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之艺(1 / 2)

对入世后的中国来说,投资国内产业的国外资本往往有着较成熟的生产技术、管理经验和资深人才为后盾,这便给了国内各个行业以机会。作为领导者,认真学习国外先进技术,借鉴对方经验,聘用对方人才,必将有利于企业的发展,这就是《孙子兵法》所说的“因粮于敌”。

另外,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的彩电、冰箱和电视机大战中,本来颇有势力的一些大企业,由于长期推行低价政策损失了大量利润,最后给企业的经营管理造成了一系列困难,甚至面临重组和破产。因此企业的运营,商业运作必须讲效率。这就是《孙子兵法》所说的“兵贵胜,不贵久”。

决策行动拖延的时间越长,相应的管理费用就相应增加,时间成本就越高。同时,由于时间上的延识,失去先机,将丢掉市场,形成连锁反应,损失惨重。

企业为了在竞争中取胜,必须不遗余力地研究新技术,开发新产品,谁先研发成功,并及时把它投放市场。满足市场需求,谁就会控制市场,争得主动。“货贵及时”,所以,速度是企业命运攸关的重要因素。

□果敢决断霸业天成

作为一名领导者,果敢决断,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争得了时间,争得了一切。

朱元璋在应天建立战略根据地后,提出基本国策为:

“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此一决策对明朝初年的巩固与展起了重大作用。

“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这一重大战略决策,是老朱升为朱元璋谋划的。朱升提出的战略,集政治、军事于体,用非常精辟的语言,准确、全面、深刻地指明了朱元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的战略方向。朱元璋闻言大喜,全盘纳了这个战略。

高筑墙,首先是指要有一个强大和巩固的战略根据地。

战争是人力、物力的较量,人力、物力的来源离不开牢固的方补给。因此,能否建立一个强大巩固的战略根据地,就系到朱元璋的部队能否在元军和群雄割据势力的包围中站脚跟,求得发展,至少是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所在。朱元选择应天及周围地区作为战略根据地来“高筑墙”是比较当的。一是应天与淮右连成一气,唇齿相依,朱元璋及其要将领和谋士多是淮右人,下级军官与士卒也大多来自这地区。立应天,淮右为本,大部分将帅、士卒为保卫家乡战,无疑可以激发参战的热情,对稳定军心十分有利。二应天临江依山,周围多丘陵,地形十分险要,是东南地区军事重镇,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据应天,可瞰制江淮和北。三是应天及其周围地区经济发达,物产丰富,支持战的潜力十分巨大。朱元璋对建设战略根据地给予了极大的注,在采纳朱升的战略以后一年多的时间里,他在自己的力范围边缘地带所采取的军事行动,都是从稳定、巩固应的需要出发的。尔后,对应天本身的城防也进行了大力加。后来,朱元璋就是在应天以固若金汤的城防,抵挡住了自己强大得多的陈友谅的10万舟师。在统一战争的全过中,以应天为中心的根据地一直没有受到严重的外来威,又为战争提供了极大的支持。这都说明朱元璋在建设强的、巩固的根据地方面是非常成功的。

高筑墙,也是指必须建立一支强大的武装力量。这支武力量不是仅仅用来防卫的,主要的是用来主动进攻的。其,建设一个稳定、巩固的战略根据地,其本身就包括了必有一支强大的武装力量。否则,在群雄割据势力的包围之,任何根据地也是不可能存在的。因此,战略根据地的稳和巩固,首要的、关键的条件就是必须有一支强大的武装量,才能保障政治、经济和其他建设顺利地进行。其二,朱元璋及其将领谋士们并不是鼠目寸光,安于现状,满足既利益而无远大抱负的领导集团。朱升的战略之所以很快被元璋采纳,是因为朱元璋早就有欲图大计、平定天下的远抱负。那么,建立一支强大的武装力量的根本目的,就不仅是为了满足保卫根据地,更主要的还是为了满足战略进的需要。

广积粮。朱元璋占据的江淮地区盛产粮食,按理说粮食应该成为一个问题,为什么还要广积粮呢?元末的江淮自灾害十分严重,而且次数较多,持续的年头又长,使这个仓变成了缺米之仓。许多劳动群众连自己都吃不上饭,哪还能拿出粮食来支持起义军呢?面对这种状况,朱元璋制了“且耕且战”制度。他任命元军降将康茂才为都水营田,由其负责兴修水利,要求做到高地不怕旱,洼地不怕。接着下令各部队都要在驻地开垦荒地,种植粮食,并且下章程,规定以产量的多少来决定赏罚。要求各部队的生除了供给自身的需要外,还要做到有存粮。经过几年的努,终于使朱元璋彻底改变了缺乏粮草的局面。他的部队丰足食,对战斗力的提高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且耕且战”实际上就是屯田制度,并非朱元璋独创,而是由来已久。但这一制度被朱元璋运用得如此彻底,如此全面,如此持,解决了如此庞大的军队的粮食所需,支持了如此持久的一战争,可以说在朱元璋以前的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缓称王。其根本目的就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己方独立元的政治色彩,最大限度地降低元王朝对己方的关注程,避免或大大减少过早与元军主力以及强劲诸侯军队决战可能性,从而有利于保存自己,积蓄实力,求得稳步发。为此,朱元璋在形式上一直对小明王保持臣属关系,使的是宋政权的龙凤年号,打的是红巾军的红色战旗,连斗口号也不改变。朱元璋担任的职务,从江南行省平章到后的吴国公,都是小明王敕封的。直到消灭陈友谅,北方红军也失败以后,他才称吴王,但发布文告,第一句话还写“皇帝圣旨,吴王令旨”,表示自己仍是小明王的臣属,免得人注目,遭受打击。元王朝苦于力量不足,只能对目标、影响广的自立政权首先实施重点打击,光这类政权就有四个,根本顾不上对付朱元璋这类附属于某一政权的势。朱元璋正是抓住了这种有利的客观形势,加强扩展地,壮大力量,成为统一战争的主宰者。缓称王不是不称,关键在于选择有利时机。元至正二十四年(公元1364年)的军事形势对朱元璋集团十分有利:北面的宋政权已经存实亡,即使反目,也已不足为虑。元军主力在与宋军的战中大伤元气,又陷入内战之中,无力南进。反元阵营中力最为强大的大汉政权已经被朱元璋消灭。东面的张士诚属惊弓之鸟,处于明显的劣势。四川的明五珍安于现状,没有远图,构不成大的威胁。依据这种客观形势,朱元璋凭广阔的版图、强大的军队,公开表明自己的政治意图而自为王是非常适宜的。

“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是一个非常英明正确的宏决策,它引导朱元璋集团从胜利走向胜利。至正二十八年(公元1368年)正月,就在徐达统领北伐大军攻克山东的凯声中,朱元璋在应天登上帝位,国号大明,建元洪武。

善于根据现状判断,果敢决策,是万事成败的关键。

□李嗣源马不停蹄朱友贞丧身亡国

五代时期,后唐军在中都(今山东汶上县)大败后梁军,抓后梁军统帅王彦章,后梁的主力部队只剩下大将段凝所统率的支生力军。后唐国君李存勖对众将说:“段凝现统率大军驻扎河上,严阵以待我军,诸位有何妙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