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之艺(2 / 2)

日出雾散,诸葛亮命令船队迅速返航。这时,每条船上已有五六千枝箭。诸葛亮对鲁肃说:“十万枝箭如期拜纳,没费东半点力气,将军没有想到吧?”

鲁肃对诸葛亮佩服得五体投地,说:“先生真是神人啊,你怎知道今天有如此大雾?”

诸葛亮笑道:“为将而不通天文,不识地理,不晓阴阳,那是庸才。我在三天前就已算定今日有大雾,所以才敢提出三日期限。周都督让我办十万枝箭,到时候,工匠料物都不应手,那不是明明白白要杀我吗!我诸葛亮命大福大,他是杀我不了。”

鲁肃把诸葛亮“草船借箭”的经过告诉给周瑜,周瑜叹道:

“诸葛亮真是神机妙算,我不如他啊!”

由此看来,算与不算,大不相同。算则能巧取妙胜,不算则任意而去,哪管西东。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以弱抗强时,只有认真算计,才能打过巧妙的对手。

□以大计制小计

计有大小之分。善于用计者,总是以大计制小计,从而获得胜局。且看:

蜀后主建兴12年(公元234年),诸葛亮领兵34万伐,分5路进军,六出祁山。魏明帝曹睿闻报,命司马懿大都督,领兵40万至渭水之滨迎战。诸葛亮与司马懿是场老对手,双方都知道对方兵法娴熟,足智多谋,不好付。所以战前各自都作了周密部署,严阵以待。诸葛亮祁山选择有利地形,分设左、右、前、后、中5个大营,并斜谷到剑阁一线接连扎下14个大营,分屯军马,前后接,以防不测。司马懿则屯大军于渭水之北,同时在水上起九座浮桥,命先锋夏侯霸、夏侯威领兵5万渡河至渭南岸扎营,又在大营后方的东原,筑城驻军,进可攻,退守,稳扎稳打,务使魏军立于不败之地。司马懿受命离魏都时,曾受曹睿手诏:“卿到渭滨,宜坚壁固守,勿与战。蜀兵不得志,必诈退诱敌,卿慎勿追。待彼粮尽,必自走,然后乘虚攻之,则取胜不难,亦免军马疲劳之苦。”

所以在经过两次规模不大的交锋,双方互有胜负之后,魏便深沟高垒,坚守不出。由于蜀军劳师远来,粮草供应为困难,因而利于速战;而魏军以逸待劳,利于坚守。因诸葛亮的主要策略目标,就是要诱敌出战,调虎离山,速速决。然而司马懿老谋深算,素以沉着、谨慎、稳重著,加上有魏明帝临行手诏,也不必担心那些急于求功的将鼓噪攻讦。在这种情况下,要调动司马懿这只“老虎”离山,谈何容易!然而再狡猾的狐狸,也斗不过好猎手。司懿这只善长谋略,经验丰富的“深山之虎”,终竟被诸葛调出来了,还险些丢了性命。那么,诸葛亮究竟使了什样的奇招,使司马懿这只老狐狸也难免上当呢?

诸葛亮深知,己方最根本的弱点是远离后方,粮草供困难;他同时也深知司马懿正是看准了自己这一弱点,并利用这点作文章,期待并设法使蜀军断粮,从而将蜀军死或逼蜀军撤退,然后乘机取胜。于是诸葛亮便将计就,也在粮草供给问题上作文章、设诱饵,以此引司马懿只“虎”离山。措施之一是分兵屯田,与当地老百姓结就地生产粮食,以供军需,摆出一副作持久战的架势。这等于宣示司马懿:你不急,我也不急;若是我不急,看还急不急。果然司马懿的长子司马师沉不住气了,对其司马懿说:“现在蜀兵以屯田作持久战的打算,如此下,如何是了?何不约孔明大战一场,以决雌雄!司马懿头上虽说,“我奉旨坚守,不可轻动”,心里其实也很着。诸葛亮的另一个措施,是自绘图样,令工匠造木牛流,长途运粮,据传这东西很好使,“宛如活者一般,上山岭,各尽其便”,蜀营粮草由木牛流马源源不断从剑阁运祁山大寨。司马懿闻报大惊说道:“吾所以坚守不出者,为彼粮草不能接济,欲待其自毙耳。今用此法,必为久远计,不思退矣。如之奈何?”诸葛亮看出了司马懿急于坏蜀军屯田、运粮、屯粮计划的心情,于是进一步利用一点引他上钩。办法是:一方面在大营外造木栅,营内深坑,堆干柴,而在营外周围的山上虚搭窝铺草营造成兵分散结营,与百姓共同屯田屯粮,而大营空虚的假象,引诱魏军前来劫营;另一方面在上方谷内两边的山坡上虚许多屯粮草屋,内设伏兵,同时让军士驱动木牛流马,伪往来谷口运粮。而诸葛亮自己则离开大营,引一支军马上方谷附近安营,以引诱司马懿亲领精兵来上方谷烧。而司马懿呢?他虽烧粮心切,却又极为谨慎小心,深中了诸葛亮调虎离山的诡计。于是便也使了个声东击、调虎离山计来应战。他亲领魏兵去劫蜀兵祁山大营,但一反过去每战必让主攻部队走在前面的惯例,让手下的将冲锋在前,直扑蜀营,自己反而在后引援军接应。他样做,一则是担心蜀营有准备,怕中了埋伏;二是他指魏军劫蜀军大营本属佯攻,目的是调动蜀军各营主力,甚至诸葛亮本人领军前来营救,而他却自领精力奇袭上方,烧掉蜀方的粮草。然而,司马懿的这个调虎离山计,却能跳山“如来佛的手掌心”。诸葛亮早料到司马懿这一。因而当魏军直扑蜀军大营时,诸葛亮只是事先安排蜀四处奔走呐喊,虚张声势,装作各路兵马都齐来援救的势,而诸葛亮却趁司马懿这只“虎”已离山之机,另派支精兵去夺了渭水南岸的魏营,而自己却在上方谷等待马懿来“烧粮”,以便“瓮中捉鳖”。司马懿果然中计。他四处蜀军都急急忙忙奔回大营救援,便趁机急领司马、司马昭及一支亲兵杀奔上方谷来。接着又被蜀将魏延诸葛亮的安排,用诈败的方法诱进谷中,截断谷口。一山谷两旁火箭齐发,地雷突起,草房内干柴全都着火,烈冲天。司马氏父子眼看就将葬身火海。亏得突来一场倾大雨,才救了司马氏父子3人及少数亲兵的性命。司马这只“虎”原本拿定了深沟高垒、坚守不出,决不离山主意,结果却仍被诸葛亮调下了山;他原想用“调虎离”计烧掉蜀军的粮草,想不到却反而中了诸葛亮的“调离山”计。真是计外有计,天外有天,军机难测。

□用连环计制敌

最高妙计策是:一计与一计形成连环作用,从而产生“一揽子”的功效。

公元前484年,齐国的右相陈恒企图操纵国政,但又怕朝中大臣国书、高无平从中作梗,便向齐简公建议,派书等几位大臣领兵攻打鲁国,说是鲁国曾与吴国一道攻过齐国,应该报仇解恨。齐简公采取了陈恒的建议,派书为大将,带着高无平等大臣率领兵车千乘来到汶水之扎营。

孔子听到这个消息,大吃一惊,与他的几个学生商量:“鲁国是我们的父母之邦,现在有难,不可以坐视不救,有谁能制止齐军攻打鲁国呢?”听了孔子的话,子贡自告勇地说他有办法解救鲁国面临的危难。

子贡先到齐国见到右相陈恒,他对陈恒说道:鲁国的墙低而薄,护城河狭而浅,国君懦弱,大臣无能,军队善于打仗,是个难于征伐的国家,而吴国城墙高而厚,护河宽而深,兵多将广,是个比较容易征伐的国家啊!陈听了这话,很生气,认为子贡在戏弄他。子贡便让陈恒退左右,悄悄地对陈恒说:“据我观察,相国与大臣国书、高无平有些不和。国书与高无平率军进入衰弱的鲁国,一能取胜。取胜的功劳自然属于国书与高无平,这些人的势会不断增加,而相国您便将因此面临困境了。因此,假您能设法使国书、高无平率兵攻打吴国,势必遭到失败,国书与高无平将面临困境,这对于相国您掌大权是很有利啊!”

陈恒听了子贡的话,很是高兴,但考虑到齐军已开到水,忽然又叫他去打吴国,别人会怀疑他的动机,因而些犹豫不决。

子贡了解到陈恒的思想顾虑,便又对陈恒说:“只要您叫他们按兵不动,我便立即到吴国去说服吴王来救鲁伐,这样,齐国就有理由攻打吴国了。”陈恒同意子贡的主,竟以听说吴国将出兵攻齐为理由,叫国书暂不攻鲁。

子贡日夜兼程赶到吴国,对吴王夫差说:“上次吴国和国联合攻齐,现在齐国人为了报仇,已屯兵汶水之上,准先攻打鲁国,再攻打吴国。大王您何不先发制人,兴兵齐救鲁?以吴国的强大,定能打败齐国,这样也可使鲁听命于吴国了。”夫差说:“上次打败齐军后,齐国表示事吴国,一直不来朝贡,我正要向他问罪呢?只是听说国有侵犯吴国的野心,我准备先打越国,再进兵齐国。”

听了夫差的话,子贡表示自己愿意去说服越王,让越亲自率军跟随夫差攻齐。夫差高兴地答应了。

子贡来到越国,告诉勾践说:夫差怀疑越国将攻打吴,吴国就要兴兵伐越了。勾践听了很着急。子贡便教给一个办法:亲自率领一支军队,跟随吴王攻打齐国,这可以消除吴国对越国的怀疑,将来如果吴国战败,力量会削弱,吴军战胜,一定会与强大的晋国争霸,这样,后必然空虚,越国便可以乘虚而入。勾践十分赞成子贡的意。过了几天,越王便派文种向吴王献宝剑、精甲等礼,并表示越王将亲率3000军士随吴伐齐。吴王很高兴。

子贡又说服吴王,只要让越军参战就行,而越王勾践则不亲自出征了。

接着,子贡辞别了吴王,又赶往晋国,对晋王说:人远虑,必有近忧。吴军正要攻打齐国,如果吴军取胜,吴一定会要和晋国争霸,晋国应有所准备……

等子贡回到鲁国,吴军已打败齐国。不久,吴王又率军北上伐晋。这时,越王勾践便乘机攻占了吴国都城。

子贡一番攻心游说,布置了一个使齐、吴、越、晋等互相牵制的连环巧计,使鲁国免遭齐军的攻伐,又免受国的挟制,从而挽救了鲁国。

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只要抓住了要害的一点就会引起锁反应。连环计是一种权术,主要是让敌方互相拖累,互牵制,或者通过巧妙的方法使敌人不战自败,减弱敌人力量,或乘机进攻,或乘机撤退。此计的关键是要使敌“自累”,让它背上包袱,不能自由行动。这样,就给围敌人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拿破仑巧计取胜

计策的力量是无穷的,可以把难办的事办成。这一点拿破仑身上就有体现:

1798年5月,拿破仑出征埃及,企图进一步攻取印度,夺取这颗英国王冠上的明珠。他出兵之前,担心在地中海遭到英国舰队的截击,就利用种种手段,散布假情报,说国地中海舰队将进入大西洋,在爱尔兰登陆。两年前,确一支法国舰队企图开赴爱尔兰,令英国人震惊。这次,英海军舰队指挥官纳尔逊害怕拿破仑真的会窜到他们的后,急忙把舰队调集于直布罗陀,准备截击通过海峡的法舰队。这时,拿破仑乘机从土伦军港出发,开赴埃及。纳逊发现中计,马上扬帆直追,可惜他操之过急,竟然跑法国舰队前头去了。当他赶到亚历山大港时,一艘法国舰的影子也没见。纳尔逊估计拿破仑可能要先去君士坦堡,便又向那里扑去,却料不到,他前脚走,法国舰队脚就赶到亚历山大,并顺利登陆,进占埃及。拿破仑声击西,利用敌方的错觉,取得了进占埃及的成功。

声东击西讲的是出奇制胜,其目的在于转移敌人的目,使其疏于防范,然后再乘其不意,攻其不备。凡是干何一件事,为了消除当前人为的阻力,减少本身的损失,一定要设法分散对方的力量,或松懈其意志,才可以乘虚入,达到目的。此计的用法很多,但有一个前提很重要,那就是本身的企图和行动要绝对秘密,这样才能时刻争取动,否则就会处处被动,处处受牵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