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樊位于湖北与河南的交界处,这是南北分界线,同时扼住汉水,其战略位置极其重要。北方势力想要南下的话,襄樊这一关是怎么绕都绕不过去的,不拿下襄樊他们就没有办法利用汉水运送粮秣兵员进入长江;南方势力想要北上的话,襄樊也必须拿下来,否则满载军资的船队就没有办法进入南阳盆地。极其重要的战略位置使得这里成了兵家必争之地,围绕着这弹丸之地不知道爆发过多少惊心动魄的血战。
最著名的可能就是建安二十四年秋天那场大战,武圣关羽率领荆州精锐北上,在襄樊与曹魏爆发了惊天动地的大战。在这场大战中,这位武圣那可怕的军事才能被发挥到了极致,在孤军作战的情况下将曹魏军队堵在襄樊暴揍,又利用山洪水淹七军歼灭曹魏三万余精兵,威震华夏,让曹操迎来了一生中的至暗时刻,一度想迁都以避敌锋芒。为了挡住他,曹魏方面拿出了最华丽的阵容,曹仁、满宠领七干精兵坚守襄樊,于禁和庞德率领三万精锐大军作为第一路援军开过来支援,徐晃带一万多新兵作为第二路援军,张辽率领合肥军团作为第三路援军……好家伙,五子良将一下子就来了三个。曹操打算亲自到前线去指挥作战,被司马懿劝住,说关羽那犊子太猛了,老板你别去,要是你再败在他手里,我军的心态就彻底崩了!
出动举国精兵强国去打对方一个,这场面只在四百年前的垓下出现过一次。
即便是这样,双方也是打得难分难解,最后还是靠吴老二背刺才搞定。为了背刺关羽,东吴方面出动的阵容也十分华丽,吕蒙、陆逊、朱然、丁奉、徐盛、潘璋、蒋钦、周泰、韩当……全部上阵。好家伙,两个国家最能打的将领悉数压上,只为了对付一个人,项羽都没这待遇。
汉末那场大战的烽烟早已消散,但是襄樊作为兵家必争之地,每逢天下动荡就要被扔进铁水里滚的命运却没有改变。在武圣归天的八十多年之后,襄樊再一次迎来了一场大战。这场大战双方出动的兵力不及八十多年前那场,但其重要性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司马范完美地继承了老祖宗司马懿的用兵之道,对比我弱的对手我如风火雷电,重拳出击;对比我强的对手我如王八冬眠,任你踢任你踹任你骂,我只管缩得严严实实,探头出去看你一眼都算我输。在对阵石勒的时候他装了一个多月的缩头乌龟,憋了一肚子的火,实在很需要找个人发泄一下!
王如叛军就成了那个供他发泄怒火的沙包。
他指挥步骑军如疾风骤雨,横扫王如叛军在汉水北岸的防线,短短五日,樊城外围的堡垒便被扫荡一空,大军长驱直入,将樊城三面合围。
樊城只是一座小城,但是这座小城并不好打,因为它有一座浮桥与隔岸的襄阳相连,也就是说,襄阳这边的人马随时可以通过浮桥向北岸的樊城实施支援,你以为自己打的只是一座小城,其实却是同时在跟两座城打。一头猛虎打不过两头瘦牛,这种两座城隔江贴贴,互为犄角的攻坚战,着实是让人挠头。
但司马范不信这个邪,包围樊城后他一面下令砍伐树木建造云梯、临车、冲车等攻城器械,一边将从南阳运来的组件组装,十天不到就在樊城城外架起了八台巨型配重投石机和三十多台块头比较小的牵引投石机,以及一百多部车载床弩,二十多部石弩。这些是他搜刮了许昌、襄城、陈郡等地的军械库,辛辛苦苦搜罗到的攻城利器,现在他要让那些叛军尝尝这些利器的滋味了。
首先发言的是配重投石机。它装上巨大且坚硬的泥团照着樊城猛轰,两百多斤重的泥团落入城中,城中地动山摇,叛军为之惊骇。操作配重投石机的晋军很有耐心地根据泥团落点一点点地调整,花了差不多一天时间,终于找准了感觉,连续将泥团砸到城墙上,其中一个泥团还击中了谯楼,生生将谯楼给砸塌了。在叛军惊骇的目光中,晋军换上了石弹,装填好之后淋上油,然后点火,再发射,震耳欲聋的巨响中,带着火焰的石弹呼啸而来,砸在城墙上,整道城墙都在剧烈震动、破裂,跟地震似的,城墙上的守军连站都站不稳,胆子小一点的直接趴在地上浑身发抖,爬都爬不起来了。
这个时代的城墙都是夯土的,也就长安、洛阳、邺城这种极其重要的城市才会在外成包一层砖,其他城池很少有砖皮,毕竟包一层砖皮的成本是非常高昂的,吃不消。不过中国人在土木工程方面有自己独到的技术,虽说是夯土城墙,却也非常坚厚,防御能力相当强悍,牵引式投石机发射的那种十几公斤、几十公斤重的石弹想要对它造成实质性的破坏,简直难过登天。
但很不幸,现在这些夯土城墙要面对的是巨型配重投石机,也就是投石机的终极进化版。这玩意儿没别的特点,就是打得远,打得狠,而且跟牵引式投石机相比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