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鸣是一个特别有想法的文化人,同时也是一个行动派,装修期间,他就已经去找合作的出版社谈好,把西楼雨之前,在杂志社上连载的直接出版成册。
连载了这么长时间,故事也只进展到了三分之二,而且最后一次在杂志上发表的那一篇,宋清清还专门设置了一个悬念,读者们挠心挠肺地等着下一期杂志出来。
好不容易等到杂志上市,读者们蜂拥跑到书店和报刊亭,结果打开一看,根本就没有期盼中的连载。
第二天,某报刊还发了这么一个声明——西楼雨和杂志社前期只是单纯的合作关系,鉴于种种考虑,之前连载的不再继续跟杂志社合作,接下来将会以整书出版的形式和读者见面。
鉴于上半年西楼雨的热度,一些记者嗅到了新闻的价值,经过细致的采访,果然捋出了一条详细的时间线和前因后果。
最后,不仅仅封鸣主编变成广大读者同情的对象,他现在的动向也被人熟知,得知他依然是西楼雨的编辑,会继续和西楼雨合作,纷纷表示支持。
文化公司刚刚成立不久,封鸣就收到了,很多读者的来信,表示支持的同时也表达了希望能够早点看到整书出版。
至于杂志社那边,半年前岌岌可危的杂志社,因为西楼雨的重新活起来,接到了不少广告订单。现如今,唯一的王牌走掉了,读者流失,广告自然也就没有任何价值。
广告被撤下,杂志社又回到了半年前半死不活的状态。
杂志社的领导悔不当初,而其他员工也纷纷指责领导之前对封主编的排斥行为。
有一部分心思活络的员工,知道杂志社肯定坚持不了多久,又纷纷找到封鸣,希望能够在他的公司获得一份工作。
封鸣在杂志社工作了这么多年,当然知道哪些人可用哪些人可用,权衡再三,又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封鸣主动去找两个并没有来找他谋取工作的前同事。
就这样,文化公司的初期班子尘埃落定,几个人各司其职,工作效率以及工作的心情远远超过当初在杂志社的时候。
不仅如此,宋清清这个大股东非常大方,她让封主编给员工们开的薪水是他们之前在杂志社的三倍。
宋清清还跟封主编说,后面效益好的话,还要给大家发奖金。
要想马儿跑得快,就得给马儿吃草,吃最肥的草。
据说之前的杂志社同事得知他们的工资之后,还有些不屑地说:“工资再高有什么用?还不是给人打工的,我们杂志社好歹也是吃公家饭的。”
只不过这公家饭能吃多久,没人知道。
在他们酸溜溜的时候,封鸣已经带着自己下面的人东奔西跑,促成了几个版权的销售。
四月份的时候,整书销售,一个月之内就卖出了一百万册,继续加印。
那段时间,宋清清还因为签名的事情,时常要跑文化公司,如此一来,她是西楼雨的事情跟家里人再也不能保密了。
其实文化公司成立之初,秦秋白就有些奇怪,清清怎么会认识一个杂志社的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