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去老师家(1 / 2)

“你放心,&bsp&bsp我肯定还是文工团的,并没有离开。”程荔月把这件事细细地又给金梅梅讲了一遍。

金梅梅笑着道“那没事了,我跟你说,&bsp&bsp你现在不是当小老师吗?你教的学生里,还有跟我们是同年级的呢,&bsp&bsp去年没录上,&bsp&bsp今年又报了,&bsp&bsp不过你肯定是不认识的。还是从他那里,我才知道原来你去了少年宫那边了。”

程荔月她还真的不认识同年级的其它学生,以前她在学校里,&bsp&bsp很少出去和别的班同学打交道,&bsp&bsp下课就待在自己的座位上,不爱出去运动,一放学也就回家了。

她现在只知道自己教的小提琴的班上学生,大部分的学生的年纪都和她差不了几岁,&bsp&bsp但是姓甚名谁,&bsp&bsp来自哪所学校,&bsp&bsp她就两眼一抹黑,&bsp&bsp一无所知了,&bsp&bsp要不是金梅梅跟她说起这事,就算是少年宫那边的培训结束了,&bsp&bsp她都不知道班上的学生还有跟自己同学校同年级的。

看着程荔月迷茫的表情,金梅梅拍了拍好朋友的肩膀说道“你不认识也没事,反正以前在学校里的时候你们就没有说过话,&bsp&bsp不认识就不认识呗!我就是觉得有趣才说给你听听的,到时候你在那边当老师,该怎么教就怎么教,&bsp&bsp也不用特意跟那个同学说话,反正你们不认识。”

程荔月点了点头,金梅梅说完少年宫那边的事情,又道“对了,还有于平安你知道不?他参加那个亚运会去了,听说已经得奖了,只不过好像是他们去的运动员里有不少水土不服的,比赛完了之后身体不舒服,也不好赶飞机,这会儿还要在国外休息一下再回来。”

程荔月不禁感叹金梅梅消息的灵通,这些她一件事都不知道,她对于平安去国外比赛这事也是有些好奇的,问道“得奖了,得了什么奖啊?”

金梅梅摇了摇头“这我就不知道了,只知道从邵教练那边传出来的消息是得奖了但是会晚点回来,其他的没说多少,邵教练他的消息还是从大使馆那边知道的,于平安他在国外也不好给我们写信打电话,太远了。”

程荔月也就是简单的问问,发现金梅梅也不知道具体情况也就没有细究,她转而问起了另外一件事,道“少年宫之前不是又选拔了,你为什么没有去参加啊?要是能选上,以后就能进文工团,好歹比进厂舒服。”

这事一般都是通知学校那边的,金梅梅肯定是知道少年宫再一次选拔的这事的。她现在是进了文工团了,明年如果没有意外的话,还要去中央音乐学院上学,而于平安他现在当举重运动员,不说退役以后的事情,单说现在,他的境遇还是很不错的。

这么一来,四人小团体就剩下金梅梅和姜一水了,而程荔月一向和金梅梅玩得好,这会儿自然是对她以后的事情多担心了点。

而金梅梅听了这话有些不好意思,她道“我唱歌本来就不行,五音不全的,然后你不是拉小提琴吗?但是我对小提琴是真的没有什么兴趣,肯定不能选这个,然后就买了个长笛,开始练这个了,但是最后等到开始选拔的时候,连学校报名这关都没有过。

不过我也无所谓了,反正我天生就不是搞音乐的料子,当时练了一个多月的长笛了,还是吹得乱七八糟的。”

程荔月是知道金梅梅五音不全的,唱歌走调都是常事,只是没有想到她在其它乐器上也是一窍不通,当然也有可能是巧合,只是因为练得时间太短了,不过现在少年宫选拔已经过去了,下次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了,程荔月也就没有再提这事,又问道“那你明年毕业是有什么打算吗?叔叔阿姨给你安排好了工作吗?”

金梅梅笑着道“当然安排好了,之前我练长笛没选上,回家我妈就说了,去不了文工团也没事,等明年毕业了,她可以帮我安排到百货大楼那边工作,要是这个工作吹了,就安排我进厂,反正不会让我下乡的。”

知道金梅梅有了安排不用下乡程荔月也松了一口气,事实上她是想劝金梅梅继续读高中的,金梅梅家里根正苗红,这会儿上高中又是实行制,她上高中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

只不过这会儿大多数的甚至可以说是九成的人家,家里孩子全都是上完初中就算了的,上完初中的年纪就可以工作了,这会儿又不能考大学,做什么还要去上高中?

金梅梅家里也是一样,上高中就是白上,少有人可以通过工农兵制上大学的,所以还送家里孩子去上高中干什么?这会儿程荔月要是去劝金梅梅上高中,就算是金梅梅本人愿意,但是她家里人也肯定不愿意。

而程荔月也不能说现在金梅梅去上高中,等到她高中毕业了,高考就恢复了,到时候她就可以去考大学当大学生了,这要是说了,人家还先以为她疯了呢!

想到这里,程荔月叹了一口气,算了,反正是七七年十月才恢复高考,大不了到时候就提前几个月告诉金梅梅这件事,让她提前几个月准备。

有了这几个月的时间差,就算她没有上过高中,但是还有数十万的考生都已经下乡当知青好多年了,连课本都要忘光了,这样算来,多复习了几个月的金梅梅还是很有优势的,考上大学的几率也增加了不少。

当然,她也不担心提前几个月告诉金梅梅会有什么麻烦,毕竟就她了解的,在恢复高考之前京城那边可是要提前好几个月开大会的,成百上千的专家学者赶往京城,经过再三的商议才会把恢复高考的事情确定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