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陈霖桐和李舒航登上了开往上海的客轮,俩人住进一间只有两个床铺的舒适客舱内,客轮从厦门码头起航后,俩人躺在床铺上,休息了一会。
陈霖桐坐起来,透过舷窗望着外面的大海,“三哥,咱们多长时间能到汉口?”
李舒航躺在床铺上说:“大概要七八天吧。”
“这么长时间?”
“咱们乘坐这艘船先到上海,然后再换乘去汉口的轮船,所以时间要长一些。”
“多亏我带着泡茶的家伙,否则这一路还不得闷死。”说完,陈霖桐起身从床下拖出一只箱子,打开箱盖,取出一个别致的凉炉和茶釜,又拿出一套功夫茶具放在舷窗下的小桌上。
李舒航坐起来,指着凉炉和茶釜问:“你上哪弄来的这么好的东西?”
“这是那两个日本徒弟走的时候留给我的纪念物,很适合带在身边烧水泡茶,我就带上了。”
“其实轮船上有热水的,不用这么麻烦。”
“轮船上的热水根本不能泡茶,必须要自己烧开的才可以。”陈霖桐将泡好的茶倒入两个若深杯里,端起若深杯向李舒航示意了一下。
李舒航端起若深杯一饮而尽,喝完后回味了一下,“阿桐,喝你泡的茶总是别有一番滋味,那种特别的感觉是其他茶没有的。”
“三哥知道这是为什么?”
李舒航摇摇头没有做声。
“因为我知道三哥喜欢喝什么样的茶,我刚开始跟随空明师父学习制茶的时候,师父就告诉我一句话,每个人对茶的需求是不一样的,制茶人就要帮助喝茶的人找对属于他自己的茶。没事的时候我都在琢磨人们喜欢喝什么口味的茶。”
李舒航点点头,“这也正是六君茶场成功的原因所在,想顾客之所想,才能让顾客满意。”
“三哥给我的那份英国领事的商业报告有一点写的很对,中国的茶农一点都不了解欧洲人经常变化的嗜好和口味,我想这也是我们的茶在国外失去市场的一个重要原因……”
李舒航立刻来了兴致,“非常正确,印度的茶场都是由欧洲的技师亲自指导,这些技师非常了解欧洲人的口味和习惯,所以完全按照欧洲人的喜好来制茶,印度茶那种特有的辛辣和沁入肺腑的香气是咱们中国茶所没有的,还有件事你根本想不到,我都不好意思讲……”李舒航停下不再说,端起若深杯一饮而尽。
陈霖桐给李舒航斟上茶,“三哥,什么事不好意思讲?”
李舒航犹豫片刻后问:“你知道最近这些年洋行把中国的茶运到伦敦后做什么吗?”
陈霖桐面带疑惑地说:“当然是喝,还能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