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宏可是从来都没有刘辩这种想法呀,至少,何太后从来没有听刘宏这么说过。
“儿啊,你说的这些都是谁教给你的?”
“是刘德然交给朕的。”
“他何时教你这些了?”
刘辩叹道:“彼不曾言传,却以身教矣。”
“直到今日,朕才发现,董卓、袁绍之流所做的事情跟刘德然相比,实在是天差地别呀。”
“朕不能走先帝那种经营算计,与朝臣争权的道路。”
“那不过是下乘之行,非帝王之术。”
“朕只有跟着刘德然学走,走刘德然所走的道,才是王道之法。”
……
……
今日之后,刘辩再次召开了朝议,拖着“病体”与朝臣们商议,遵从董卓的意见,立刘德然为抚远大将军。
刘俭可以根据北地境外诸族的情况,自行设立官职,以便统筹。
刘辩居然放弃了底线,要让刘俭当抚远大将军,并拥有在河北自设官吏的权限,这让以杨彪为首的一众人很是惊讶。
杨彪、王允等人纷纷上奏,请刘辩收回成命,不要轻易放权。
但刘辩却难得出奇的抗住了压力。
他几乎是以跨越阶梯势的速度,催促董卓的相府将诸曹这件事走完流程。
刘辩似乎是不想让这件事所带来的舆论再次发酵。
他要尽快的将这一篇儿掀过,然后静下心,去和董卓一起商量在西域和凉州建立功业的事情。
……
……
朝廷的任命以极快的速度下达了,雒阳的刘俭接到了朝廷的恩赐,从今往后,他就是抚远大将军,可以名正言顺的设立官职了。
他的幕府政治军事系统可以着手建立了。
张飞、黄忠、赵云等猛将也是为刘俭高兴,纷纷向他表示祝贺。
不过,刘俭的目的达成了,但他的兴致却并不太高。
因为他看出来经过了这次事件以后,皇帝似乎变聪明了。
不愧是刘宏的儿子啊,在经历了一场挫折之后,快的就能改变自己的狂傲态度,重新走上一条正确的道路。
如果刘辩在这个过程中不跑偏的话,今后朝廷在西北的治理功业上,或许还真能做出一番成绩。
刘俭有一种感觉。
刘辩或许会开始真心实意的联合董卓,与自己打一场装备竞赛。
这个装备竞赛不仅限于军事和功业。
包括民生,对外,商贸都有可能。
刘辩是要学习自己的方法来维护住他的统治地位。
当然了,刘辩若是能有这个雄心,刘俭倒也无所谓。
毕竟对于这个帝国而言,刘辩若是真有这样的想法,那函谷关以西的关中百姓可就真的有福气了。
只是希望他不要画虎不成反类犬吧。
看来在这方面,刘辩和曹操属于同一种人。(指的是学习刘俭跟风这方面)
都是那种能够及时吸取教训,改正自身毛病,并能厚着脸皮学习对手的人。
反观袁绍,因为出身问题,就有点儿太过自大了。
他不允许自己学习刘俭。
他的面子和袁家的尊严,不允许他这样做。
不过,既然朝廷方面要与他来一场大义与道德的竞赛,那刘俭自然是来者不拒的。
我就不信,我玩了这么多年的手段,你们一下子就能学会。
有很多真正的精髓是你们这个时代的人不能总结出来的。
过完年之后,刘俭就组织大军前往河东郡。
此时,不止是白波军在河东郡反叛了,南匈奴的栾提於夫罗也看出了可以取利的苗头,于是也率领他麾下的精兵猛将兴风作乱。
刘俭刚刚就任抚远大将军,有处置境外诸族的权力,这南匈奴就来搞事情。
这不是往抚远大将军的枪口上撞吗?
他们是不是觉得抚远大将军就是一个名号,是吃素的,不会干真事?
正好借着这次事儿,让天下的异族知道知道,抚远大将军刘德然,在这个星球上到底处于食物链的什么位置。
而他们自己又是一个什么位置。
刘俭让王哀先行回去给王邑报信儿,徐晃则是留在刘俭的军中作为向导。
刘俭在雒阳整备兵马,以刘备、张飞、赵云三人为前部先锋,其大军五万,浩浩荡荡的向着河东杀去。
“白波贼寇,祸国殃民,胆敢起贼兵而侵犯州郡,祸害黎庶,他们难道以为没有了皇甫义真在,这天下就没有人会再筑京观了吗?”
“元皓先生帮我做檄文,广布天下。”
田丰当即领命。
他知道,这是刘俭当了抚远大将军之后的第一场战役。
刘俭一定要借着这场战役,立威、立德,立仁,立行。
所以这檄文是一定要做的,虽然对方只是一群什么都不懂的黄巾贼寇。
“另外,让并州的张杨给我征调粮草送到前线,用以作为支援。”
刘俭手下的人一时间都没有明白刘俭这样做的用意。
张杨,属于亲袁系的人,况且,刘俭去年虽然经过了几番大的战事,但是负责坐镇后方的审配,并没有让刘俭缺了粮食,虽然北疆一族去年遭到了大暴雪,但是荀彧处置妥当,及时减少了河北对境外势力的征收,因而没有酿成战争。
河北本地去年倒是大收,粮草丰盈,再加上河北商贸协会的资助,刘俭根本是不缺粮的。
就算是他缺粮,司州本地的库府他也可以征用一下。
但为什么偏偏要从张杨那里征调粮食呢?
别人不明白,但是像郭嘉、贾诩、沮授,田丰这些人心中明白的很。
张杨这种人,百分之百是不会给刘俭提供粮草的。
刘俭也不想他提供粮草。
当了抚远大将军之后,并州也是刘俭的目标,而并州的那些势力,对于刘俭来说,并不算什么大事儿。
一个张杨,一个栾提於夫罗,再加上白波军在并州附近。
对于这些小杂碎,刘俭不想花太多时间,搂草打兔子,直接一锅端了算了。
本章完