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胡,这屋顶下雨能坚持多久!”
“公子,你可别小看房顶上的那些叶子,我们当地人都是用它来盖房子。
这是铁芋的叶子,晒干后与买的油毡布效果相同,不会像普通的叶子一样容易破烂。”胡老头儿自得地道。
没有当瓦片用的铁芋叶,新安县有几家盖房,掏得出买瓦片的钱。
叶子不仅能盖房,下面结的芋头还能裹腹,是本地的一大特色。
“如此甚好!
真是一方一俗,我还是第一次听说有这种叶子。”
紫玉又围着木屋转两圈,连角落里洗漱和出恭的地方都没放过。
全程没发现一颗钉子的踪迹,原木建造的木屋,很有原始感,一些地方还能看出被烧过的痕迹。
“不错,老胡!
从明天起,你直接归盛管家管,统领建房这一块儿。
两个月后,这里要有一批足够入住的石木房子。
里面要有壁炉、火炕取暖。
下面那块最大的坡地,先在外围建一圈石木房子,里面建两进精致木屋。
我有个大概的想法,咱们一起商讨商讨。”
在老手艺人面前,紫玉不会托大地认为来自后世,就该比人家懂得多。
不精建筑的她,只能说出心中想要的,其想法都是以前,想建一个理想的住所时收集的。
具体的实施,还是要靠这些老手艺人。
“谢公子赏识,两月后保证让您有一个满意的住处。
公子有什么想法尽管说,老胡一定照办。”
两人的一番对话,让在外面铺石子路的胡家人,更有干劲了。
紫玉放下小洛,捡一根小树枝蹲下,一边画一边对胡老头儿讲解,她对房子的构想。
这是连纸笔都省了!
“石木房子,上面的阁楼用木方建造,既可住人也可储粮。
两进内院的木屋,采用地龙取暖,上面同样是阁楼。
每间屋子都装一扇玻璃窗,要双层的……”
“公子,地龙的建造还需要摸索一下。
两个月的时间,肯定是完成不了的。
木屋所需的木料晾干,也需要一个过程,刚伐下的树潮湿,容易变形……”
胡老头儿以前只是听爷爷说起过地龙,那是府台大人家才有的取暖方式。
至于玻璃就没听说过了!
没想到在他们这山疙瘩,会有贵公子建地龙,他得好好琢磨一番,不能出一点儿岔子。
“木屋不急,备好材料明年开春后再建。
先解决眼下过冬的事,没一个温暖的屋子,没法过冬。
房子尽量在坡地上依地形而建,下面平坦的地方将用于耕地……”
胡老头连连点头,他一眼便能看出哪些地方适合建房子。
对这种可以随意发挥的建房方式,他很是喜欢。
“公子放心,两个月后肯定让你有一个满意的住处。
建房需要糯米、木漆,这两样东西是要在外面买的。
唇灰可以用各种贝壳来制作,剩下的材料可以就地取材,这些都好办。”
紫玉还是第一次听说唇灰这种东西,估计和石灰差不多,当地人真会就地取材。
古人的智慧,真不容小觑。
木屋的建造严丝合缝,便可见不一般。
“我有订制一批铁钉,想来你有用得着的地方。
我会让盛管家全力配合你,好好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