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罕见有些紧张起来。
听见外头苏培盛通报的时候,有那么一瞬间,他觉得自己甚至产生了久违且陌生的畏惧。
一个皇帝,能叫他畏惧的,也就只有所谓的天命了。
换了一个大清,十三弟,还会是那个十三弟吗?
但当怡亲王与恂郡王行礼后起身,两人眼神一碰上,皇上的一颗心就重新落回了腔子,这样对着自己关怀、坦然、忠诚、信任的目光,这就是十三弟!
为了不露出瞬间的失神,皇上先颔首,令他们两人坐下,然后侧身也入座。
借着这会子调稳了心态,皇上才开口。
先问起的也是正事,火耗归公与摊丁入亩是他当年登基初期,最大的改革,也是时隔多年后,他回头再看也自信绝不会错的一项改动。只是这两项都是碰了官宦士绅的财权根子,各地官员偷着给他拆台的事儿不少,当地豪族望门反扑的力道也不小。这回重来,皇上自信推行改革的弯路能更少走一些。
十三爷与十四爷虽都去了河南,但在当地分开了几日,各往不同城镇去了,此时分别向皇上陈了当地的民生状态。
正事说尽,皇上有意关心十三弟的身体,只恐失态,于是索性先看十四。
说来,方才一对眼神,他就认定,十三弟就是那个十三弟,但同时也发现,十四弟却不再是后来那个与他生疏敌对的十四弟,反而有点像小时候,带着点莽气和天真的十四。
皇上还记得,先帝骤然驾崩后,十四从边关赶回来奔丧,那是七个不服八个不忿,见他不肯执臣子礼,而对太后的骤然过世更是怨恨至深,最后兄弟俩闹得那叫一个崩,他就把十四赶去给先帝爷守灵去了,至死再未相见。
可在这儿,十四却被封了恂郡王,还跟着十三,去河南给他跑腿干活。
看他的眼神,没有冰冷敌意,就是正常兄弟一样坦荡荡的。甚至坐着也比较放松,不等他说话就自己开始吃案上的糕饼,边吃边听十三爷说话,到了他该说话的时候,还先喝了口茶顺顺喉咙这才开口。
雍正帝看着他的举动,再结合之前的记忆,就知道,这个大清,他与额娘,与十四,竟然都是寻常人家的母子兄弟关系。
有过对太后的复杂心情转换,面对十四,做兄长和皇帝做惯了的雍正帝,就更好进入角色了,先就把脸一肃“从外头顶着风进门,气儿都没喘匀就先吃半盘子点心,也不怕腹中受不住?”
十四叫他给说蒙了,手上捏着点心不可置信看着他。
怎么回事啊?自己是哪里差事没办好?皇兄咋连点心也不让吃一口了?
如今恂郡王才二十五岁,正是青年人最壮实身体最好的时候,别说从外头进来吃半盘子点心,就算给他一只羊腿他也能吃了,根本不怕什么肚子受不住。
从前他在养心殿吃果子点心,皇上也不管他,甚至还让苏培盛给他多上些,此时忽然被训了,十四忍不住问道“皇兄摆这些不是给我们吃的啊?”
皇上反而被他问住了。
还是十三爷在旁笑眯眯道“皇兄是让你慢点吃,你一进门就饿虎扑食似的,皇兄只怕是惦记你这些日子在外头受了屈。”
十四这才笑了,还抬头对皇上埋怨了一句,甚至带出了原本的称呼“那四哥你就直说呗,从小就这样,说话说一半让我们猜,猜不准你还不高兴——那谁都不是玉皇观外算卦的啊,回回能猜个差不离。”
皇上见惯了满身剑锋伤人,跟他对着干的十四,见了这个二十五岁的直截了当,连抱怨都带着一股子亲近劲儿的十四,颇为无语。
他词穷了片刻,在十四‘你怎么这么别扭’的目光注视下,只好板着脸道“话也回了,点心也吃了,快去慈宁宫给皇额娘请安,这一走大半个月,皇额娘口中不说,心里极惦记的。”
十四这才起身,又换回了正经称呼行礼“臣告退。”
屋内只剩了皇上和怡亲王。
苏培盛借着送恂郡王又溜了,他总觉得皇上似有要事要单独叮嘱十三爷似的。
雍正帝一时也不知怎么开口,反而是十三爷先关怀道“臣弟们一去近两个月,可是京中出了事?瞧着皇兄似乎有些……”他原想说疲倦,可又不是,十三爷想了想,觉得好像皇上忽然间就更有帝王气势,与原来相较不太一样了。
见皇上摇头说无大事,十三爷就笑了“皇兄素日多保养,臣弟回京了,必尽心给皇兄分忧。”
一句寻常话险些把雍正帝眼泪给招出来。
雍正八年,怡亲王过世的时候,他亦是吐血重病。心里除了伤痛更有许多愧疚之意十三弟这几年身子骨越发弱了,然而朝事操劳片刻未停。
他做皇帝的为天下熬干了心血是应该的,可十三弟,其实本可以像七弟十二弟等人一样做个富贵王爷。
他死的时候才是四十出头的年纪。
四爷总觉得,十三弟的病逝,他的寿数不足,都是替了他。十三弟在拿自己的寿命帮他,像是一捧烧着的炭火一样,直到最后熄灭前都一直在尽力为他暖哪怕一点。
来了这个大清十日有余,这里似乎是他曾经世界里期盼过得样子,爱护自己的生母,把自己当亲哥哥一样的十四弟。
但最好的,让他都有些不敢直面,生怕失望的,还是记忆中年轻健康犹如旭日东升般意气风发的十三弟。
这些日子,每晚他睡的都不甚踏实,总觉得一觉醒来,自己仍旧是天地间一缕帝王孤家寡人魂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