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不能在这样复杂的情况下穿针引线、去对整场战局做“缝补”,就决定了指挥官在整场战役中能发挥多大的作用。
——
可问题是,哪怕最天才的指挥官,也不会尝试去调度一个机枪阵地的位置。
原因很简单,人脑是有极限的,算力也是有极限的。
盲目追求细节上的精确,可能会导致指挥官忽视掉局的战情。
“这也许只是一个假象。”
鲍勃开口说道。
“他们不一定是在做疏散化作战,也许只是打算依托远程火力和较长的战线去增大侦查范围,尽可能获取更多的信息。”
“毕竟,这次的演练中,双方的侦查手段都是有限的,信息的重要性便显得更加关键了。”
“付出一定的代价去换取信息,这很划算”
众人纷纷点头,但紧接着,就在几分钟之后,最新传来的情报,却击碎了他们的所有“预判”。
红方的战线开始动了起来。
在如鲍勃所说的一样获取到相关情报之后,混杂的、庞大的战线开始以一种极为复杂的方式被调动起来。
相邻的几只小队互相配合,开始形成火力节点,而在一波打击完成之后,没有任何停顿,这支合成小队又迅速解散。
远火分队不断地转移着阵地,步坦分队放弃了传统的夺点战术,反而凭借着其卓越的越障能力,开始在火线中间穿插,吸引了大量蓝方轻重火力。
从上帝视角来看,调度最精确的那支步坦分队,几乎是在贴着对方的打击极限机动。
再向北一公里,就会进入对方反坦克阵地的打击范围。
再向南一公里,就会被返航的武装直升机逮住。
精美绝伦的操作让鲍勃都忍不住感叹。
“这才是手术刀式作战如果不是提前知道他们是处于信息双盲的状态,我甚至会觉得这是一次信息差造成的代差式打击”
“他们到底是怎么做到的?不,就算能了解蓝方的部署情况,也不可能完美执行下去吧?”
“他们的突防编制,甚至是以单车为最小单元的”
没有人回答他,因为所有人都已经被更加惊人的调度惊呆了。
在整体装备数量有限的前提下,红方几乎将所有作战单元的潜力压榨到了极限。
一个作战单元进行多节点作战已经成了基本操作,最夸张的是,一支低空防空小队,居然直接跨越了整条战线,守住了几乎所有受到蓝方武装直升机突袭的节点!
“我看出来了。”
鲍勃重重地拍了一下桌子,随后说道:
“他们这次演练的核心不是疏散化作战-——虽然整场战斗,这个理念都无处不在。”
“但实际上,他们真正在做的,是优化战斗力的梯次配置。”
“红蓝双方中,华夏和俄方的装备战力都很强,但参演的其他附庸方就不一定了。”
“可每一次,华夏所代表的红方,都能在最极限的情况下、在最合适的时机里,用他们的强势装备给附庸方负责的弱势节点补位。”
“在补位的同时,弱势装备会被调度到其他节点,对抗蓝方更弱势的队伍。”
“这样以来,几乎在每一个节点上,他们的战斗力,都是要超过蓝方一截的”
“这简直是战场上的奇迹哪怕是在我们的上帝视角,要做到这一点都不容易。”
“计算量太大,决策时间太短,我不认为我们中有任何人能够做到。”
会议室里的众人沉重点头-——是的,真实的战场可不是兵棋推演,一个指挥官需要考虑的绝对不是“把一辆坦克从A点开到B点”,而是“把一辆已经超负荷运转随时有可能故障的坦克,跨越70度高温的沙漠,在始终处于己方通讯覆盖范围的前提下,从正在面临敌方炮火袭击的A点,调度到即将受到敌方步兵渗透的B点”。
变数太多,影响决策的信息点太多了。
没有人能做出完美的计算,甚至推导出几条可以执行的策略也很难。
除非,这个指挥官不是人,而是一台快速运转的超级计算机
等等?
就在这一瞬间,所有人都抬起了头。
他们互相确认着眼神,惊骇的神情已经暴露了他们的想法。
“人工智能?”
鲍勃首先开口。
“很像非常像!”
“这太符合人工智能的决策方式了,我不知道各位有没有玩过一些类似的战略游戏,但我想说,现在华夏的作战方式,就好像是战略游戏里的超级电脑!”
“而更可怕的是,这台超级电脑的背后,还站着一批顶级的指挥官!”
“让情报部门迅速去确认这个信息!”
鲍勃当机立断地开口道。
而此时,这一场演练已经毫无悬念地落下了帷幕。
红方大胜,战损率低得吓人。
在看到确认后的结果的这一刻,鲍勃才终于明白过来,为什么华夏对这次演练的态度如此“开放”。
原因很简单。
因为这是绝对无法被泄密的战术,也是绝对不可能被针对的策略!
在他们成体系精确化指挥的面前,己方引以为傲的治安战、小规模作战技术,简直可以说是不值一提
“世界彻底变了。”
“他们摧毁了我们的最后一道防线。”
“从今天开始,我们哪怕是在小规模作战和代理人战争上,也不再具有优势。”
“我终于明白他们为什么要把演习设定成这样的形式了这场仗就不是为他们自己而打的!”
“我们早就应该想到,华夏怎么可能抛弃自己最大的优势恰恰相反,他们是要靠着自己的技术优势,硬生生地把某一些盟国的陆军战力抬起来!”
“这是他们的威胁也是警告。”
“真好笑——国会上周还讨论过通过代理人战争来扰乱华夏部署的议题来着。”
“现在,这种策略,也即将要沦为泡影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