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小元霸 第二百三十六章 朝堂起微澜(1 / 2)

布衣首辅 霁雪斋 2690 字 2023-09-21

(),

皇帝之所以愤怒,是因为他自己培养的人才被人家弹劾了。

但是赵拓还说不说来什么,因为留部分被打散和被俘后解救出来的官军官兵在青衫队,加强青衫队的训练、提高其战力这些,还有李丹收纳了些投诚、投降、接受招安的叛军、湖匪头领,这些事赵重弼都在密札里向他汇报过,李丹也从未向赵重弼隐瞒。

可这些是不能拿到台面上来说的,翻出来就是轩然大波!

最初的愤怒和恼火过去后,皇帝忽然冷静了。他若无其事地从宫女手里接过一杯新茶水,语气平淡地问:“杨卿,什么时候朕得接江西按察司的状子了?”

“呃,这个……。”杨仕安心想那李丹的名字最近可是没少跳出来,陛下还封这十六岁的少年爵位和六品官职呢,不会这么忘性大吧?

瞬间他明白了,江西上这个奏章不简单,皇帝的问话也不简单。那……自己该怎么说呢?“陛下,兴许是由于李丹有勋位,故而江西那边无旨不敢擅自做主的缘故。”

到底是杨仕真的弟弟,脑子还蛮快。本朝律,勋贵违法或地方请旨后依律处分,或交由大理寺审理。

“哦!”皇帝点点头,这个理由勉强说得过去。“既如此,石毫什么意见呢?”

“石毫刚到任,情况不明,不敢擅专。且李丹的直接上司现在是右参政、同知赵大人,石毫担心此时追究引起不必要的麻烦,故而请旨,”

“既然这样,准奏!”皇帝首肯了石毫的意见:“告诉石毫,此事暂时按下留待以后再说。李丹有才,但如果他有错,朕亦不会视而不见!”

“臣遵旨!”

“杨卿,古林前往辽东调解辉拉、鲁颜二部与女直三部之间的争地事宜,兵部这边却又恰好赶上江西剿匪,所以朕要拜托卿多费心。”皇帝说完看看他:

“另外石毫既已是江南西道的左布政使,宣抚使是他兼的差事。

像这件事虽然是弹劾宣抚司经历,但人家按察使是向布政使提交的弹劾而不是宣抚使,以后应该直接递送给内阁,由内阁向御史台询问,不要直接提交给兵部。

这一点,你要在回复石毫时向他指明。”

“臣遵旨!”

赵拓没了游玩的兴致,待杨仕安出宫以后又坐了会儿便返回。刚刚走到乾德殿的廊下,就看见黄门侍郎刘慰手里托着个盒子在等自己。“密折?哪里来的?”他赶紧问。

“启奏陛下,江西,饶州。”

赵拓对刘太监使个眼色,自己先进去,等他进来开了盒子,取出密折看时,封皮上写着:“内臣刘喜,再拜皇帝陛下万岁驾前。”

打开来看,却是刘喜报告说李丹接到丰宁郡王世子,并已护送其抵达安仁,并附上郡王殿下的请罪折及李丹的前后经过报告折子。

赵拓先看了郡王的折子,见他说与宣城公、宜城公共同包围上饶,誓与军民同生死,不由苦笑。好在世子安然无恙地接出来了,赵拓叹口气又打开看李丹的折子。

这是他头次见到李丹亲笔,竟是手流畅的行书,让赵拓眼前一亮,不由地喝彩:“好字!”

李丹在信开头便写:“臣丹,遥拜皇帝陛下万岁驾前。

”不由地让皇帝“扑哧”一笑。原来一般都是出差的宦官才这样写,官员应该写“江南西道宣抚司经历兼饶州团练使臣李丹谨奏”。

他那样写,皇帝一看便知道是抄刘喜的作业了,但并未计较,继续看下去。

说来也怪,李丹的奏章不像其他臣子写的那样引经据典,却是半百半文。

其中详细汇报了自己和赵重弼商议出兵、部队组建和构成,然后如何三日内连破三城,如何袭取广信并连夜抢运粮食、物资、兵员进入上饶;

又如何利用娄家兄弟间的矛盾说服娄世明观望,后来设计擒拿花臂膊,故布疑兵迟滞二天王,在七公潭交还人质后蛇山分兵;

黄泥昄大战,两路摆脱追击后重新会师,过兴安、戈阳虚晃一枪等等,洋洋洒洒数千字。

看得皇帝津津有味,连午膳摆上来都如没看见一般。最后见说队战兵三成带伤,阵亡近两成时皇帝默然。

刘太监来再次提醒皇帝用膳时,赵拓将李丹的折子递给他看,等自己曹操用膳后回到书房,皇帝问:“大伴看过了?如何?”

“唉!真是有勇有谋、忠心赤胆!”刘太监竖起拇指:“老奴敢说,一千人入敌十万群中还能身而退,李三郎真当世子龙也!这样的人才,真真少有!”

“举世罕见!”皇帝说:“他可不仅仅是去接了个世子回来,他还顺手挑拨了娄家父子兄弟的关系,狠狠打击了银陀,消灭了娄自时手里最精锐的骑兵。

而且最精彩的,是他请罪的这件事:他自作主张收四郭之兵,并转运了广信积储的粮草物资进入上饶,虽然弃守广信,但这下上饶可就真是铁桶一般了!

他为朕做了件大事,上饶得到几万石粮食和数千官军增援,可想而知更加安。而郡王未撤走,反使城守御意志更加坚定。

如李丹在折子里所讲,官军自可数面围定,娄自时溃败已是时间问题!

而且,他诱使娄世明占据广信,多半会引起他与银陀之间的冲突。这个李三郎,设计如此精妙,小小年纪真是不得了呵!”

刘太监微笑着观察下皇帝,见他说话时表情中却未带太多喜色,便试着说句:“然而秀木于林也。”

“可不,”赵拓坐到书案后面:“朕也是担心这个。还未让他入朝呢,就已经有弹劾了,不能不让人担心呀。”

“好在此子赤诚。”刘太监轻声说。

“好在如此,必要的时候朕还可以拉他,不然神仙也救他不得!”

“这样也好。”

“嗯!”皇帝点头:“太顺了反而不合适,有必要让他吃些苦头。”他想了想:“一个按察佥事,怎么会突然想起来要和个团练使过不去?这里有古怪。”

“陛下,翼龙卫不是有人在那边么?”

“对!咱们派过两个人,有一人李丹将他留在上饶了。给那另一人传信,先不必回京复命,留在李丹身边保护就好,要寸步不离!

同时给南昌的翼龙卫使传信,要他查查这个佥事的情况。说实话朕现在有些担心,是不是李三郎得罪什么人,导致对方在暗算他?”

“是。那么,郡王世子……?”

皇帝抱着两臂想想,说:“既然以给太皇太后祝寿为名来的,还是让刘喜护送进京,在十王馆准备个住处,再为他挑选两名师傅、两位伴读。”

“臣遵旨。”

一般到这时候皇帝都会回寝宫准备小憩,但是今天却没有。赵拓背着手颇为老气地站在窗前思考,大殿里鸦雀无声,连刘太监也不敢多话打搅他。

弹劾李丹这件事虽然看来只是针对一个六品官员,但人是自己刚刚简拔的,正常来讲纵然有错按察司的人都不会立即进入弹劾程序,而是先对对方进行沟通、警告,除非对方熟视无睹才会不得不弹劾。

这事儿怎么轮到李丹身上,所有的程序一步都跨过去了呢?皇帝感觉到几分不同寻常。哼,有人要跳出来,那朕便让泥跳,倒看看是哪个在与朕玩捉迷藏!赵拓轻轻地咬紧牙关。

“父亲,请用茶。”杨镝将一杯茶水轻轻放在杨缟的案头。

“唔。”杨缟放下笔,摘下叆叇揉揉发花的眼睛说:“三郎呐,今日皇帝突然给杨修真加特典,真是令人好生羡慕呵。”

“父亲,这说明不了什么。”

“嗯?怎么讲?”

“小皇帝一时高兴,兴致所至而已。”

“是吗?”杨缟抚着花白的胡须:“为父倒真的期望皇帝能多想想故太傅的好来。”

“即便他念着故人旧情,也不见得对您……。何况朝堂上一直有人明里暗里推波助澜,恨不得明天就取代您这个位置呢?”杨镝说完伸手扶父亲从座椅中起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