此一直有人怀疑,传国玉玺在陈友谅身上。

他敢称帝,而且国号叫‘大汉’,其实是因为他得到了传国玉玺。

皆因为刘邦改名为“汉传国玺”。

他称帝后,一直随身携带,包括在这鄱阳湖之战中。

他自认为得到了“受命于天”的传国玉玺,打败朱元璋已经是铁板钉钉,所以在此战中,他有些轻敌了……

最后,陈友谅战死在这里,传国玉玺便是随他消失在这鄱阳湖里。

我们这次来,就是想找到这件宝物……”

我明白了,余太昌他们是在这里找秦始皇传国玉玺。

这怎么可能?

这家伙,果然是个疯子,连秦始皇传国玉玺都敢想。

不过,我转念又一想,他用了五十年时间,一直在寻找传说中的幽冥魔玉,居然还真被他找到了!

秦始皇传国玉玺,说不定也真能被他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