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让小武飞得再高一些(2 / 2)

“你们也不用担心没地方耍,陛下决定将农学扩建,今后会分设许多基础学科,未来会逐步面向整个大唐招收学员……诸位怕是第一批收到农学录取通知书的人。”

纨绔们虽然不清楚梁宝玉究竟在说什么,但是下意识的阴影感觉这不是什么好事,毕竟梁老八这混蛋使坏的时候就是这副皮笑肉不笑的恶心嘴脸!

重新构架扩充农学,是李二陛下通过多方调查之后主动提出的。

不管是梁宝玉编纂的那些数理化教材,还是他那被李二陛下时刻摆在案头的国富论,都让这位英明的皇帝感觉到其中蕴含的力量。

这是儒家学说或者其他什么学说所不具备的,这是一种对现有知识体系的补充,尤其是梁宝玉曾经对那些数理化的知识做过一个非常清晰和直白的介绍,这些知识的传授可以培养出大批拥有职业技能的家伙。

大唐虽然还没有奢侈到把掌握数理化知识的人才当做技术工人看待,但玩技术的人身上该有的特点李二陛下却是猜清楚了。

当这样的人才大量充斥在大唐的方方面面角角落落,那么国力的提升绝对是翻天覆地,更为难得的是,这样的人并不会出现许多统治者最为忌惮的混乱思想……虽然李二陛下多少有些一厢情愿,但不得不说,技术工人远远比各种学派培养出来的文化人更好管理和掌握。

尤其是在大唐眼下,文化的传承和话语权,极大一部分掌握在那些存在了千年以上的世家门阀手中。

这些人对皇权的制约乃至于伤害,是时时刻刻都存在的。

如果培养出一批不受这些世家门阀影响的读书人,乃至于重新构建出一个新的知识体系出来,对于皇权的统治而言,有着无法抵抗的诱惑。

为什么农学的培训班能够一期一期办下来?为什么大批军伍中选出来的好苗子全部都要来这里接受培训?为什么梁老八这个纨绔可以做收大批基层军官的师徒名分?

因为不管梁老八行事如何嚣张,做事如何胡闹,他从始至终都有一种坚持,那被人戏称为讲武堂的教室上方悬挂的大唐永昌的横幅,足以说明一切。

实际上梁宝玉原本是打算悬挂陛下的画像,结果差点挨了板子,后来又说要悬挂陛下万岁的横幅,又招来了李二的一顿痛骂,最后李二陛下不得已亲自手书大唐永昌的横幅……

……

“大师公,连接风筝的绳索已经放到尽头了,咱们是不是该收线了?”

“永兴伯真乃大才呀!些许变化竟然能够让人飞翔在高空之中……说一句机变无双,怕是世上没人不服气!”

“大师公,绳索到了尽头……”

“小武飞天之前就已经做好了殉道的准备,你们又何必违逆他的一片苦心呢?割断绳索,让小武飞得再高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