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 李强是个事必躬亲之人,因此李强带着二十多个亲卫偷偷沿江侦察。
很快李强到达皖口城对面,隔江眺望。此时皖口城上的旗帜已经完全换上了隋军的大旗。不过现在是拂晓时分,看不到隋军有多少,但城头的人影是影影绰绰,可知隋军应当是不少。
李强心中一音,却是有些担心了。
他本以为隋军远来突袭,应当是轻兵而来,数量不多。所以他也给对方来一个突袭,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必能趁机夺回皖口城。
可隋军数量这么多,他再搞偷袭那种把戏,成功的可能就不大了。
这时几个分散侦察的斥候也赶回来汇报,皖口码头之上,有一铁锁横在上面,阻断了江面。而在码头下游,有大批的隋军船只,光是大船就有四五十艘,小船更多。
这些船只前后相连,几乎将整个皖水给堵塞。
李强听了,更加的吃惊。
就在这时,又有斥候来报,在皖口北面的塔岭,隋军立有一寨子。寨中有相连的营帐三四百帐,更有马匹、草料堆无数,看样子其军至少有三四千人马。
塔岭离着皖口不过三里,乃是皖口的北面屏障。
皖水北面是山地,塔岭更是居高临下。一旦皖口城受到攻击,塔岭援军势必可以最快的速度支援皖口。
数千人马在身后,李强根本没法全力攻打皖口城。
没多久,南面斥候也回来了,言报隋军在皖水之南的江洲之上,新设一寨,作为皖口城的南面拱卫,其寨中亦有兵不少。
李强暗暗盘算着,皖口城、塔岭、码头、皖水之南,再加上隋军的水师,这些兵力前前后后的加起来,至少有两万人马。
难道江都的隋军倾巢而来了吗?
他以万人之兵,长途奔袭。而皖口守军,则是守株待兔,以逸待劳,若想得胜,简直是太难了。
李强犹豫了片刻,便返回大营,然后下令全军撤退,沿皖水西进,进驻怀宁城南的石牌镇(今安徽省怀宁市),又令其堂弟李勐率军三千断后。
做出这样的决定,李强也很艰难。
但李强很清楚,皖口就是一个大泥坑,只要他陷入此地,必然无法脱身。
而且隋军的援军甚至会源源不断,将他包围、吃掉。
至于说一击之下,击破皖口,李强没有想过。他这种求稳之人,根本不会去赌那万分之一概率的小事。
再说李强也不认为能将皖口布置如此稳妥的人,会疏于防备。
至于将李勐留下断后,则是李强担心隋军会逆江而上,隔断皖水,那还在怀宁的楚军就要完了。
李强的想法很不错,但却没有在意李勐的意见。
李勐眼看皖口局势,也是心惊,此时他觉得楚军必败无疑,而兄长又迂腐不化,要想活命,只得投降隋军了。
于是李勐在李强离开之后,立刻派人前往皖口,向隋军投降。
而李强还以为这位堂弟会拼死力战呢。
李强率军一路向西,很快到达石牌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