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习惯性地期待日出,可旧手机再也没响过。
堵了几次总经理的门,至今没有见到雷海耀,明知真相已经无所谓了,可苏滢执拗地想要查清楚。
吕艳喜当小报编辑时就跟着徐大为,两人一起跳到极光,故而关系非比寻常。她仗着自己是责任编辑,对副刊的主题和篇幅横加干涉。
苏滢烦透了她,决定拿下刊物的总揽大权。
晨会开始了。
端方的姿态,端方的笑容,地方支援中央的端方发型,部长徐大为翻着报纸道“小苏是学中文的,虚静什么意思你知道吗?”
“是我们都达不到的一种状态。”苏滢随意答着。
“有点儿意思。”副部长叶宁转转眼睛,脸上的皱纹笑成一垛柴,扔给徐部长一支红塔山。
苏滢故意捂住鼻子,两位部长便将香烟锁进抽屉。
由此推知,雷总确是命令他们关照自己。
徐部长又问“创刊10周年,对于咱们120期彩印特刊大家有什么思路?”
苏滢直截了当“我认为正刊对会议和领导的报道太多,且文风繁冗,稿子太水了。”
正刊多由吕艳喜拟稿,她努努下巴“正刊的稿子紧跟集团的最新精神和目标要求,篇幅长是有必要的。”
苏滢笑道“如果连集团精神都不能言简意赅凝练出来,那不如录下领导讲话然后一字不漏地敲成文档直接刊发。”
叶部长闻言会心一笑“那苏滢你有什么想法?”
“换责编!”苏滢道,“正刊是山,副刊是水,山有一定高度,水能润泽人心。咱们刊物现在灵气不够,关键在于编者思路偏了。只唯上,而看不到所属21个项目部活生生的文化因子。”
此言一出,叶林和冯霈带头鼓掌。
徐部长顾念跟踪多年的爱犬,连忙转移话题“咱还是先说说增设些什么新的栏目。”
苏滢再度发言“虽是内部刊物,但视野不能拘泥企业范畴,我希望将城市建设的空间立体性、平面协调性、风貌整体性、文脉延续性作为策划重点,设立评论员文章栏目。住宅产业化、城市管廊、海绵城市、被动房建设和最新技术应用都可以作为题材。”
一番言论深得徐部长欢心,他说:“我早就有这想法,但一篇千字文要从战略高度关注最新建设理念和建设成果,咱部门没人能写。”
“我写一篇,用不了仨小时。”苏滢说着,递上了昨日撰写的初稿。
两位部长略略看了文章,贴耳商量多时,同意把苏滢列为责任编辑,吕艳喜的名字向下移位,跟冯霈、何京京、李想一起并入编辑之列。
“咱部门一向都是有牛用牛,没牛用驴,以后艳喜就集中精力搞对外宣传,跟媒体打好交道。”徐部长缓和气氛,“我最近在看《资治通鉴》,你们知道这书是谁写的吗?”
“司马光。”苏滢懒懒抢答,随后拍马,“我们教授把学史可以明智挂在嘴边,但他都没看过《资治通鉴》,徐部长您涉猎面真广。”
徐部长很吃这套“我就是瞎看,哪能跟大学教授比啊。”
吕艳喜强笑起来“您当报社主编那会儿可不比教授的名声小,我们这些小编辑一接到电话,人家就说,我找你们那儿写文章能杀人的那个。”
冯霈一语道破“吕姐的意思是,大家都记不住徐部长名字。”
会议进入僵持阶段,两位部长又开始耳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