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春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也可以说是中国最重要最隆重的一个节日。然而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淡化节日气氛成了主流,也不知道到底是谁倡导的,连续多年的淡化,现在的春节早就没了年味,变得平平淡淡,索然无味。
中国的春节由来已久,它的来历在民间主要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凶猛怪兽,每到腊月三十,便窜村挨户,觅食人肉,残害生灵,凶残无比。有一个腊月三十晚上,“年”来到一个村庄,适逢两个牧童在比赛牛鞭子,“年”忽闻半空中想起了啪啪的鞭声,吓得望风而逃。它又窜到另一个村子,又迎头望到了一家门口晾晒的大红衣裳,它不知其为何物,吓得他转身点头就跑。后来它又跑到另外一个村庄,朝一户人家门里一瞧,只见里面灯火辉煌,刺的它头晕眼花,只好有夹着尾巴溜了。由此,慢慢的人们摸到了“年”有怕响、怕光、怕红的弱点,人们便想了许多对付它的办法,于是,逐渐演化成了现在过年的风俗。
另一种说法是,中国古代的字书把“年”字放禾部,以示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由于禾谷都是一年一熟,所以“年”便引申为岁名了。当然,由于中国地广人稠,春节的由来的说法还有一些,但这两个说法算是流传较广的。
由于节日气氛的淡化,很多人都觉得现在过年已经没有了年味,但是节日还是节日,就算气氛没了,该过还是要过的。龙伟华一家人就在这不算热烈的氛围内,迎来了龙伟华回归后的第一个春节。大年三十,贴对联,吃饺子,放鞭炮,要压岁钱,给压岁钱,在忙忙碌碌中,过年的气氛逐渐高涨起来,最起码刘宏家里的年味是十足的,今年,刘龙两家会成一家,年的味道也温馨、热闹了不少。以前过年,最有意思的就是拜年,每到大年初一,人们都成群结队组团去拜年,邻里亲戚家,朋友同事家,一一走到,非常热闹。特别是有些地方,拜年的礼节还是很重的,往往每到一家,人们都会给家里长辈磕头拜年,有立了祖宗牌位的也要上前磕头,磕完头,还会哄抢一下主家撒下的糖果,不是为了好吃,而是为了好玩,这样的拜年场景隆重又欢乐,年味十足。
现在拜年,完全没有了那种氛围,坐在家里拿起手机,或打电话或发信息,最好的来个视频通话就算是拜年了,住的近一点的亲朋好友也许还有个来往,远一点的恐怕见个面都难,用电话侍候了事,久而久之,亲戚里道的也渐行渐远,逐渐变得情淡义薄断了联系,不知道这算不算的上一种悲哀。
逢年过节最开心的是孩子,不管是现在还是以前。以前的孩子们盼望过年,是为了好吃好喝好穿好玩的,现在的孩子们盼过年是为了放松放松心情,过年这几天家长们也不会催促孩子做功课,这应该是对孩子们的最大作用了。还有一个吸引孩子们眼球的事就是压岁钱,大人每年都会给孩子们压岁钱,多也好少也罢,拿到压岁钱的孩子们都很高兴,可这种高兴的心情大多都持续不了几天,孩子们到手的钱就会被大人以各种理由收回,即使不收回,也会被限制使用,不得不说,这也是一种惯例。
总之,过年期间大家都很高兴,很欢乐,特别是刘宏家的三个孩子,收红包收到手软,虽然给红包的人数不多,可是架不住每个红包里钱的金额大呀。其实,过年期间刘宏本家聚在一起的大人就四个,刘宏的老爸和老妈,在加上老婆龙月彤,他们四人送给孩子的红包钱并不多,每人也就千八百的样子,这和往年过年基本是一样的。可今年来了龙振国一家人,那结果可就不同了。龙振国和欧阳慧月两人送出的红包每个是两万,还算正常。可到了龙伟华和冰鸾这里,红包变成了红砖,每个红砖是十万,没办法,一般的红包装不下那么多,只能用红纸来包,最后包成了红砖。最离谱的是龙月芯,自从她来到大姐家以后,天天就和三个孩子私混,不是带孩子们去吃饭,就是带孩子们去逛街,要不就去游乐场,反正就是各种玩。刚开始几天还好,做小姨的带孩子去玩,刘宏和龙月彤都挺高兴,可是天天这样玩就不行了,仨孩子连习都不学了,作业也不做了,那哪行啊?刘宏不好意思说,龙月彤可不管这个,她找了个机会对着妹妹就是一顿剋,还别说,姐姐的话还真好使,龙月芯和三个孩子还真消停了几天。没错,仅仅是消停了几天,三个孩子在龙月芯的带领下又恢复了原样,该吃吃,该玩玩,这可把龙月彤气的够呛,好在年来了,龙月彤在想生气都不行了,大过年的,谁还不图个吉利,最后的结果就是不了了之、听之任之。而龙月芯送给孩子的红包,不,不是红包,应该叫大红包才对,大到书包那么大的红包,每个包里是一百万现金,把几个孩子都吓了一跳,死活不敢要,最后在龙月芯的威逼利诱下,孩子们才将红包藏了起来,恐怕这个红包等孩子们长大了才能从见天日。
龙伟华和冰鸾都接到了不少拜年电话,有四个徒弟的,也有尹磬雷他们的,却偏偏没收到三个小家伙的任何信息,就连寻宝鼠也毫无音讯,不知道这几个家伙去了那里?有穿云梭在,他们几个会不会还在地球上都两说着,一个个的都不是安分的主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